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92 篇 期刊文献
  • 1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0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47 篇 农学
    • 101 篇 植物保护
    • 11 篇 林学
    • 10 篇 园艺学
    • 6 篇 作物学
    • 5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 篇 畜牧学
  • 78 篇 理学
    • 49 篇 生态学
    • 33 篇 生物学
  • 12 篇 工学
    • 4 篇 林业工程
    • 4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2 篇 生物工程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7 篇 医学
    • 4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4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3 篇 中西医结合
  • 4 篇 教育学
    • 4 篇 教育学
  • 3 篇 管理学
    • 3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考古学

主题

  • 40 篇 蚁科
  • 17 篇 群落
  • 16 篇 生物多样性
  • 16 篇 生物信息学
  • 13 篇 多样性
  • 10 篇 分泌蛋白
  • 10 篇 生物信息学分析
  • 9 篇 分布格局
  • 9 篇 云南切梢小蠹
  • 9 篇 蚂蚁
  • 9 篇 大型真菌
  • 9 篇 云南
  • 8 篇 物种多样性
  • 8 篇 垂直带
  • 8 篇 物种
  • 8 篇 群落结构
  • 8 篇 抑菌活性
  • 7 篇 理化性质
  • 7 篇 遗传关系
  • 6 篇 核桃

机构

  • 186 篇 西南林业大学
  • 43 篇 云南省森林灾害预...
  • 10 篇 云南省高校森林灾...
  • 7 篇 昆明学院
  • 7 篇 云南农业大学
  • 6 篇 云南省高校森林灾...
  • 6 篇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
  • 5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4 篇 西南地区生物多样...
  • 4 篇 西南地区生物多样...
  • 3 篇 西南地区生物多样...
  • 3 篇 云南中医药大学
  • 2 篇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
  • 2 篇 云南高黎贡山国家...
  • 2 篇 德宏州林业和草原...
  • 2 篇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
  • 2 篇 西南地区生物多样...
  • 2 篇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
  • 2 篇 云南省植保植检站
  • 2 篇 云南大学

作者

  • 55 篇 韩长志
  • 46 篇 徐正会
  • 37 篇 伍建榕
  • 33 篇 xu zhenghui
  • 27 篇 马焕成
  • 24 篇 祝友朋
  • 23 篇 han changzhi
  • 23 篇 陈健鑫
  • 21 篇 张新民
  • 21 篇 wu jianrong
  • 19 篇 刘霞
  • 18 篇 杨斌
  • 18 篇 liu xia
  • 18 篇 闫晓慧
  • 17 篇 熊忠平
  • 17 篇 zhang xinmin
  • 16 篇 ma huancheng
  • 16 篇 张东华
  • 15 篇 yang bin
  • 14 篇 刘丽

