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51 篇 期刊文献
  • 5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80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59 篇 农学
    • 273 篇 植物保护
    • 70 篇 林学
    • 35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3 篇 园艺学
    • 20 篇 作物学
    • 10 篇 畜牧学
    • 4 篇 兽医学
    • 3 篇 水产
  • 249 篇 理学
    • 139 篇 生态学
    • 108 篇 生物学
    • 3 篇 化学
    • 3 篇 大气科学
  • 204 篇 工学
    • 118 篇 公安技术
    • 41 篇 林业工程
    • 25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11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10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9 篇 生物工程
    • 5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4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3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3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8 篇 医学
    • 15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2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9 篇 中西医结合
  • 13 篇 管理学
    • 5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3 篇 工商管理
  • 9 篇 教育学
    • 9 篇 教育学
  • 4 篇 经济学
    • 4 篇 应用经济学
  • 3 篇 法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艺术学

主题

  • 57 篇 蚁科
  • 27 篇 森林火灾
  • 25 篇 云南
  • 24 篇 分泌蛋白
  • 23 篇 禾谷炭疽菌
  • 23 篇 信号肽
  • 22 篇 理化性质
  • 20 篇 多样性
  • 19 篇 燃烧性
  • 19 篇 生物多样性
  • 19 篇 群落
  • 18 篇 物种多样性
  • 18 篇 生物信息学
  • 18 篇 二级结构
  • 17 篇 亚细胞定位
  • 17 篇 生物学特性
  • 16 篇 云南切梢小蠹
  • 15 篇 云南省
  • 15 篇 预测程序
  • 15 篇 云南松

机构

  • 771 篇 西南林业大学
  • 166 篇 云南省森林灾害预...
  • 33 篇 云南农业大学
  • 31 篇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
  • 22 篇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 19 篇 国家林业局西南地...
  • 15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4 篇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 12 篇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
  • 12 篇 云南森林自然中心
  • 10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10 篇 云南省高校森林灾...
  • 8 篇 西南地区生物多样...
  • 8 篇 云南大学
  • 7 篇 昆明学院
  • 7 篇 云南省高校森林灾...
  • 6 篇 云南省江川县林业...
  • 6 篇 云南师范大学
  • 6 篇 国家林业局昆明勘...
  • 6 篇 新余学院

作者

  • 141 篇 韩长志
  • 131 篇 王秋华
  • 81 篇 伍建榕
  • 77 篇 wang qiuhua
  • 70 篇 徐正会
  • 64 篇 杨斌
  • 55 篇 李世友
  • 52 篇 han changzhi
  • 48 篇 yang bin
  • 46 篇 马焕成
  • 42 篇 赵宁
  • 42 篇 xu zhenghui
  • 41 篇 wang qiu-hua
  • 41 篇 龙腾腾
  • 38 篇 han chang-zhi
  • 37 篇 熊忠平
  • 35 篇 和秋菊
  • 34 篇 李宗波
  • 33 篇 zhao ning
  • 33 篇 wu jianrong

