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32 篇 期刊文献
  • 143 篇 会议
  • 1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77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63 篇 工学
    • 407 篇 网络空间安全
    • 375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73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52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48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35 篇 软件工程
    • 19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5 篇 机械工程
    • 6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光学工程
    • 2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2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1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1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1 篇 公安技术
  • 127 篇 理学
    • 120 篇 数学
    • 3 篇 物理学
    • 2 篇 系统科学
    • 2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2 篇 统计学(可授理学、...
  • 118 篇 管理学
    • 116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工商管理
  • 70 篇 军事学
    • 70 篇 军队指挥学
  • 5 篇 艺术学
    • 5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3 篇 经济学
    • 3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主题

  • 54 篇 密码学
  • 31 篇 双线性对
  • 30 篇 可证明安全
  • 29 篇 流密码
  • 27 篇 秘密共享
  • 26 篇 无线传感器网络
  • 24 篇 网络安全
  • 21 篇 布尔函数
  • 20 篇 认证
  • 20 篇 标准模型
  • 19 篇 访问控制
  • 18 篇 数字签名
  • 18 篇 信息安全
  • 18 篇 认证协议
  • 15 篇 密码分析
  • 15 篇 安全
  • 15 篇 分组密码
  • 14 篇 容忍入侵
  • 13 篇 群签名
  • 13 篇 密钥协商

机构

  • 761 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24 篇 武警工程学院
  • 23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23 篇 陕西师范大学
  • 22 篇 西北工业大学
  • 21 篇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 20 篇 计算机网络与信息...
  • 19 篇 兰州理工大学
  • 14 篇 国家信息安全工程...
  • 12 篇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11 篇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
  • 10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9 篇 西北师范大学
  • 9 篇 河北科技大学
  • 9 篇 信息工程大学
  • 9 篇 西安通信学院
  • 8 篇 西安理工大学
  • 8 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7 篇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
  • 7 篇 天津工业大学

作者

  • 247 篇 马建峰
  • 164 篇 胡予濮
  • 113 篇 ma jian-feng
  • 85 篇 hu yu-pu
  • 65 篇 李晖
  • 53 篇 王育民
  • 47 篇 裴庆祺
  • 46 篇 周利华
  • 37 篇 li hui
  • 32 篇 wang yu-min
  • 31 篇 庞辽军
  • 30 篇 ma jianfeng
  • 29 篇 pei qing-qi
  • 28 篇 zhou li-hua
  • 28 篇 张玉清
  • 28 篇 马文平
  • 27 篇 杨波
  • 26 篇 杨晓元
  • 24 篇 高军涛
  • 24 篇 冯涛

语言

  • 77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776 条 记 录,以下是101-110 订阅
排序:
衰落信道中802.11 DCF的非饱和吞吐量分析
收藏 引用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8年 第3期38卷 695-699页
作者: 杨卫东 李亚辉 马建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安710071
利用时间离散的三维马尔可夫链,建立了衰落信道中IEEE 802.11 DCF(分布式协调功能)在非饱和状态下的吞吐量性能模型,分析了位错误率、传输负载和分组长度对系统吞吐量的影响。基于该模型,推导了根据信道质量,计算分组长度最优值的简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安全高效的空间信息网中群组密钥交换协议
收藏 引用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2年 第1期42卷 203-206页
作者: 钟焰涛 马建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安710071
为实现空间信息网中保密通信,提出一个适用于空间信息网的群组密钥交换协议。协议充分考虑了空间信息网中结点的通信特点,所有的卫星结点根据其所在的轨道划分为不同的簇。协议由簇内阶段、簇间阶段和密钥分发阶段组成,每个结点均生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能量高效的传感器网络CBC策略
收藏 引用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7年 第6期37卷 1364-1369页
作者: 沈玉龙 裴庆祺 马建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西安71007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安710071
在协作广播和压缩(CBC)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传感器网络优化CBC策略概念,设计了基于剩余能量优化的CBC策略和算法,并证明其是最优的。此策略的基本思想为:根据节点的剩余能量来确定每轮数据收集中,数据发送的先后顺序、压缩方式,达到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WLAN Mesh网络快速切换认证方法
收藏 引用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 第4期31卷 458-463页
作者: 彭清泉 裴庆祺 庞辽军 马建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陕西西安710071
针对WLAN Mesh网络中Mesh接入点(MAP)移动时快速切换认证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采用基于邻居图的快速切换方法和基于矩阵的密钥预分配方法,提出一种快速切换认证方案,该方案能够适应具有移动MAP的WLAN Mesh网络场景.利用Canetti-Krawczy...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容错CORBA的可生存网络应用模型
收藏 引用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 第10期38卷 26-30页
作者: 刘宏月 马建峰 王超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陕西西安710071
针对网络系统组件可能发生自然故障且多数安全机制都可能被攻击者破坏的问题,在分析网络可生存性的基本内涵以及可生存性研究与相关研究的联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容错CORBA的可生存网络系统设计模型,该模型采用对象主动复制的容错C...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多重周期二元序列的联合k错2-adic复杂度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学报 2009年 第6期32卷 1134-1139页
作者: 董丽华 胡予濮 曾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安710071
具有较强密码学性质的序列应该具有较大的2-adic复杂度,以抗击已知的带进位操作反馈移位寄存器综合算法,同时改变较少的几项也不应引起序列的2-adic复杂度的急剧减小,即k错2-adic复杂度也应尽可能地大.近来,向量化流密码的设计逐渐成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适合大群组的格基动态群签名方案
收藏 引用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9年 第1期48卷 80-87页
作者: 李雪莲 吕晓琳 郭利娟 高军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西安71012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安710071
动态群签名方案的设计难点在于给出有效的群成员撤销机制。该文构造了一种新的撤销机制,撤销时不需要更新群管理员和群成员的任何信息,仅需群管理员或群成员本人与撤销图灵机通信,图灵机确定其身份后将撤销token添加到撤销列表即完成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周期为2^n的二元序列k错2-adic复杂度算法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学报 2006年 第9期29卷 1590-1595页
作者: 董丽华 胡予濮 曾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安710071
首先设计了一个计算周期为2n的二元序列的2-adic复杂度综合算法.随后,以该算法为基础,给出了一个计算周期为2n的二元序列的k错2-adic复杂度综合算法.使用这两个算法可以分别在n步内计算得到序列的2-adic复杂度上界以及k错2-adic复杂度上界.
来源: 评论
预留期限可扩展的预先保留路由算法
收藏 引用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6年 第6期33卷 956-959页
作者: 沈玉龙 裴庆祺 马建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陕西西安71007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陕西西安710071
提出了一个预先保留扩展资源预留期限模型和计算不同QoS级别预先保留请求扩展失败率的方法.基于预先保留扩展资源预留期限模型,在链路代价函数中引入预先保留请求扩展失败率,提出资源预留期限可扩展的预先保留路由算法.此算法克服了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Schnorr签名中的阈下信道及其封闭方法
收藏 引用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0年 第6期39卷 826-830页
作者: 张应辉 马华 王保仓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理学院 西安71007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安710071
分析了阈下信道产生的原因及其在数字签名中的应用,对Schnorr签名中存在的宽带和窄带阈下信道进行了具体分析。设计了一个新的阈下信道封闭协议,新协议要求看守参与会话密钥的生成,确保会话密钥的随机性和隐私性。证明了新协议在保证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