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979 篇 期刊文献
  • 77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05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17 篇 农学
    • 352 篇 植物保护
    • 100 篇 林学
    • 48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33 篇 园艺学
    • 23 篇 作物学
    • 13 篇 畜牧学
    • 6 篇 水产
    • 5 篇 兽医学
  • 341 篇 理学
    • 185 篇 生态学
    • 155 篇 生物学
    • 5 篇 化学
  • 250 篇 工学
    • 125 篇 公安技术
    • 55 篇 林业工程
    • 26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19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18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10 篇 生物工程
    • 8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6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5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5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4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36 篇 医学
    • 17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5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1 篇 中西医结合
  • 17 篇 教育学
    • 17 篇 教育学
  • 16 篇 管理学
    • 6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4 篇 公共管理
  • 4 篇 经济学
    • 4 篇 应用经济学
  • 4 篇 法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艺术学

主题

  • 61 篇 蚁科
  • 32 篇 云南
  • 28 篇 森林火灾
  • 26 篇 生物多样性
  • 25 篇 分泌蛋白
  • 25 篇 多样性
  • 25 篇 信号肽
  • 24 篇 禾谷炭疽菌
  • 23 篇 理化性质
  • 22 篇 生物学特性
  • 21 篇 群落
  • 20 篇 物种多样性
  • 20 篇 云南切梢小蠹
  • 19 篇 高黎贡山
  • 19 篇 核桃
  • 19 篇 云南省
  • 19 篇 燃烧性
  • 19 篇 生物信息学
  • 19 篇 二级结构
  • 19 篇 云南松

机构

  • 1,011 篇 西南林业大学
  • 176 篇 云南省森林灾害预...
  • 40 篇 云南农业大学
  • 31 篇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
  • 22 篇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 20 篇 国家林业局西南地...
  • 16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5 篇 云南森林自然中心
  • 14 篇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 14 篇 云南省高校森林灾...
  • 14 篇 陕西师范大学
  • 13 篇 云南省森林灾害预...
  • 12 篇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
  • 11 篇 西南地区生物多样...
  • 11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10 篇 云南大学
  • 9 篇 云南省林业有害生...
  • 8 篇 昆明学院
  • 8 篇 云南省高校森林灾...
  • 8 篇 西藏自治区林业调...

作者

  • 154 篇 韩长志
  • 136 篇 王秋华
  • 111 篇 伍建榕
  • 82 篇 杨斌
  • 76 篇 徐正会
  • 61 篇 马焕成
  • 57 篇 李世友
  • 57 篇 赵宁
  • 53 篇 熊忠平
  • 53 篇 周伟
  • 45 篇 和秋菊
  • 42 篇 朱家颖
  • 42 篇 龙腾腾
  • 38 篇 易传辉
  • 37 篇 李宗波
  • 36 篇 闫晓慧
  • 36 篇 张新民
  • 33 篇 陈健鑫
  • 33 篇 张东华
  • 33 篇 李巧

