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35 篇 期刊文献
  • 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3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6 篇 历史学
    • 65 篇 考古学
    • 37 篇 中国史
    • 2 篇 世界史
  • 68 篇 文学
    • 67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 4 篇 医学
    • 3 篇 中西医结合
    • 1 篇 中医学
  • 4 篇 艺术学
    • 4 篇 美术学
  • 3 篇 法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 1 篇 民族学
  • 3 篇 理学
    • 3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2 篇 哲学
    • 2 篇 哲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工学
    • 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主题

  • 7 篇 考释
  • 6 篇 考辨
  • 6 篇 释文
  • 4 篇 金文
  • 4 篇 吴简
  • 4 篇 先秦两汉
  • 4 篇 墓志
  • 4 篇 常用词
  • 3 篇 出土文献
  • 3 篇 碑刻文献整理
  • 3 篇 疑难字
  • 3 篇 俗字
  • 3 篇 甲骨文
  • 3 篇 汉字史
  • 3 篇 校正
  • 3 篇 演变
  • 3 篇 近代汉字研究
  • 2 篇 音义
  • 2 篇 传世文献
  • 2 篇 马王堆汉墓帛书

机构

  • 95 篇 西南大学
  • 11 篇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
  • 10 篇 NOT FOUND
  • 10 篇 NOT FOUND
  • 9 篇 西南大学出土文献...
  • 2 篇 深圳第二外国语学...
  • 2 篇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 2 篇 出土文献综合研究...
  • 2 篇 NOT FOUND
  • 2 篇 NOT FOUND
  • 2 篇 NOT FOUND
  • 1 篇 NOT FOUND
  • 1 篇 西南大学文献所/西...
  • 1 篇 复旦大学
  • 1 篇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
  • 1 篇 NOT FOUND
  • 1 篇 NOT FOUND
  • 1 篇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
  • 1 篇 北碚西南大学
  • 1 篇 NOT FOUND

作者

  • 35 篇 何山
  • 29 篇 张显成
  • 21 篇 he shan
  • 12 篇 陈荣杰
  • 11 篇 胡波
  • 9 篇 孟蓬生
  • 9 篇 王化平
  • 8 篇 hu bo
  • 7 篇 李发
  • 7 篇 meng pengsheng
  • 7 篇 马超
  • 6 篇 zhang xiancheng
  • 6 篇 徐海东
  • 5 篇 wang huaping
  • 5 篇 chen rongjie
  • 3 篇 唐强
  • 3 篇 苏文英
  • 3 篇 li fa
  • 3 篇 杜锋
  • 3 篇 李明晓

语言

  • 13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西南大学出土文献综合研究中心"
138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排序:
六朝至唐墓志疑难字考释十二题
收藏 引用
励耘语言学刊 2023年 第2期 68-82页
作者: 何山 西南大学文学院、出土文献综合研究中心
六朝至唐代碑刻还有不少未识或误识的俗字,直接影响到相应材料的有效利用和科学研究。文章选取该时期墓志文献新、旧整理成果中12则沿误和未决的疑难字加以考释,旨在扫清所涉墓志文中的语言文字障碍,为汉字本体研究及实际应用提供更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古文字中的形近字“引”“弘”与古文献校订
收藏 引用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6年 第1期 102-107页
作者: 郑邦宏 喻遂生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西南大学出土文献综合研究中心
利用出土文献校订传世文献讹误,其方法论值得提倡。古书形近讹误甚多,有些讹误如果没有出土文献,不易被发现和解决。但用出土文献订古书的前提是,古文字考释必须正确。如果考释站不住脚,校订古书的科学可靠性便无从谈起。古文字"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走馬樓三國吴簡“傍人”考論
收藏 引用
简帛 2017年 第1期 215-220页
作者: 陳榮傑 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出土文獻綜合研究中心
走马楼三国吴简(以下简称“吴简”)中有不少词语不见於传世文献,亦不见於其他出土文献,考释这些词语对吴简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王素先生在《文物》(2015年第工2期)刊发《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时代特徵新论》(以下简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典故词语"顺向提取"及相关问题研究——以唐代碑刻同源典故词语为考察对象
收藏 引用
励耘语言学刊 2022年 第2期 98-110页
作者: 赵瑞娟 何山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出土文献综合研究中心
科学提取研究对象是进行典故词语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传统"逆向提取"着眼辞书静态词条,遗漏了许多未见于辞书的新典故词语,从而影响到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典故词语提取,在采用静态"逆向提取"的同时,必须加强动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馬王堆漢墓帛書《十六經·觀》語詞零札
简牍学与出土文献研究
收藏 引用
简牍学与出土文献研究 2023年 第1期 53-64页
作者: 孟蓬生 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 西南大学出土文献综合研究中心
本文對馬王堆漢墓帛書《十六經·觀》的七條詞語做了考釋,主要觀點如下:“夫民之生也規規”之“規規”當訓爲“見識淺陋貌”;“不會不繼,无與守地”之“無與”即“無以”,當訓爲“無法”或“不能”;“不諶不定”之“諶”當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试论“尗”“叔”“菽”到“豆”的历时演替
收藏 引用
励耘语言学刊 2017年 第2期 327-338页
作者: 陈荣杰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出土文献综合研究中心
'尗'为豆类植株及其籽实的初文。'叔'的初义是拾豆,后指称拾取的对象豆子。'菽'是'叔'的分化字。秦至西汉吕后时期'豆'开始替代'叔''菽'。西汉文景时期,在当时人们日常生活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試説金文中的“戜人(徒)”
收藏 引用
古籍研究 2022年 第1期 244-249页
作者: 馬超 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 西南大學出土文獻綜合研究中心
字金文常見,其最初應是從“也”得聲,後來“也”聲演變爲“呈”聲,即爲見於《説文·戈部》的“戜”字。“也”“只”“斯”作爲語氣助詞具有同源關係,從語音、文義等角度來考慮,“戜人(徒)”應即《戰國策》等典籍中的“厮徒”,其身...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肩水金關漢簡(壹)》綴合七則
收藏 引用
出土文献 2017年 第2期 335-347页
作者: 張顯成 張文建 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 西南大學出土文獻綜合研究中心
肩水金關漢簡的刊布,是簡帛學界的大事,因爲這批簡具有重大的研究價值。但由於這批簡殘斷較多,故學界做了不少殘簡綴合工作。[1]我們在研讀《肩水金關漢簡(壹)》時,發現其中還有些殘簡可以綴合,現依照探坑順序分别闡述。[2]一簡73EJT4:1...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释简帛医书方名“治……方”中的“治”——兼论句首语气助词“治”的来源
收藏 引用
古文字研究 2022年 第1期 485-497页
作者: 张显成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出土文献综合研究中心
简帛医书中的方名为“治……方”者,其中的“治”的意义有必要进行解读辨析。下面,我们在全面清理方名“治……方”并进行语法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来解释“治”的意义,并探求其意义的来源,说明弄清楚“治”的意义的价值。
来源: 评论
先秦兩漢“舟/船”的歷時更替及相關問題討論
收藏 引用
汉语史研究集刊 2022年 第2期 198-210页
作者: 胡波 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 西南大學出土文獻綜合研究中心
本文考察並描寫了“舟/船”在先秦兩漢的歷時更替過程,在此基礎上討論了“船”的始見年代、“船”何時替代“舟”以及“舟”與“船”之間的關係等幾個相關問題。通過實例表明,研究先秦兩漢常用詞的更替演變,應當充分結合出土文獻與傳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