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618 篇 期刊文献
  • 316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93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188 篇 文学
    • 1,146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36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20 篇 新闻传播学
  • 655 篇 历史学
    • 538 篇 考古学
    • 350 篇 中国史
    • 12 篇 世界史
  • 242 篇 法学
    • 139 篇 民族学
    • 90 篇 社会学
    • 10 篇 政治学
    • 5 篇 法学
    • 5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11 篇 教育学
    • 110 篇 教育学
  • 46 篇 理学
    • 38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4 篇 生物学
  • 40 篇 哲学
    • 40 篇 哲学
  • 31 篇 工学
    • 15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4 篇 软件工程
    • 5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30 篇 管理学
    • 10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7 篇 公共管理
    • 5 篇 工商管理
    • 4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20 篇 艺术学
    • 15 篇 美术学
    • 3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16 篇 医学
    • 9 篇 中医学
    • 6 篇 中西医结合
  • 8 篇 经济学
    • 6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理论经济学
  • 6 篇 农学
    • 4 篇 畜牧学
  • 2 篇 军事学

主题

  • 74 篇 甲骨文
  • 58 篇 东巴文
  • 55 篇 释文
  • 33 篇 校补
  • 31 篇 考释
  • 28 篇 字形
  • 27 篇 释义
  • 25 篇 《汉语大词典》
  • 24 篇 东巴经
  • 21 篇 汉字
  • 20 篇 墓志
  • 19 篇 异体字
  • 19 篇 词语
  • 19 篇 研究
  • 18 篇 汉语
  • 18 篇 《说文解字》
  • 18 篇 量词
  • 18 篇 原因
  • 18 篇 碑刻
  • 17 篇 补正

机构

  • 1,636 篇 西南大学
  • 115 篇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
  • 103 篇 西南师范大学
  • 14 篇 重庆西南大学
  • 12 篇 重庆市西南大学
  • 11 篇 西南民族大学
  • 10 篇 NOT FOUND
  • 10 篇 NOT FOUND
  • 9 篇 西南大学出土文献...
  • 9 篇 西南师大汉语言文...
  • 9 篇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
  • 8 篇 西华师范大学
  • 7 篇 广西中医学院
  • 6 篇 四川大学
  • 6 篇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
  • 5 篇 广西大学
  • 4 篇 家蚕基因组生物学...
  • 4 篇 重庆工商大学
  • 3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3 篇 毕节学院

作者

  • 99 篇 张显成
  • 78 篇 何山
  • 56 篇 毛远明
  • 55 篇 he shan
  • 51 篇 喻遂生
  • 47 篇 邓章应
  • 43 篇 李发
  • 39 篇 王化平
  • 30 篇 郭洪义
  • 27 篇 刘重来
  • 23 篇 邓飞
  • 22 篇 陈荣杰
  • 21 篇 zhang xiancheng
  • 20 篇 李晓亮
  • 20 篇 杨帆
  • 18 篇 deng zhangying
  • 18 篇 孟蓬生
  • 17 篇 li fa
  • 17 篇 高魏
  • 16 篇 杨亦花

