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33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23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61 篇 法学
    • 118 篇 民族学
    • 24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7 篇 政治学
    • 13 篇 社会学
    • 4 篇 法学
    • 2 篇 公安学
  • 32 篇 文学
    • 20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3 篇 新闻传播学
  • 23 篇 历史学
    • 20 篇 中国史
    • 7 篇 考古学
    • 1 篇 世界史
  • 23 篇 管理学
    • 11 篇 公共管理
    • 8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6 篇 工商管理
    • 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20 篇 经济学
    • 16 篇 应用经济学
    • 4 篇 理论经济学
  • 18 篇 教育学
    • 16 篇 教育学
    • 2 篇 体育学
  • 10 篇 哲学
    • 10 篇 哲学
  • 5 篇 艺术学
    • 3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2 篇 美术学
  • 4 篇 理学
    • 2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1 篇 大气科学
    • 1 篇 生态学
  • 4 篇 工学
    • 2 篇 城乡规划学
    • 1 篇 纺织科学与工程
    • 1 篇 农业工程
  • 3 篇 农学
    • 3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主题

  • 38 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
  • 23 篇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 20 篇 中华民族共同体
  • 13 篇 中国式现代化
  • 9 篇 乡村振兴
  • 8 篇 共同富裕
  • 8 篇 民族地区
  • 7 篇 中国共产党
  • 5 篇 民族团结
  • 5 篇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 4 篇 新时代
  • 4 篇 基层治理
  • 4 篇 民族团结进步
  • 4 篇 普通话推广
  • 3 篇 红色文化
  • 3 篇 民族事务治理
  • 3 篇 语言治理
  • 3 篇 社区治理
  • 3 篇 边境民族地区
  • 3 篇 共同体意识

机构

  • 56 篇 中南民族大学
  • 54 篇 西南民族大学
  • 46 篇 广西民族大学
  • 24 篇 中央民族大学
  • 24 篇 大连民族大学
  • 17 篇 西北民族大学
  • 14 篇 贵州民族大学
  • 10 篇 广西社会科学院哲...
  • 9 篇 长江师范学院
  • 8 篇 南开大学
  • 6 篇 北方民族大学
  • 6 篇 兰州大学
  • 6 篇 广西中华民族共同...
  • 6 篇 湖北文理学院
  • 3 篇 湖北医药学院
  • 3 篇 西南大学
  • 3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
  • 3 篇 西藏大学
  • 3 篇 西华师范大学
  • 3 篇 贵州省民族研究院...

作者

  • 25 篇 刘金林
  • 13 篇 马静
  • 11 篇 田钒平
  • 8 篇 郝亚明
  • 6 篇 程凡
  • 6 篇 李伟
  • 5 篇 吴开松
  • 5 篇 苏韦铨
  • 5 篇 郝国强
  • 4 篇 张耀
  • 4 篇 王伟
  • 4 篇 李资源
  • 4 篇 王佩恩
  • 4 篇 张劲松
  • 4 篇 尹伟先
  • 4 篇 秦玉莹
  • 4 篇 周真刚
  • 3 篇 王巳龙
  • 3 篇 王潇
  • 3 篇 张利国

