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274 篇 期刊文献
  • 514 篇 会议
  • 1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3,78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509 篇 工学
    • 2,734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865 篇 软件工程
    • 557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385 篇 机械工程
    • 250 篇 网络空间安全
    • 205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94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69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46 篇 建筑学
    • 16 篇 土木工程
    • 12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2 篇 公安技术
    • 11 篇 电气工程
    • 10 篇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9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7 篇 光学工程
    • 7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1,133 篇 管理学
    • 1,116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4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3 篇 工商管理
  • 147 篇 理学
    • 70 篇 数学
    • 62 篇 系统科学
    • 7 篇 物理学
  • 95 篇 艺术学
    • 93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11 篇 美术学
  • 32 篇 医学
    • 13 篇 中医学
  • 31 篇 教育学
    • 31 篇 教育学
  • 23 篇 文学
    • 1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7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21 篇 经济学
    • 19 篇 应用经济学
  • 7 篇 军事学
  • 6 篇 哲学
  • 5 篇 农学
  • 3 篇 历史学
  • 2 篇 法学

主题

  • 116 篇 机器学习
  • 102 篇 神经网络
  • 82 篇 无线传感器网络
  • 76 篇 面向对象
  • 69 篇 人工智能
  • 57 篇 数据挖掘
  • 52 篇 深度学习
  • 48 篇 internet
  • 45 篇 计算机
  • 43 篇 遗传算法
  • 43 篇 软件开发
  • 40 篇 云计算
  • 39 篇 支持向量机
  • 38 篇 强化学习
  • 37 篇 软件工程
  • 36 篇 图像分割
  • 35 篇 移动agent
  • 35 篇 设计
  • 33 篇 信息检索
  • 32 篇 软件测试

机构

  • 2,802 篇 南京大学
  • 535 篇 计算机软件新技术...
  • 426 篇 山东师范大学
  • 328 篇 山东省分布式计算...
  • 203 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191 篇 南京邮电大学
  • 78 篇 辽宁师范大学
  • 74 篇 宁波大学
  • 65 篇 南京理工大学
  • 62 篇 扬州大学
  • 54 篇 南京大学计算机软...
  • 51 篇 东南大学
  • 50 篇 南京工业大学
  • 42 篇 南通大学
  • 39 篇 苏州大学
  • 32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29 篇 解放军理工大学
  • 27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25 篇 南京中医药大学
  • 24 篇 安徽大学

作者

  • 178 篇 谢立
  • 169 篇 吕建
  • 164 篇 陈世福
  • 151 篇 潘金贵
  • 120 篇 陈道蓄
  • 111 篇 周志华
  • 106 篇 王汝传
  • 94 篇 陈兆乾
  • 83 篇 李宣东
  • 81 篇 蔡士杰
  • 81 篇 xie li
  • 79 篇 高阳
  • 76 篇 刘弘
  • 76 篇 孙正兴
  • 74 篇 陶先平
  • 70 篇 郑国梁
  • 65 篇 柏文阳
  • 65 篇 陆桑璐
  • 65 篇 曾庆凯
  • 64 篇 马晓星

语言

  • 3,787 篇 中文
  • 2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3789 条 记 录,以下是91-100 订阅
排序:
一种基于正则化的半监督多标记学习方法
收藏 引用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12年 第6期49卷 1272-1278页
作者: 李宇峰 黄圣君 周志华 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 南京210093
多标记学习主要用于解决单个样本同时属于多个类别的问题.传统的多标记学习通常假设训练数据集含有大量有标记的训练样本.然而在许多实际问题中,大量训练样本中通常只有少量有标记的训练样本.为了更好地利用丰富的未标记训练样本以提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事件约束的分布式程序正确性测试
收藏 引用
软件学报 2000年 第8期11卷 1035-1040页
作者: 顾庆 陈道蓄 于勐 谢立 孙钟秀 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93
由于并发的存在和不确定性 ,在以规约为基础来测试分布式程序的正确性时 ,必须考虑程序执行时的内部状态 .这些内部状态通过端口显示为事件序列 ,程序规约需要对序列中各事件间的依赖关系作约定 ,即定义事件约束集 .该文提出了 E- CSPE(...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阴影图的阴影生成算法研究现状
收藏 引用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2010年 第4期22卷 579-591页
作者: 过洁 徐晓旸 潘金贵 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93
阴影效果在计算机图形的真实感显示中非常重要,而阴影图算法又是阴影算法的主流.文中对阴影图算法展开了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对该领域近几年的发展进行综述,从阴影图数量、参数化和内容三个方面总结归纳了各类阴影图算法的基本思想、特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水面无人艇智能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收藏 引用
中国造船 2020年 第S01期61卷 211-220页
作者: 侯瑞超 唐智诚 王博 颜秉卿 任桐炜 武港山 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23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水面无人艇在海上巡逻安防、反水雷作战以及反潜作战等领域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其中,智能化技术作为水面无人艇的核心技术之一,受到广泛关注。论文对国外水面无人艇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智能化技术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域理论的自适应谐振神经网络分类器
收藏 引用
软件学报 2000年 第5期11卷 667-672页
作者: 周志华 陈兆乾 *** 陈世福 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93
提出了一种基于域理论的自适应谐振神经网络模型 FTART2 ( field theory based adaptive resonancetheory 2 ) .该模型结合了自适应谐振理论和域理论的优点 ,学习速度快 ,归纳能力强 ,效率高 ,可以根据输入样本自适应地调整拓扑结构 ,...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三维模型最优视角选择的粒子群优化方法
收藏 引用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2014年 第12期26卷 2126-2135页
作者: 张晔嘉 孙正兴 李晨曦 宋沫飞 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93
三维模型最优视角选择是指选择符合人类主观倾向最大信息量的三维物体视角.文中在预分割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采用粒子群优化的三维模型最优视角选择方法.首先设计了一个对候选最优视角打分的权重函数,其中的特征选取不仅考虑了视角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自动驾驶系统中视觉感知模块的安全测试
收藏 引用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22年 第5期59卷 1133-1147页
作者: 吴昊 王浩 苏醒 李明昊 许封元 仲盛 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 南京210023
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感知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车联网领域中自动驾驶的繁荣,然而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问题频出引发了人们对自动驾驶未来的担忧.由于深度学习系统的行为缺乏可解释性,测试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性极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面向脸部表情识别的Gabor特征选择方法
收藏 引用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2008年 第1期20卷 79-84页
作者: 姚伟 孙正兴 张岩 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10093
针对人脸表情识别中Gabor特征向量的高维度信息冗余问题,提出了一个2层Gabor特征选择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改进方差比率作为评估特征的区分能力对高维向量进行过滤,然后对过滤得到的特征子集进行AdaBoost特征选择,以挑选出最具区分度的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构造性混合决策树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学报 2001年 第10期24卷 1057-1063页
作者: 周志华 葛翔 陈兆乾 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93
提出了一种构造性混合决策树学习方法 CHDT.该方法用符号学习来进行定性分析 ,用神经学习进行后续的定量分析 ,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了人类的思维过程 .CHDT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构造性归纳机制 ,较好地解决了在缺乏领域知识指导的情况下进行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三方众包市场中的发包方-平台博弈机制设计
收藏 引用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22年 第11期59卷 2507-2519页
作者: 何雨橙 丁尧相 周志华 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 南京210023
众包(crowdsourcing)通常涉及到目标各不相同的多个参与者.设计有效的众包机制,使得各个参与者在竞争中实现共赢,是众包理论研究中的基本问题之一.当前,众包机制设计通常基于发包方标注者直接进行交互的两方博弈模型.而现实应用中,发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