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91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9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2 篇 农学
    • 53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3 篇 林学
    • 1 篇 植物保护
    • 1 篇 畜牧学
    • 1 篇 草学
  • 37 篇 工学
    • 19 篇 公安技术
    • 16 篇 林业工程
    • 2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2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1 篇 理学
    • 8 篇 生态学
    • 1 篇 数学
    • 1 篇 地理学
    • 1 篇 大气科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公安学

主题

  • 16 篇 火烧迹地
  • 13 篇 大兴安岭
  • 12 篇 大兴安岭南段
  • 12 篇 兴安落叶松林
  • 6 篇 兴安落叶松
  • 5 篇 白桦
  • 5 篇 物种组成
  • 5 篇 气候变化
  • 5 篇 森林死亡
  • 5 篇 赛罕乌拉
  • 5 篇 半干旱区
  • 4 篇 火烧木管理
  • 4 篇 土壤呼吸
  • 4 篇 碳储量
  • 4 篇 多样性
  • 4 篇 人工林
  • 3 篇 杨桦次生林
  • 3 篇 液流密度
  • 3 篇 山杨
  • 3 篇 冻土区

机构

  • 85 篇 内蒙古农业大学
  • 48 篇 内蒙古赛罕乌拉森...
  • 25 篇 内蒙古赛罕乌拉森...
  • 11 篇 内蒙古自治区土壤...
  • 4 篇 内蒙古和盛生态科...
  • 4 篇 内蒙古赛罕乌拉国...
  • 3 篇 赛罕乌拉森林生态...
  • 3 篇 内蒙古赤峰市赛罕...
  • 2 篇 内蒙古赛罕乌拉森...
  • 2 篇 通辽市林业科学研...
  • 2 篇 内蒙古赛罕乌拉森...
  • 2 篇 内蒙古赛罕乌拉森...
  • 2 篇 内蒙古赛罕乌拉森...
  • 2 篇 内蒙古根河森林工...
  • 2 篇 内蒙古毕拉河国家...
  • 2 篇 内蒙古林业科学研...
  • 1 篇 巴林右旗森林草原...
  • 1 篇 内蒙古根河林业局...
  • 1 篇 内蒙古罕山森林生...
  • 1 篇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作者

  • 79 篇 周梅
  • 78 篇 赵鹏武
  • 75 篇 zhou mei
  • 52 篇 zhao pengwu
  • 44 篇 舒洋
  • 40 篇 shu yang
  • 24 篇 魏江生
  • 22 篇 zhao peng-wu
  • 20 篇 王梓璇
  • 19 篇 wang zixuan
  • 16 篇 管立娟
  • 15 篇 王鼎
  • 14 篇 张波
  • 14 篇 wang ding
  • 13 篇 zhang bo
  • 12 篇 wei jiangsheng
  • 11 篇 葛鹏
  • 10 篇 冯倩倩
  • 10 篇 刘兵兵
  • 10 篇 ge peng

