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22 篇 期刊文献
  • 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2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6 篇 历史学
    • 56 篇 考古学
    • 35 篇 中国史
    • 2 篇 世界史
  • 62 篇 文学
    • 6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 4 篇 医学
    • 3 篇 中西医结合
    • 1 篇 中医学
  • 3 篇 法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 1 篇 民族学
  • 3 篇 理学
    • 3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3 篇 艺术学
    • 3 篇 美术学
  • 2 篇 哲学
    • 2 篇 哲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工学
    • 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主题

  • 6 篇 考辨
  • 6 篇 考释
  • 4 篇 金文
  • 4 篇 先秦两汉
  • 4 篇 释文
  • 4 篇 常用词
  • 3 篇 出土文献
  • 3 篇 吴简
  • 3 篇 俗字
  • 3 篇 甲骨文
  • 3 篇 墓志
  • 3 篇 汉字史
  • 3 篇 校正
  • 3 篇 演变
  • 2 篇 音义
  • 2 篇 传世文献
  • 2 篇 马王堆汉墓帛书
  • 2 篇 汉字发展史
  • 2 篇 文字考释
  • 2 篇

机构

  • 85 篇 西南大学
  • 11 篇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
  • 10 篇 NOT FOUND
  • 10 篇 NOT FOUND
  • 9 篇 西南大学出土文献...
  • 2 篇 深圳第二外国语学...
  • 2 篇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 2 篇 出土文献综合研究...
  • 2 篇 NOT FOUND
  • 2 篇 NOT FOUND
  • 1 篇 NOT FOUND
  • 1 篇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
  • 1 篇 NOT FOUND
  • 1 篇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
  • 1 篇 北碚西南大学
  • 1 篇 NOT FOUND
  • 1 篇 海南省儋州市中国...
  • 1 篇 重庆西南大学
  • 1 篇 连云港市供销合作...
  • 1 篇 NOT FOUND

作者

  • 32 篇 何山
  • 23 篇 张显成
  • 19 篇 he shan
  • 11 篇 胡波
  • 9 篇 陈荣杰
  • 9 篇 孟蓬生
  • 9 篇 王化平
  • 8 篇 hu bo
  • 7 篇 李发
  • 7 篇 meng pengsheng
  • 7 篇 马超
  • 6 篇 zhang xiancheng
  • 5 篇 wang huaping
  • 4 篇 chen rongjie
  • 4 篇 徐海东
  • 3 篇 唐强
  • 3 篇 苏文英
  • 3 篇 li fa
  • 3 篇 杜锋
  • 3 篇 李明晓

语言

  • 12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出土文献综合研究中心"
124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排序:
“别枝”再谈
收藏 引用
励耘语言学刊 2016年 第3期 82-89页
作者: 胡波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出土文献综合研究中心
唐宋时,“别”在“别+NP”中常用作“别的”义;唐宋元诗词中,“别枝”常为偏正结构,即“别”用作“别的”义.综合考察唐宋时“别”的使用情况及辛词的格律与对仗,我们认为“明月别枝惊鹊”中的“别枝”,解作“另一枝”或“别的树枝”...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东汉镇墓文中“解离”释读及相关问题研究
收藏 引用
古文字研究 2022年 第1期 513-518页
作者: 李明晓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出土文献综合研究中心
东汉镇墓文中出现“解离”一词,黄景春指出其意为“分离,拆散”(1)。但目前学界对此词的解释尚有争议,且对相关“离”之字形隶定亦有不同认识。本文将以五件东汉镇墓器为基础,考察汉代出土材料中“离”的字形,并结合其他相关材料分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㒭(僉)”字音释——谈鱼通转例说之十
收藏 引用
励耘语言学刊 2023年 第2期 102-112页
作者: 孟蓬生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出土文献综合研究中心
“㒭”字见于出土文献(战国竹简)和传世文献(唐元结《次山集》),前者与“僉”声相通,后者与“昆”声相通,读音相差较远,是否可以认同,有待探讨。本文认为两者可以认同,具体结论如下:“兄”字前上古音在侵谈部,上古音读入阳部,属于谈(侵)...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六朝石刻异体字释例
收藏 引用
中国文字研究 2017年 第1期25卷 92-99页
作者: 何山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出土文献综合研究中心
异体字群体从属于汉字字库,且与汉字史、汉字学密切相关,那么考释、研究异体字就应当立足干汉字系统发展史、汉字本体研究史和汉字学科建设史,真正为这三方面研究提供理论和材料支撑。本文选取《汉魏六朝碑刻校注》、《汉魏六朝碑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周家臺秦簡375號醫方殘簡校讀
收藏 引用
简帛研究 2020年 第2期 140-149页
作者: 張顯成 李志文 西南大學出土文獻綜合研究中心、漢語言文獻研究所
周家臺秦簡中有諸多殘漶不清的疑難字詞。儘管“原版”後相繼有《合集(叁)》《釋文修訂本(叁)》,後出轉精,但其中仍有值得再商榷的疑難字詞。375號醫方殘簡中“淳”當讀為“醇”,訓“酒質濃厚”;且其後脱一“酒”字,“淳酒”即“醇酒”...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霸伯方器自名考釋及相關問題研究
出土文献研究
收藏 引用
出土文献研究 2023年 第1期 30-40页
作者: 馬超 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出土文獻綜合研究中心
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霸國墓地1017號墓出土有一件霸伯方器(編號M1017∶42,參圖1),①方器器身與圈足均呈四角方折的長方形,無蓋,器身兩側各有一附耳,圈足較高,高於腹深,圈足長寬則略小於器身。其器口長23、寬15.3、耳間距25.7、腹深6.6、...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隋唐碑刻疑难字考释十题
收藏 引用
励耘语言学刊 2021年 第1期 16-28页
作者: 何山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出土文献综合研究中心
隋唐碑刻俗字十分丰富,一些讹变字形难辨难识,已有释读结论各异,需要进一步探讨.论文通过综合考察认为:"涡""■""■""■""■""■""■""■""■&q...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先秦两汉文献看“詈、诟/骂”的历时演变
长安学术
收藏 引用
长安学术 2016年 第2期 174-181页
作者: 胡波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出土文献综合研究中心
先秦两汉表“骂”义不仅可说“詈”,也可说“诟”和“骂”。总体来看,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战国以前,只用“詈”;战国早期,“骂”“诟”始见,且“诟”常见;战国晚期,主要用“詈”,“诟”消失不见,“骂”偶见。西汉早期,“骂”已取代“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常用詞的使用與先秦文獻時代考論
收藏 引用
历史文献研究 2019年 第1期 187-198页
作者: 胡波 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出土文獻綜合研究中心
常用詞是從歷時角度去考察的,它的使用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這一特徵可以作爲考定某些文獻或篇章成書時代的座標。文章通過考察常用詞的使用情況後發現,《莊子》外雜篇的成書當在戰國晚期;《墨子》城守諸篇的成書時代確實要晚於其他各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古文字中的形近字“引”“弘”与古文献校订
收藏 引用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6年 第1期 102-107页
作者: 郑邦宏 喻遂生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西南大学出土文献综合研究中心
利用出土文献校订传世文献讹误,其方法论值得提倡。古书形近讹误甚多,有些讹误如果没有出土文献,不易被发现和解决。但用出土文献订古书的前提是,古文字考释必须正确。如果考释站不住脚,校订古书的科学可靠性便无从谈起。古文字"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