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45 篇 期刊文献
  • 185 篇 会议
  • 30 篇 成果
  • 3 篇 学位论文
  • 2 件 标准

馆藏范围

  • 86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69 篇 理学
    • 324 篇 数学
    • 92 篇 物理学
    • 18 篇 地球物理学
    • 16 篇 化学
    • 9 篇 统计学(可授理学、...
    • 8 篇 系统科学
    • 5 篇 地质学
  • 463 篇 工学
    • 124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80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73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63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48 篇 光学工程
    • 47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46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39 篇 核科学与技术
    • 25 篇 软件工程
    • 14 篇 机械工程
    • 14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0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0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8 篇 水利工程
    • 6 篇 电气工程
    • 6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4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4 篇 兵器科学与技术
  • 51 篇 管理学
    • 5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2 篇 经济学
    • 10 篇 应用经济学
  • 3 篇 历史学
    • 3 篇 中国史
  • 3 篇 农学
  • 3 篇 医学
  • 1 篇 教育学

主题

  • 32 篇 数值模拟
  • 22 篇 地震勘探
  • 22 篇 有限元
  • 22 篇 波动方程
  • 16 篇 复合材料
  • 15 篇 有限元方法
  • 14 篇 收敛性
  • 14 篇 并行计算
  • 14 篇 算法
  • 11 篇 地震波
  • 10 篇 自然边界归化
  • 10 篇 叠前深度偏移
  • 9 篇 激光器
  • 9 篇 数值计算
  • 9 篇 有限元法
  • 8 篇 n-s方程
  • 8 篇 蒙特卡罗
  • 8 篇 并行算法
  • 8 篇 线性规划
  • 8 篇 区域分解算法

机构

  • 224 篇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
  • 159 篇 中国科学院计算数...
  • 103 篇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
  • 48 篇 清华大学
  • 45 篇 北京大学
  • 43 篇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
  • 33 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32 篇 中科院计算数学与...
  • 31 篇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
  • 30 篇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
  • 29 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7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25 篇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
  • 25 篇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
  • 22 篇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
  • 22 篇 中国科学院计算数...
  • 20 篇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
  • 19 篇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
  • 17 篇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
  • 17 篇 复旦大学

作者

  • 53 篇 张关泉
  • 50 篇 张文生
  • 48 篇 崔俊芝
  • 46 篇 余德浩
  • 31 篇 曹礼群
  • 26 篇 王小军
  • 22 篇 袁礼
  • 20 篇 崔兴福
  • 19 篇 白中治
  • 19 篇 宋海斌
  • 16 篇 罗剑兰
  • 15 篇 周海京
  • 15 篇 王烈衡
  • 14 篇 张林波
  • 13 篇 张凯
  • 13 篇 唐淳
  • 13 篇 丁永坤
  • 12 篇 石钟慈
  • 12 篇 孙殷宏
  • 12 篇 卢本卓

语言

  • 840 篇 中文
  • 25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
865 条 记 录,以下是731-740 订阅
排序:
一类新的广义同步与异步并行矩阵多分裂松弛算法(英文)
收藏 引用
应用科学学报 1998年 第4期16卷 469-478页
作者: 白中治 苏仰锋 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 复旦大学
对于并行求解大型稀疏线性代数方程组的同步与异步并行矩阵多分裂向前向后松弛算法,提出了分别适用于SIMD和MIMD多处理机系统的有效变型;并在通常条件下,建立了它们的收敛理论.
来源: 评论
基于双尺度渐近分析的有限元算法
收藏 引用
计算数学 1998年 第1期20卷 89-102页
作者: 崔俊芝 曹礼群 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所 湖南省湘潭大学
The finite element computing methods and the error estimations based on twoscale asymptotic analysis method (see [1]) are presented. Finally, numerical results are given for a typical model. A variety of numerical exp...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用伪谱法合成零偏移距地震记录
收藏 引用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1998年 第4期28卷 427-432页
作者: 张文生 何樵登 李树勇 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 长春科技大学
零偏移距地震记录是叠后偏移的基础,常用射线追踪法来制作,但当介质复杂时,射线会出现交叉现象,对三维情况计算量更大。从二维标量波动方程出发,用伪谱法研究了零偏移距地震记录的合成,给出了不同情况下的数值计算公式,并对边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Beale-Powell重开始算法的收敛性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A辑) 1998年 第5期28卷 424-432页
作者: 戴彧虹 袁亚湘 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0
用例子说明求解大规模无约束优化问题的一种有效算法———Beale Powell重开始算法不一定收敛 ;但经过适当修正 ,可以获得它在一定条件下的收敛性 .
来源: 评论
CONTACT ALGORITHMS FOR CONTACT DYNAMICAL SYSTEMS
收藏 引用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1998年 第1期16卷 1-14页
作者: Kang Feng 中科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所 北京
In this paper, we develop a general way to construct contact algorithms for contact dynamical systems. Such an algorithm requires the corresponding step transition map preserve the contact structure of the underlying ...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迭代矩阵谱半径的界(英文)
收藏 引用
应用科学学报 1998年 第3期16卷 269-275页
作者: 黄廷祝 白中治 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
将Nowosad和Hofman提出的G函数概念应用于矩阵迭代分析研究,获得了迭代矩阵特征值模的界,且作为应用,得到了解线性方程组的一些迭代法的迭代阵谱半径的界.
来源: 评论
一维声波方程声阻抗反演问题的稳定性分析
收藏 引用
计算物理 1998年 第5期15卷 49-57页
作者: 郝现军 朱本仁 张关泉 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 山东大学数学系 中国科学院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
讨论了一维声波方程的声阻抗反演问题。对于脉冲激发的情况,得到反问题适定的充分、必要条件,适定条件的形式非常简单,在实际计算中易于判定。对于子波激发的情况,由子波响应反演声阻抗通常是不适定的,不适定程度与子波的奇性有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层状介质弹性参数反演问题研究综述
收藏 引用
地球物理学进展 1998年 第4期13卷 67-78页
作者: 宋海斌 张关泉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
地震波动方程反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由于高维波动方程反演问题理论研究的困难和巨大的计算量,层状介质弹性参数反演研究数学界和地球物理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经过前人近三十年的努力,一维声波方程的单参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计算数学的发展奋斗终生──追忆冯康院士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院院刊 1998年 第2期13卷 143-147页
作者: 余德浩 汪道柳 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北京100080
199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授予了已故的冯康院士开创的“哈密尔顿系统的辛几何算法”。这是90年代第二个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也是冯康院士继1980年的“有限元方法”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后又一次获国家大奖。
来源: 评论
对流-扩散型问题Bubble-稳定有限元分析
收藏 引用
应用数学计算数学学报 1998年 第1期12卷 1-10页
作者: 段火元 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
本文针对形如σu+α·u-kΔu=f对流—扩散型的模型问题,发展耦合局部bubble-函数的有限元方法,我们就α=0和σ=0两种情形证明了方法的与“影响因素”σ和pedlet-数无关稳定性及全局最佳收敛阶。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