语言

  • 20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西南林业大学生物多样性保护学院云南省高校森林灾害预警控制重点实验室"
203 条 记 录,以下是81-90 订阅
排序:
鸡嗉子榕蜂群落中雌蜂触角感器及适生意义
收藏 引用
应用昆虫学报 2021年 第3期58卷 736-746页
作者: 刘志祥 杨培 李宗波 西南林业大学生物多样性保护学院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昆明650224 云南中医药大学 昆明650500
【目的】感知化学信息是榕小蜂群落组成和功能分化的基础,以触角为代表的感觉器官,恰能反映其寄主识别和繁殖中所承受的进化压力和适应形态。本文旨在对当前唯一以“专有信息通道”为基础形成的鸡嗉子榕Ficus semicordata榕蜂群落中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全基因组预测里氏木霉QM6a的碳水化合物活酶类蛋白
收藏 引用
西南农业学报 2018年 第4期31卷 705-710页
作者: 韩长志 祝友朋 许僖 西南林业大学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学院/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云南昆明650224
【目的】里氏木霉QM6a是一株产纤维素酶的重要工业菌株,明确该菌中碳水化合物活酶类蛋白(CAZymes),为进一步开展其功能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方法】基于前期所获得的356个分泌蛋白数据,利用CAT预测程序对其CAZymes进行分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喜马拉雅山普兰段和吉隆段蚂蚁物种多样性研究
收藏 引用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8年 第1期38卷 103-109页
作者: 张翔 徐正会 李文琼 许国莲 周雪英 马学云 西南林业大学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学院 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224
为揭示喜马拉雅山的蚂蚁分布规律,2016年在普兰段和吉隆段采用样地调查法,分析蚂蚁的多样性指标。结果表明:在普兰段和吉隆段观察到9 955头蚂蚁,经鉴定2个地段的蚂蚁隶属于3亚科,9属,15种,普兰段有5种,吉隆段有14种;蚂蚁群落的物种数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川西高原北部地区蚂蚁物种分布格局研究
收藏 引用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 第5期41卷 134-142页
作者: 段加焕 徐正会 张新民 李婷 尹晓丹 李朝义 西南林业大学生物多样性保护学院 云南昆明650224 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西南林业大学) 云南昆明650224
为了揭示川西高原地区蚂蚁物种分布规律,本文采用样地调查法研究川西高原北部蚂蚁物种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川西高原北部地区共栖息着35种蚂蚁,隶属于4亚科17属;四川凹唇蚁Formica sentschuensis Ruzsky、丝光蚁***、科氏红蚁Myrmica koz...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四川大凉山东部地区蚂蚁物种分布特征
收藏 引用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 第1期41卷 174-191页
作者: 李婷 徐正会 李彪 翟奖 韩秀 张新民 西南林业大学生物多样性保护学院 云南昆明650224 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西南林业大学) 云南昆明650224
为揭示四川大凉山东部地区的蚂蚁物种分布规律,采用样地调查法研究该地区蚂蚁物种的分布格局,运用采获频数统计法对蚂蚁物种的垂直分布、栖息生境、觅食和筑巢场所进行统计分析。本次调查共采获蚂蚁标本35630头,隶属于6亚科43属135种(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灭蚁威对红火蚁的防治效果评价
收藏 引用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4年 第4期44卷 215-219页
作者: 文俊 蔡俊 刘霞 钱昱含 西南林业大学生物多样性保护学院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云南昆明650233
为科学评价灭蚁威对红火蚁的防治效果,利用灭蚁威(0.45%胺菊酯+0.05%氯氰菊酯)饵剂对田间红火蚁巢进行处理,分析在昆明市区不同月份灭蚁威饵剂对红火蚁大、中、小巢的工蚁防治效果和活动蚁巢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施用灭蚁威饵剂前后诱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四川大凉山中部蚂蚁物种多样性研究
收藏 引用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 第2期40卷 218-230页
作者: 陈超 徐正会 张新民 郭宁妍 刘霞 钱怡顺 祁彪 西南林业大学生物多样性保护学院 云南昆明650224 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西南林业大学) 云南昆明650224
本文采用样地调查法对四川大凉山中部的蚂蚁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研究,旨在揭示该地区的蚂蚁多样性规律。结果表明:在大凉山中部6个垂直带共采获蚂蚁6亚科44属115种。蚂蚁群落中未发现优势种,常见种5个,较常见种21个,较稀有种44个,稀有种4...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喜马拉雅山底雅段和札达段蚂蚁多样性
收藏 引用
森林与环境学报 2020年 第3期40卷 313-320页
作者: 刘霞 徐正会 张翔 李晓艳 刘兰兰 张新民 西南林业大学生物多样性保护学院 云南昆明650224 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云南昆明650224
为揭示喜马拉雅山蚂蚁群落的生态学规律,采用样地调查法对喜马拉雅山底雅段和札达段的蚂蚁群落进行调查。共观察蚂蚁5355头,隶属于2亚科5属7种,其中底雅段7种,札达段3种。对该地区蚂蚁物种丰富度进行估计,结果表明底雅段和札达段的蚂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植物病原真菌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江苏农业科学 2022年 第12期50卷 22-27页
作者: 夏雄飞 潘俊良 韩长志 西南林业大学生物多样性保护学院 云南昆明650224 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云南昆明650224
CRISPR/Cas9是在细菌、古细菌基因组中含有的一种成簇有规律的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该结构被其用于抵御外来微生物基因入侵。通过对上述结构进行改装从而形成一种基因编辑方法,与传统的锌指核酶和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物核酶基因编辑方法相...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油茶炭疽病发生与丛枝菌根真菌(AMF)关系研究
收藏 引用
生物学杂志 2023年 第5期40卷 35-40页
作者: 杨娅琳 武自强 刘丽 张东华 马焕成 伍建榕 西南林业大学生物多样性保护学院云南省高校森林灾害预警控制重点实验室 昆明650224 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育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昆明650224
为应用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防控油茶炭疽病,探究土壤AMF与油茶炭疽病发生程度之间的关系。采用湿筛沉淀法和AMF定殖染色法探究油茶炭疽病发生样点土壤的AMF孢子密度、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菌根定殖率及病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