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36 篇 期刊文献
  • 4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4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37 篇 医学
    • 96 篇 临床医学
    • 18 篇 中西医结合
    • 15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2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1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10 篇 中医学
    • 5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3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4 篇 理学
    • 4 篇 生物学

主题

  • 38 篇 卡巴胆碱
  • 36 篇 烧伤
  • 29 篇 休克
  • 18 篇 电针
  • 15 篇 脓毒症
  • 14 篇 烫伤
  • 11 篇 大鼠
  • 10 篇 补液疗法
  • 9 篇 氧自由基
  • 9 篇 炎症
  • 9 篇 小肠
  • 8 篇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 7 篇 血流动力学
  • 7 篇 液体治疗
  • 7 篇 血管通透性
  • 7 篇 足三里
  • 7 篇 失血
  • 7 篇 足三里穴
  • 7 篇 口服补液
  • 6 篇 乌司他丁

机构

  • 126 篇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
  • 21 篇 解放军总医院
  • 13 篇 武警总医院
  • 12 篇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
  • 12 篇 内蒙古医学院
  • 5 篇 空军总医院
  • 5 篇 哈尔滨市第五医院
  • 4 篇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4 篇 美国芝加哥费森尤...
  • 3 篇 华北煤炭医学院附...
  • 3 篇 黑龙江省医院
  • 3 篇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
  • 2 篇 解放军空军总医院
  • 2 篇 北京市海淀医院
  • 2 篇 解放军医学院
  • 1 篇 解放军251医院
  • 1 篇 中航工业哈尔滨二...
  • 1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1 篇 芝加哥费森尤斯透...
  • 1 篇 海军总医院

作者

  • 139 篇 胡森
  • 60 篇 hu sen
  • 53 篇 盛志勇
  • 25 篇 周国勇
  • 25 篇 包呈梅
  • 23 篇 车晋伟
  • 23 篇 张立俭
  • 21 篇 吕艺
  • 21 篇 白慧颖
  • 18 篇 侯经元
  • 17 篇 sheng zhi-yong
  • 15 篇 田易军
  • 15 篇 吴静
  • 14 篇 李琳
  • 14 篇 王磊
  • 13 篇 bao cheng-mei
  • 13 篇 白晓东
  • 13 篇 石现
  • 13 篇 杜颖
  • 13 篇 耿世佳