语言

  • 9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赛罕乌拉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9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不同改造模式的退化小叶杨人工林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收藏 引用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25年 第6期53卷 115-122页
作者: 吕欣晔 岳永杰 赵鹏武 郝龙飞 徐雅洁 孙哲林 于兴男 孙晓东 内蒙古赛罕乌拉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内蒙古农业大学) 呼和浩特010019 敖汉旗三义井林场 敖汉旗双井林场
以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南缘的敖汉旗典型退化小叶杨(Populus simonii Carr.)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行间混交改造、块状混交改造、皆伐混交改造、对照样地(未改造退化小叶杨人工林)4个试验方案,每种改造模式及对照样地均设置3个50 m×5...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土壤水分和水汽压亏缺对大兴安岭南段白桦林分蒸腾主导作用研究
收藏 引用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5年 第06期 166-174页
作者: 李慧敏 魏江生 张勇 黄利东 刘艺伟 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土壤质量与养分资源重点实验室 内蒙古赛罕乌拉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
土壤水分和水汽压亏缺是森林蒸腾的重要驱动因素,研究二者对蒸腾的主导影响有助于深入理解半干旱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如何适应干旱环境的机制。文中选取大兴安岭南段的白桦林(Betula platyphylla)作为研究对象,在2017年、2021年、2022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兴安岭南段白桦次生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收藏 引用
林业资源管理 2014年 第1期 120-126页
作者: 周梅 曾楠 赵鹏武 魏江生 李攀 翟明瑶 内蒙古农业大学 赛罕乌拉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赛罕乌拉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研究区域,基于实地调查和观测,依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 1721-2008)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大兴安岭南段不同龄组白桦天然次生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2012年大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大样地的乌拉山油松天然林种群空间结构
收藏 引用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5年 第7期29卷 155-159页
作者: 曾楠 周梅 赵鹏武 魏江生 史山丹 宝虎 内蒙古农业大学 呼和浩特010019 赛罕乌拉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赤峰025150
2010年5-8月于乌拉山自然保护区内建立油松天然林固定监测样地10hm2,应用Ripley'k点格局法对油松种群空间格局和不同生长阶段油松空间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乌拉山油松在研究尺度上呈聚集分布,聚集强度随研究尺度增大持续上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兴安岭中段针阔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研究
收藏 引用
林业资源管理 2016年 第4期 59-64页
作者: 赵静漪 魏江生 周梅 赵鹏武 刘芬 刘畅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赛罕乌拉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大兴安岭中段森林曾经是内蒙古采伐强度最高的区域之一,通过天然林恢复以及"天保工程"的实施,森林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以兴安盟五岔沟林场为研究对象,采用大样地调查法,设置面积为8.8hm2的针阔混交林样地,利用软件Winkel...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MODIS NDVI的大兴安岭北坡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
收藏 引用
林业资源管理 2018年 第6期 50-56+75页
作者: 巴音德乐黑 包翔 周梅 赵鹏武 石亮 郝良杰 内蒙古农业大学 内蒙古赛罕乌拉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研究站
以大兴安岭北坡为研究对象,利用2000—2009年的MODIS NDVI数据,对该区域10年间植被指数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北坡植被指数在月尺度上,3月份为最低,7—8月份为峰值;季节变化波动明显,夏季植被指数最高,冬季植被指数最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兴安落叶松林植物物种组成及多样性对轻度火干扰的响应
收藏 引用
林业资源管理 2017年 第3期 80-85+103页
作者: 王鼎 王梓璇 冯倩倩 舒洋 葛鹏 张波 周梅 赵鹏武 内蒙古农业大学 内蒙古赛罕乌拉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研究站
以内蒙古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轻度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取样的方法对群落中植被进行了调查,分析比较了不同恢复年份后兴安落叶松林群落各层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恢复年份后群落各层α多样性指数总表现为草本...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兴安岭南段不同林龄白桦种子雨与地表种子库研究
收藏 引用
林草资源研究 2019年 第4期 74-79页
作者: 冯倩倩 周梅 赵鹏武 乌艺恒 内蒙古农业大学 内蒙古赛罕乌拉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研究站
研究内蒙古乌拉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研究境内不同林龄白桦林更新状况,以S1(10~15a),S2(20~30a),S3(40~45a)白桦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其种子雨及地表种子库差异性,探究白桦林天然更新限制因素。结果表明:1)3种林龄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兴安岭南段典型天然林枯枝落叶层及土壤层持水特性研究
收藏 引用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0年 第2期34卷 175-181页
作者: 宝虎 赵鹏武 周梅 丰洁 宝金山 舒洋 葛鹏 通辽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通辽028000 内蒙古特金罕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通辽028000 内蒙古农业大学 呼和浩特010000 内蒙古赛罕乌拉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 赤峰024000
研究选择大兴安岭南段西辽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典型天然林-山杨(Populus davidiana)林和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长期定位观测法、土壤剖面调查法、浸泡试验、土壤物理性质测定等实验方法,探讨了该地区枯枝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兴安岭南段阔叶次生林空间格局及种间关系
收藏 引用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4年 第7期42卷 36-39,43页
作者: 曾楠 周梅 赵鹏武 魏江生 陈翔 舒洋 内蒙古农业大学 呼和浩特010019 内蒙古农业大学赛罕乌拉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在大兴安岭南段的赛罕乌拉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采用CTFS样地建设标准,设置面积为6 hm2的阔叶次生林固定样地。采用点格局分析方法,对群落内主要种群的空间格局及种间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群落内乔木层共出现7个种群,树木共计13...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