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近20年国内海洋中药研究概况,总结研究热点、特征规律,探讨发展趋势,为海洋中药的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研发提供数据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以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数据库作为资料来...
详细信息
目的:分析近20年国内海洋中药研究概况,总结研究热点、特征规律,探讨发展趋势,为海洋中药的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研发提供数据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以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数据库作为资料来源,用信息计量学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并用Cytoscape 3.1.1软件对高频关键词进行关联网络分析。结果:582篇文献纳入分析,2010-2014年5年间发表量达260篇,年均52篇,受各类基金资助的期刊文献266篇,载文最多的杂志是《中国海洋药物》,有278家机构从事相关研究,中国海洋大学是最高产机构,发文量在5篇以上的有12人,海洋药物、化学成分、海洋天然产物、指纹图谱、抗肿瘤等是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结论:近几年海洋中药研究逐渐成为中药科研领域的热点,研究的主体机构与核心作者群已初步形成。但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天然产物和药理作用等方面,传统中药理论指导下的海洋中药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基础薄弱,阻碍了海洋中药应拓展的临床应用。应拓展中医古籍文献的知识发现研究,建立海洋中药组方数据库,挖掘海洋中药方剂配伍规律,构建符合海洋中药性效特点的用药经验模式,为临床应用和养生保健提供科学依据。
: 探讨回医特色烙灸疗法配合中医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者的影响. 方法: 选取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中医骨伤科2011年6月-2013年12月门诊及住院老年OP患者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与治疗组44例.依据多年临床研究结果及李东垣《脾胃论》中“骨蚀”证治理论,从脾胃论治OP.取穴以脾胃经穴位为主,采用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方法,由专业护师进行温针及烙灸治疗操作.对照组采用温针疗法,每次30 min,1/d,常规护理;治疗组采用回医特制铁质灸具,直接烙灸腧穴部位,以局部皮肤微微发红为度,每次30 min,1/d,并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重点结合中医脾胃康复护理指导等.均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5天,6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同时,应用数字疼痛评分法等级量表(NPRS)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痛程度;采用美国NOLAND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骨密度(以股骨颈骨密度值测量为准),采用SF-36量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survey)测量生存质量.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09%,对照组为70.73%,两组间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NPRS、SF-36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两组间治疗前NPRS、SF-36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NPRS、SF-36评分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骨密度值均上升,P<0.05;两组间治疗后骨密度值比较,治疗组股骨颈骨密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回医烙灸疗法配合中医脾胃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OP患者的疼痛状况,增加钙质沉积,增强股骨颈骨密度值,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促进病症康复.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