语言

  • 14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研究所休克与多器官障碍实验室"
140 条 记 录,以下是131-140 订阅
排序:
卡巴胆碱对大鼠烫伤休克肠内补液时肠血管通透性及组织水肿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创伤外科杂志 2008年 第5期10卷 450-452页
作者: 吴静 胡森 汪剑威 耿世佳 盛志勇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研究所休克与多器官障碍实验室 北京100037 内蒙古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9
目的研究烫伤休克大鼠肠内补液时给予卡巴胆碱对肠血管通透性及组织水肿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单纯烫伤组(S组)、葡萄糖-电解质组(GES组)、卡巴胆碱治疗组(CAR组)和葡萄糖-电解质+卡巴胆碱治疗组(GES/CAR组),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口服丙酮酸盐糖液对45%血容量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流动力学和组织灌注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17年 第5期12卷 331-336页
作者: 喻文 王吉文 陈亮 胡森 何志捷 刘锐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重症医学科 广州510120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研究所休克与多器官障碍实验室 北京100048 黑龙江省医院烧伤科 哈尔滨150040
目的研究口服丙酮酸盐糖液对45%血容量失血性休克大鼠早期血流动力学及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胃造瘘置管和股动静脉插管处理,然后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休克不复苏组(NR组,n=20),休克口服丙酮酸盐糖液...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乌司他丁对致死性烫伤大鼠心肌Ac-H3K9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收藏 引用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5年 第14期9卷 94-96页
作者: 刘锐 王树明 胡森 曹卫红 李宗瑜 赵增凯 盛志勇 哈尔滨市第五医院烧伤科 150040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 哈尔滨150040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研究所休克与多器官障碍实验室 北京100048 空军总医院烧伤整形科 北京100142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致死性烫伤大鼠心肌乙酰化组蛋白H3赖氨酸9(Ac-H3K9)表达水平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8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烫伤组和乌司他丁组(n=40),采用80℃水浴浸泡背部15 s、双下肢15 s、腹部8 s,两组动物均造成50%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烧伤休克犬肠黏膜血流量动态监测方法的研究
收藏 引用
感染.炎症.修复 2008年 第1期9卷 15-17页
作者: 车晋伟 胡森 吴静 王国强 杜颖 耿世佳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研究所休克与多器官功能障碍实验室 北京100037 内蒙古医学院基础医学部 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9
目的:建立种可动态监测实验动物肠黏膜血流量的方法。方法:8只成年雄性Beagle犬,无菌手术行十二指肠造口置管和动、静脉置管术,24h后给予丙泊酚短时静脉麻醉,凝固汽油燃烧制成35%TBSAⅢ度烧伤模型,烧伤后30 min按Parkland公式进行静...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丁酸钠对严重烫伤大鼠小肠黏膜血流量和微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武警医学 2016年 第3期27卷 246-249页
作者: 唐富波 郑金光 张文静 胡森 白晓东 武警总医院烧伤整形科 北京100039 武警后勤学院研究生大队 天津300309 武警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北京100039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研究所休克与器官障碍实验室 北京100048
目的探讨丁酸钠(sodium butyrate,BTR)对严重烫伤大鼠小肠黏膜血流量和微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240~260 g,随机分为假烫组、烫伤组和丁酸钠组,每组16只。烫伤组和丁酸钠组采用沸水烫伤背部15 s、腹部8 s,造成50%...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神经系统对炎症反应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感染.炎症.修复 2008年 第2期9卷 123-125页
作者: 吴静 胡森 汪剑威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研究所休克及器官功能障碍实验室 北京100037 内蒙古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9
炎症是机体对外来伤害性刺激的种防御反应,适度的炎症对机体起保护作用,但严重烧伤、创伤、大手术等强烈刺激使机体产生过量的炎性因子.使炎症反应级联放大、甚至失控,能导致严重脓毒症或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神经系统在机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感染.炎症.修复 2009年 第3期10卷 187-189页
作者: 白慧颖 胡森 冀文茹 内蒙古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9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研究所休克及器官功能障碍实验室 北京100048
核小体是真核生物染色质的基本单位,核小体的中部由4种组蛋白(H2A,H2B,H3,H4)各两分子形成八聚体,周围围绕DNA,尾部为组蛋白H1。核小体表面修饰与基因表达调控联系密切。组蛋白乙酰化是其中种重要的共价修饰,通过招募染色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低渗丙酮酸钠口服补液盐对严重烧伤大鼠血流动力学、组织血流灌注水平及存活率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17年 第4期12卷 262-268页
作者: 刘锐 王树明 管秀红 张慧萍 李琰光 喻文 黑龙江省医院烧伤科 哈尔滨150040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 哈尔滨150040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研究所休克与多器官障碍实验室 北京100048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重症医学科 广州510120
目的探讨低渗丙酮酸钠口服补液盐对严重烧伤大鼠血流动力学、组织血流灌注水平以及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1)取8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烫伤对照组、烫伤不补液组、低渗丙酮酸钠口服补液盐组及低渗枸橼酸钠口服补液盐组,每组2...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丁酸钠抗休克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17年 第3期12卷 223-227页
作者: 李琰光 刘锐 管秀红 戴跃龙 胡森 白晓东 武警总医院烧伤整形科 北京100039 锦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121000 黑龙江省医院烧伤科 哈尔滨150036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廊坊065000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研究所休克与多器官障碍实验室 北京100048
烧伤、创伤引起的急性血容量不足及大量渗出极易导致休克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丁酸钠为I类非选择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近年研究表明丁酸钠不仅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衰老和凋亡等方面起作用,在提高细胞对缺血、缺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卡巴胆碱对肿瘤坏死因子致微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高的抑制作用
收藏 引用
微循环学杂志 2009年 第4期19卷 84-84页
作者: 李玉珍 荣飞 刘秀华 胡森 盛志勇 解放军总医院基础医学所病理生理研究室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 休克与多器官障碍实验室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