语言

  • 1,933 篇 中文
  • 1 篇 日文
检索条件"机构=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1934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排序:
西汉九宫式盘与《灵枢·九宫八风》太一日游章研究
收藏 引用
考古学报 2017年 第4期 479-494页
作者: 杜锋 张显成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重庆400715
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出土的漆木太一九宫式盘(以下简称“式盘”),其地盘外周布列的文字连读,正与《灵枢·九宫八风》篇“太一常以冬至之日”章相应。该篇据太一行九宫的数术原理,以八风为占来预卜疾病。此即早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甲骨卜辞“疋”地考
收藏 引用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11年 第4期26卷 118-123页
作者: 刘新民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重庆400715
甲骨卜辞中有个地名"疋"。通过甲骨文材料、传世文献资料、出土器物综合分析,"疋"的地望在陕西省汉中盆地中东部的城固、洋县一带,其核心区域在湑水河下游两岸的平原地带。"城洋铜器群"可能是古"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秦简《归藏》“苍苍其羽”新证
收藏 引用
周易研究 2019年 第6期 14-20页
作者: 祝永新 张显成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重庆400715
王家台秦简《归藏·师》有"(龙)飞而冲天,苍苍其羽"一句,该卦辞亦见于传本《归藏》。句中"苍苍"不应训为青(青黑)色,该句也并非形容飞龙翅膀的羽毛颜色或翅膀受伤发青。从先秦两汉文献描述神物(动物)和飞龙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方块壮字俗借字的产生方式
收藏 引用
民族语文 2020年 第4期 76-84页
作者: 高魏 王丹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重庆400715
从新刊材料看,方块壮字俗借字的产生方式有两种:一是整字俗借,又分为字音俗借、字义俗借、音义俗借;二是部件俗借,又分为音符俗借、意符俗借、记号俗借、多符俗借。研究俗借字对于解读方块壮字、整理壮族古籍、编纂方块壮字字典、开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武威汉代医简》“骆苏”为古西域外来词说
收藏 引用
民族学刊 2023年 第5期14卷 112-117,130页
作者: 曾玉洪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重庆400715
成书于东汉以前的《武威汉代医简》(或称《武威医简》《凉州汉代医简》),1972年11月出土于甘肃武威旱滩坡,它和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一样,都是迄今出土较为完整、原始且丰富的汉代中医中药学文献,“是一份很珍贵的医疗记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近成体结构的惊险义和强主观性
收藏 引用
汉语学习 2023年 第2期 43-49页
作者: 王远杰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重庆400715
“差点VP”这类近成体结构具有惊险义,原因在于近成体表示事件极为接近发生但并未发生,一件事若极有可能发生但最终却未发生,其发展过程可能引起事件经历者心理上感觉惊险,因此有惊险义,近成体结构在情感义、意外义、偏向性等方面表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张家山汉简《脉书》“气勭则憂”之“气勭”考
收藏 引用
中国针灸 2018年 第6期38卷 657-662页
作者: 杜锋 张显成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重庆400715
张家山汉简《脉书》"气勭(动)则憂"之"气动"与古典气论和早期经脉理论有关,今从中医学、文献学和古代气论哲学等跨学科角度综合探讨"气动"的意涵,其与古医书中习见的"是勭(动)则病……"之&qu...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甲骨文见方方考
收藏 引用
考古学报 2015年 第3期 281-302页
作者: 李发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重庆400715
商代武丁时期有个名方的方国,陈梦家有相关论述。尽管岛邦男、钟柏生、孙亚冰和林欢等学者并不认为方是具体的国名,但有一条直接的证据表明方可作专名,即《合集》20412:“方方其显(围)”。前一方字显是专名,单称方则是省称,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方块壮字文献的壮语辞书编纂价值——以《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 第3期42卷 159-164页
作者: 张显成 高魏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重庆400715
方块壮字文献不仅数量十分巨大,而且具有很强的语料真实性,是壮语辞书编纂的宝贵材料。其对壮语辞书编纂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一是条目增补,丰富壮语辞书的条目,仅《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就可供《壮汉词汇》增补将近3000个壮语词,可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湘鄂渝黔传统巫文化的特质及其民族文化背景研究——以“瓦乡话”、土家语、苗语盛行地区为例
收藏 引用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1年 第3期 95-100页
作者: 白俊奎 毛远明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重庆400715
湘鄂渝黔巫文化在丧葬习俗及歌谣中有很多体现,其与巫文化相关的民俗与民歌的诸多相似是文化渊源相通的明证。湘鄂渝黔"瓦乡话"神歌、鄂西北《待尸歌》、湘西北《梯玛神歌》、湘鄂渝黔苗族丧葬《招魂词》及"创世纪史话&q...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