语言

  • 803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林学院"
804 条 记 录,以下是91-100 订阅
排序:
希金斯炭疽菌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C生物信息学分析
收藏 引用
江苏农业科学 2016年 第10期44卷 177-177,178,179,180页
作者: 韩长志 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云南昆明650224
希金斯炭疽菌侵染菜心、萝卜等十字花科植物引起炭疽病,给各国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基于酿酒酵母典型的磷酸肌醇特异性磷脂酶C(PI-PLC)序列,利用Blastp以及关键词对该菌蛋白质数据库进行比对、搜索,以及通过SMART分析,明确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哈氏肿腿蜂对中华蜜蜂的寄生研究
收藏 引用
西南农业学报 2016年 第5期29卷 1235-1237页
作者: 谢燕梅 刘仪君 张勃龙 杨松 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云南昆明650224
哈氏肿腿蜂(Sclerodermus harmandi)对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雄蜂蛹的寄生研究。结果表明:哈氏肿腿蜂能攻击寄生中华蜜蜂雄蜂蛹,寄生率随哈氏肿腿蜂接蜂量的增加而增加;当蜂蛹:肿腿蜂为1∶4时,寄生率最高,可达76.19%;哈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褐环乳牛肝菌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北方园艺 2016年 第6期 195-199页
作者: 韩长志 任雪敏 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 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224
褐环乳牛肝菌是重要的外生菌根菌之一,对松科植物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同时,该菌可增加根际微生物数量,改善土壤条件等。现从褐环乳牛肝菌的分类地位、形态学特征、分布地区、发酵生物学、对根际微生物的影响、代谢途径关键酶等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油用牡丹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北方园艺 2016年 第20期 194-197页
作者: 韩长志 左安建 刘云霞 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云南昆明650224
油用牡丹是原产于我国的一种特有生物资源,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和油用价值。其花及籽均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近年来,国内外对其品种选育、栽培管理以及应用价值、经济效益等方面开展了一些研究,目前,全国油用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昆明市山茶炭疽病病原菌鉴定初报
收藏 引用
中国森林病虫 2016年 第5期35卷 5-6页
作者: 韩长志 赵惠谊 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 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224
对采自昆明昙花寺公园山茶炭疽病病原菌进行分离、致病性测定、鉴定研究,经过柯赫氏法则验证、形态学鉴定,病原菌为茶炭疽盘长孢Gloeosporium theae-sinensis Miyaka.
来源: 评论
入侵植物紫茎泽兰的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研究
收藏 引用
广东农业科学 2013年 第12期40卷 99-100,114页
作者: 闫晓慧 刘丽 张东华 洪英娣 伍建榕 胡世俊 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云南昆明650224
为综合治理及利用入侵植物紫茎泽兰,采用半叶枯斑法研究了紫茎泽兰不同部位提取物的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结果表明,根、茎、叶和花的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其中,根、茎、叶提取物的活性较强,当浓度为10 mg/mL时均显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昆明市山茶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森林病虫 2017年 第2期36卷 26-28页
作者: 韩长志 赵惠谊 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 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224
对山茶炭疽病菌Gloeosporium theae-sinensis Miyaka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该病菌最适生长条件为PDA、28℃、p H7;能在多种碳源和氮源条件下生长,碳源以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以蛋白胨最适。
来源: 评论
李仙江流域江城干旱前后长石爬鮡的遗传多样性
收藏 引用
贵州农业科学 2013年 第7期41卷 26-28页
作者: 杨丽萍 李奇生 杨熙 周伟 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云南昆明650224
为了解气候及环境变化对鱼类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对预防和避免生态失衡提供参考依据,2009—2010年于干旱前后,在李仙江流域江城采集长石爬鮡标本24尾,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干旱前后长石爬鮡(Euchiloglanis longus Zhou)群体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云南切梢小蠹雄性内生殖器形态与精子超微结构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研究 2024年 第1期37卷 41-51页
作者: 鲁国艳 张梦蝶 张艳琳 杨斌 李宗波 西南林业大学生物多样性保护学院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云南昆明 650224
[目的]昆虫生殖是种群维持与繁荣的重要手段,研究云南切梢小蠹雄性生殖系统及其精子结构,对于探究云南切梢小蠹的持续危害规律及其灾变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方法]以云南切梢小蠹新羽化成虫(性未成熟)和蛀干前期成虫(性成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胶孢炭疽菌侵染过程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广东农业科学 2014年 第9期41卷 165-169页
作者: 韩长志 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云南昆明650224
胶孢炭疽菌可以侵染核桃、板栗等众多重要的经济林树种,引起炭疽病,在生产上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其侵染过程主要包括前期活体营养阶段、中期兼性营养阶段以及后期死体营养阶段。对该菌侵染过程相关基因研究成果进行汇总,同时,基于ITS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