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618 篇 期刊文献
  • 316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93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188 篇 文学
    • 1,146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36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20 篇 新闻传播学
  • 655 篇 历史学
    • 538 篇 考古学
    • 350 篇 中国史
    • 12 篇 世界史
  • 242 篇 法学
    • 139 篇 民族学
    • 90 篇 社会学
    • 10 篇 政治学
    • 5 篇 法学
    • 5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11 篇 教育学
    • 110 篇 教育学
  • 46 篇 理学
    • 38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4 篇 生物学
  • 40 篇 哲学
    • 40 篇 哲学
  • 31 篇 工学
    • 15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4 篇 软件工程
    • 5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30 篇 管理学
    • 10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7 篇 公共管理
    • 5 篇 工商管理
    • 4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20 篇 艺术学
    • 15 篇 美术学
    • 3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16 篇 医学
    • 9 篇 中医学
    • 6 篇 中西医结合
  • 8 篇 经济学
    • 6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理论经济学
  • 6 篇 农学
    • 4 篇 畜牧学
  • 2 篇 军事学

主题

  • 74 篇 甲骨文
  • 58 篇 东巴文
  • 55 篇 释文
  • 33 篇 校补
  • 31 篇 考释
  • 28 篇 字形
  • 27 篇 释义
  • 25 篇 《汉语大词典》
  • 24 篇 东巴经
  • 21 篇 汉字
  • 20 篇 墓志
  • 19 篇 异体字
  • 19 篇 词语
  • 19 篇 研究
  • 18 篇 汉语
  • 18 篇 《说文解字》
  • 18 篇 量词
  • 18 篇 原因
  • 18 篇 碑刻
  • 17 篇 补正

机构

  • 1,636 篇 西南大学
  • 115 篇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
  • 103 篇 西南师范大学
  • 14 篇 重庆西南大学
  • 12 篇 重庆市西南大学
  • 11 篇 西南民族大学
  • 10 篇 NOT FOUND
  • 10 篇 NOT FOUND
  • 9 篇 西南大学出土文献...
  • 9 篇 西南师大汉语言文...
  • 9 篇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
  • 8 篇 西华师范大学
  • 7 篇 广西中医学院
  • 6 篇 四川大学
  • 6 篇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
  • 5 篇 广西大学
  • 4 篇 家蚕基因组生物学...
  • 4 篇 重庆工商大学
  • 3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3 篇 毕节学院

作者

  • 99 篇 张显成
  • 78 篇 何山
  • 56 篇 毛远明
  • 55 篇 he shan
  • 51 篇 喻遂生
  • 47 篇 邓章应
  • 43 篇 李发
  • 39 篇 王化平
  • 30 篇 郭洪义
  • 27 篇 刘重来
  • 23 篇 邓飞
  • 22 篇 陈荣杰
  • 21 篇 zhang xiancheng
  • 20 篇 李晓亮
  • 20 篇 杨帆
  • 18 篇 deng zhangying
  • 18 篇 孟蓬生
  • 17 篇 li fa
  • 17 篇 高魏
  • 16 篇 杨亦花

语言

  • 1,933 篇 中文
  • 1 篇 日文
检索条件"机构=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1934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排序:
新发现的卢士玫夫妇墓志铭及其文献价值
收藏 引用
文献 2014年 第2期 48-54页
作者: 宋婷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洛阳最近新出土卢士玫夫妇墓志两通,笔者有幸在本地藏家处见到原石拓本。卢士玫志高广77厘米,凡39行,满行42字,志文共计1813字,志盖长宽80厘米,篆书题为“大唐故正议大夫赠工部尚书范阳卢府君墓志铭”。崔夫人墓志高广57厘米,凡2...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俄藏敦煌文献整理中的几个问题
收藏 引用
文献 2013年 第2期 62-68页
作者: 赵鑫晔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俄罗斯东方研究所是敦煌文献收藏的四大机构之一,保存了奥登堡考察队于1914-1915年在敦煌收集的大量汉文文献。俄藏敦煌文献素以编号多(接近两万号)、写卷零碎而著名,且其公布的时间也相对较晚,直到2001年《俄藏敦煌文献》完全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梁漱溟与卢作孚——“精神上彼此契合无间”——兼议梁漱溟对卢作孚乡村建设的评价
收藏 引用
孔子研究 2018年 第4期 58-66页
作者: 刘重来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梁漱溟与卢作孚之以从"慕名起敬"到相识相知,最后结为一生中最知心、最敬重的朋友,正如梁漱溟说,是因为两人"在精神上彼此契合无间"。两人在交往中相互支持、相互学习,且在忧国忧民、致力于乡村现代化、崇尚&qu...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易经》“贞”字疏释
收藏 引用
孔子研究 2018年 第2期 80-86页
作者: 王化平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本文考论了《易经》中"贞"字的各家释义,认为卦爻辞中的"贞"字不可全部释为"卜问",也不可以用某一个义项贯释全经;在此基础上,从古今《易经》注释中提炼出"卜问"、"正命"和"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东巴文藏语音字研究
收藏 引用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 第5期33卷 52-57页
作者: 和继全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东巴文藏语音字是中国西南多民族聚居区语言接触产生的特殊语言现象。本文对东巴文藏语音字的范围、类型、语音特征等作了分析研究,认为藏语音字主要用来表属相、记数字、东巴教专用词读音标注、藏语音读文献标音字、形声字声符等;类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魏晋南北朝汉字的特征及规律
收藏 引用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 第6期35卷 37-44页
作者: 毛远明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文章试图修正历史上对魏晋南北朝汉字的片面性、主观性消极评价,认为魏晋南北朝是汉字形体转变的重要阶段,隶书嬗变、楷书形成、行书伴随发展,构成其基本面貌,在汉字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并利用出土文献用字,归纳出该时期汉字的特征及规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两周金文“眔”字语法研究
收藏 引用
汉语研究 2020年 第1期 2-13,126页
作者: 喻遂生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眔”是金文中的一个常用字,其用法上承甲骨文,下启传世典籍中的“遝、暨、臮、洎”等字。本文收集了金文中“眔”的全部用例,分名词、动词、介词、副词、连词五类,对其意义和用法进行了辨析和研究,指出金文“眔”在用法上有发展,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出土北周《三水贞公墓志》补正韩褒传
收藏 引用
文献 2015年 第2期 29-35页
作者: 宋婷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洛阳最新出土《大周少保开府三水贞公之墓志铭》一通,对于研究北周韩褒及其家族具有重要价值。结合传世史传和出土墓志,探讨墓主本人及家族的几个问题,将为传世文献中有关韩褒的争议性问题寻找答案,并补正韩褒仕宦经历及其家族的部分史实。
来源: 评论
碑刻文献正读例释
收藏 引用
文献 2015年 第4期 48-61页
作者: 张海艳 毛远明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整理研究碑刻文献,发掘该史料的学术价值,已是学界关注的热点。其首要任务是碑版铭文的释读。就成果看,释文已比较丰富,但也因释读困难,不同程度地存在大量错误。通过清理碑刻文献整理的经验和教训,举证归纳其内部规律,可以从十五个方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门不该消失的学科——论陈垣先生创建的史源学
收藏 引用
中国大学教学 2011年 第1期 49-53页
作者: 刘重来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史源学是著名史学大师陈垣先生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大学历史系开创的一门新学科。其特点是重在实践,重在启迪思维、培养人才、训练基本功,是一门将学与思、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树立严谨学风的学科。此课开设以来,培养了大批文史英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