语言

  • 1,055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西南林业大学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1056 条 记 录,以下是501-510 订阅
排序:
禾谷炭疽菌碳水化合物酶类蛋白注释及其理化性质分析
收藏 引用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 第3期45卷 48-52页
作者: 韩长志 许僖 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 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昆明650224
禾谷炭疽菌侵染玉米、小麦等农作物引起的炭疽病,给各国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基于前期研究结果,以267个碳水化合物酶类蛋白(CAZymes)序列为基础,对其进行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近2/3的蛋白理论等电点小于6,属于酸性蛋白,同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植物病原丝状真菌分泌蛋白及CAZymes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 第5期41卷 152-160页
作者: 韩长志 许僖 西南林业大学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学院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为了明确对植物病原丝状真菌分泌蛋白及CAZymes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笔者对丝状真菌分泌蛋白及CAZymes基本特征、分类情况以及预测方法、功能等方面进行综述。基于前人对于植物病原丝状真菌分泌蛋白以及CAZymes的报道,通过文献计量分析方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古树名木资源科普旅游开发研究
收藏 引用
林业调查规划 2018年 第1期43卷 156-159,190页
作者: 古旭 张瑞 郭吉朋 邓忠坚 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生物多样性研究院 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224 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 云南昆明650224 云南森林自然中心 云南昆明650224
我国古树名木资源丰富,并且具有较高的景观、科研和历史价值,因而成为开发优质科普旅游的基础。文中对古树名木的科普价值和旅游资源潜力进行分析,并且以"树文化"为发展契机的贵州妥乐村、台湾科普旅游典范——溪头自然教育...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受害程度云南松树干挥发物成分分析及对云南切梢小蠹的影响
不同受害程度云南松树干挥发物成分分析及对云南切梢小蠹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昆虫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
作者: 刘金林 赵宁 杨斌 李宗波 西南林业大学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学院 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昆明 650224
云南切梢小蠹Tomicus yunnanensis 是以危害云南松为特征的一种毁灭性蛀干害虫,其初级引诱是寄主树木次生代谢物质诱发的嗅觉与行为敏感性协同调控的结果,但目前关于云南切梢小蠹寄主选择所利用的挥发性物质及其阶段性动态并不清楚。
来源: 评论
尖孢镰刀菌分泌蛋白的预测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尖孢镰刀菌分泌蛋白的预测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收藏 引用
第十三届全国青年植保科技创新学术研讨会暨全国植物保护博士后论坛
作者: 祝友朋 蔡旺芸 韩长志 西南林业大学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学院 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24
由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引起的豆科、葫芦科、茄科等100多种植物根腐病、茎腐病、茎基腐病等,严重影响着上述植物的健康生长,给生产生活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属于半知菌类真菌,是一种以土壤习居为主要特征的植物病原真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全基因组预测希金斯炭疽菌中碳水化合物酶类蛋白
收藏 引用
江苏农业科学 2017年 第2期45卷 24-28页
作者: 韩长志 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云南昆明650224
希金斯炭疽菌侵染菜心等十字花科植物引起的炭疽病,给各国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基于前期研究结果,以658个分泌蛋白为基础序列,利用CAZymes Analysis Toolkit预测程序,分析上述蛋白中的碳水化合物酶类(CAZymes)蛋白,明确该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全基因组预测褐环乳牛肝菌的分泌蛋白
收藏 引用
江苏农业科学 2017年 第23期45卷 45-48页
作者: 韩长志 刘艳 任雪敏 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云南昆明650224
褐环乳牛肝菌作为针叶树种上重要的外生真菌,为宿主植物提供营养元素和水分,在此过程中,对于该菌分泌蛋白发挥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利用Signal P、Prot Comp等预测程序对褐环乳牛肝菌中18 303条蛋白质序列进行分泌蛋白找寻,明确其含有32...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云南无量山印支灰叶猴社会结构初步研究
收藏 引用
兽类学报 2017年 第1期37卷 59-65页
作者: 熊为国 黄志旁 尹龙云 马驰 罗旭 崔亮伟 范朋飞 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防治重点实验室 大理大学东喜马拉雅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乌叶猴属物种主要以一雄多雌的小群活动,其群体大小一般不超过20只。泰国东北部的印支灰叶猴生活在一雄多雌或多雄多雌群的小群中,而云南无量山的印支灰叶猴却生活在多雄多雌的大群中,有些群大小超过100只,但是对无量山印支灰叶猴的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昆明市山茶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森林病虫 2017年 第2期36卷 26-28页
作者: 韩长志 赵惠谊 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 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224
对山茶炭疽病菌Gloeosporium theae-sinensis Miyaka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该病菌最适生长条件为PDA、28℃、p H7;能在多种碳源和氮源条件下生长,碳源以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以蛋白胨最适。
来源: 评论
油用牡丹主要真菌病害的发生与防治综述
收藏 引用
江苏农业科学 2017年 第18期45卷 98-99,104页
作者: 韩长志 左安建 刘云霞 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云南昆明650224
油用牡丹是原产于中国的一种特有的生物资源,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和油用价值。其花、籽均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近些年,全国油用牡丹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真菌病害发生日益严重,严重影响着以油用牡丹花、籽为原料的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