语言

  • 23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西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
233 条 记 录,以下是41-50 订阅
排序:
还傩愿仪式的人类学考察——以湖北省恩施市红土乡石灰窑村为例
收藏 引用
宗教学研究 2023年 第3期 161-169页
作者: 杨国庆 李安辉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中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
湖北省恩施市红土乡石灰窑村的还傩愿是传承久远的民间宗教仪式,其酬神还愿的仪式环节是武陵少数民族地区傩文化的典型遗存。论文通过石灰窑村还傩愿仪式的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记录了石灰窑村族群还傩愿的仪式过程及信仰心态,分析仪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非传统安全研究进展——基于对中国知网相关文献的梳理
收藏 引用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 第2期43卷 86-96页
作者: 周真刚 陈然 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兰州大学中国边疆安全研究中心 贵州省民族研究院/贵州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
本文以1998年以来中国知网(CNKI)收录与中国非传统安全研究相关的848篇核心期刊文献作为数据研究分析样本。运用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对样本中的关键词、作者以及研究机构等代表性因素绘制知识图谱和图表,并在此基础上辅之相关专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边民互市互助组织发展与共同富裕研究——以D市为例
收藏 引用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 第4期46卷 126-133页
作者: 胡美术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广西南宁530006 广西民族大学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 广西南宁530006
边民互市是国家一项重要的稳边固边兴边富民政策。以共同富裕为主要目标的边民互市互助组织推动了边民互市贸易及其产业链的发展。在互市互助组织变迁中,相关主体通过对互市流程优化、互市电商应用、供应商引进和收购企业引入等,解决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逻辑和协同路径研究
收藏 引用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 第5期46卷 35-42页
作者: 曾鹏 黄晶秋 广西民族大学研究生院 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广西南宁530006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基石,对于实现国家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中国式现代化的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五个维度出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边境民族地区推普对农户多维贫困脆弱性影响的实证研究——语言与国家治理系列研究之十三
收藏 引用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 第3期46卷 76-93页
作者: 马静 程凡 刘金林 广西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广西民族大学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
语言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文化载体、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推广普通话产生的经济、文化、社会、认同等多重效应有助于农户就业技能与务农务工收入的增加,科学文化素养与就业机会的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与社会关系网络的建立,以及现代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共同富裕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理论阐述与实践进路
收藏 引用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 第1期 130-141页
作者: 马志超 甘肃省经济研究院 甘肃兰州730000 北方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 宁夏银川750021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实现各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从根本上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更好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皇室记忆及文化认同——木雅·绛央扎巴自传研究之一
收藏 引用
中国藏学 2024年 第2期 1-7,211页
作者: 才让 杨惠玲 西北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 兰州730030 上海理工大学沪江学院 上海200093
木雅·绛央扎巴的自传《利他阳光》所载大宝法王第五世噶玛巴·得银协巴内地之行的谈话,反映了得银协巴对明朝皇室的印象。他记忆中明朝皇室是佛教的信仰者和支持者,以“菩萨化身”等词汇来描述明朝皇室,属于藏传佛教语境中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多元联动与协同共建:民族地区产业兴旺的实践与启示--以青海省T乡光伏产业为个案视角
收藏 引用
青海社会科学 2023年 第3期 111-118页
作者: 彭毛卓玛 郑磊 青海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 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物质保障,在发展实践中反响突出。“光伏”作为一种新能源,在乡村形成新业态产业,其在“产业兴旺”的实践中反馈出包括政治、经济、生态、生计、文化等多元素相互交错的关系网络。乡村的产业结构,也在重塑乡村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数字化时代“信息茧房”风险与民族事务治理
收藏 引用
民族学刊 2023年 第8期14卷 72-84,163页
作者: 田钒平 田甡睿 张耀 西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 四川成都610041 香港恒生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中国香港新界沙田999077 西华师范大学法学院 四川南充637002
在数字化时代,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各族公民得以分享数字红利,但在民族事务治理领域也易于引发“信息茧房”困境。民族事务治理中的“信息茧房”现象是民族事务与“信息茧房”交织叠加的产物,有效规制民族事务治理领域中的“信息茧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信息基础设施赋能包容性绿色增长的效应与机制
收藏 引用
统计与决策 2024年 第16期40卷 73-78页
作者: 李波 徐奥辉 甘天琦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武汉430074 中南民族大学共同现代化研究院 武汉430074 中南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武汉430074
文章基于2012—2021年中国27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考察了信息基础设施对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影响和机制。研究发现:(1)信息基础设施可通过缓解要素错配和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助力包容性绿色增长,并产生溢出效应,公众环境关注度和人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