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70 篇 期刊文献
  • 38 篇 会议
  • 35 篇 专利
  • 25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56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54 篇 医学
    • 225 篇 临床医学
    • 114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42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38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33 篇 中西医结合
    • 20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16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5 篇 中医学
    • 13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9 篇 口腔医学
  • 44 篇 工学
    • 19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6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0 篇 生物工程
    • 8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36 篇 理学
    • 27 篇 生物学
    • 8 篇 化学
    • 1 篇 地球物理学
  • 18 篇 管理学
    • 10 篇 公共管理
    • 5 篇 工商管理
    • 3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5 篇 农学
    • 10 篇 作物学
    • 3 篇 兽医学
    • 1 篇 畜牧学
    • 1 篇 水产
  • 4 篇 经济学
    • 4 篇 应用经济学
  • 3 篇 教育学
    • 3 篇 教育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主题

  • 15 篇 不孕症
  • 15 篇 染色体
  • 15 篇 避孕
  • 14 篇 宫腔镜
  • 13 篇 影响因素
  • 12 篇 宫内节育器
  • 11 篇 药物流产
  • 10 篇 聚三亚甲基碳酸酯
  • 10 篇 米非司酮
  • 10 篇 育龄妇女
  • 9 篇 宫颈癌
  • 9 篇 危险因素
  • 9 篇 染色体畸变
  • 9 篇 腹腔镜
  • 9 篇 人工流产
  • 8 篇 患者
  • 8 篇 病残儿
  • 8 篇 染色体异常
  • 8 篇 计划生育
  • 7 篇 皮下埋植剂

机构

  • 283 篇 辽宁省计划生育科...
  • 63 篇 辽宁省计划生育科...
  • 41 篇 中国医科大学
  • 23 篇 黑龙江省人口和计...
  • 19 篇 沈阳医学院
  • 16 篇 河南省人口和计划...
  • 13 篇 河南省计划生育科...
  • 10 篇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
  • 10 篇 上海市计划生育科...
  • 9 篇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
  • 8 篇 河北省计划生育科...
  • 7 篇 辽宁省计划生育科...
  • 7 篇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
  • 7 篇 辽宁省计划生育科...
  • 6 篇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
  • 6 篇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
  • 6 篇 沈阳市妇婴医院
  • 5 篇 辽宁省计划生育科...
  • 5 篇 沈阳和平妇婴医院
  • 5 篇 辽宁中医学院

作者

  • 84 篇 韩维田
  • 47 篇 李建新
  • 43 篇 杨立群
  • 41 篇 金瑛
  • 40 篇 姜淼
  • 39 篇 关艳敏
  • 37 篇 王格
  • 36 篇 杨丹
  • 35 篇 冯文霄
  • 34 篇 孟舒
  • 31 篇 关长吉
  • 27 篇 边超英
  • 26 篇 李学付
  • 25 篇 王红
  • 24 篇 卢永平
  • 22 篇 田晶
  • 22 篇 李宏图
  • 22 篇 倪凤贤
  • 21 篇 冯文华
  • 21 篇 周敏

语言

  • 56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辽宁省计划生育科学研究院"
56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996名已婚育龄妇女放置宫内节育器心理状态调查
收藏 引用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7年 第1期11卷 17-17,14页
作者: 周雅邹 孟红 徐慧颖 王桂华 辽宁省计划生育科学研究院
996名已婚育龄妇女放置宫内节育器心理状态调查辽宁省计划生育科学研究院周雅邹孟红徐慧颖王桂华放置宫内节育器(简称IUD)是目前我国已婚育龄妇女应用广泛的一种避孕方法。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资料表明:全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未婚妊娠妇女的心理行为和社会因素调查
收藏 引用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7年 第1期11卷 15-16页
作者: 邹孟红 周雅 徐惠颖 李亚俊 辽宁省计划生育科学研究院
未婚妊娠妇女的心理行为和社会因素调查辽宁省计划生育科学研究院邹孟红周雅徐惠颖李亚俊自八十年代以来在我国未婚妊娠及未婚人工流产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2]。这一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成为目前社会医学研究的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聚三亚甲基碳酸酯的合成与表征
收藏 引用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0年 第9期26卷 24-26页
作者: 杨丹 张翀 李淼 张巍 郭晶 关艳敏 李建新 辽宁省计划生育科学研究院药物研究室 辽宁沈阳110031
以三亚甲基碳酸酯(TMC)为单体,辛酸亚锡为催化剂,通过开环聚合反应制备了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利用核磁共振分析(1H-NMR)对PTMC的结构进行了验证;利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和热重分析(TG)对PTMC的热性能进行了测试;利用乌氏黏度计测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辽宁省2002~2003年病残儿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收藏 引用
人口研究 2005年 第3期29卷 78-82页
作者: 王格 韩维田 关长吉 李学付 姜淼 辽宁省计划生育科学研究院
根据辽宁省2002~2003年病残儿状况的调查研究,利用、市、县、区各级计划生育服务部门建设的信息网,收集各地区病残儿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了解辽宁省近年来病残儿发展变化的趋势及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紧急避孕方法
收藏 引用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1997年 第5期13卷 264-265页
作者: 刘福阳 辽宁省计划生育科学研究院
紧急避孕方法辽宁省计划生育科学研究院(110031)刘福阳紧急避孕(EC)系指无保护的性交后,妇女用以预防妊娠的方法(未避孕或避孕意外),是一种补救措施,某种意义上具临时性,这种方法可以减少非意愿性妊娠,降低人工流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初孕10~16周妊娠临床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1999年 第7期15卷 441-442页
作者: 王红 邹孟红 李德成 张瑞文 倪凤贤 辽宁省计划生育科学研究院
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类药物终止停经<49天的早孕完全流产率达95%以上。但由于一些特殊原因造成有些人错过早期终止妊娠时机而使妊娠超过10周,既往终止10~16周妊娠多采用钳刮术,但由于钳刮手术难度大,尤其对初孕妇,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男性避孕方法的研究概况和可行性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14年 第2期33卷 97-104页
作者: 张晓伟 杨丹 辽宁省计划生育科学研究院 辽宁沈阳110031
男性可采用的理想避孕方法应具有高度的有效性、安全性、可逆性,不影响性欲和男性性征,使用无文化背景冲突等特点。目前男性避孕干扰生殖的环节有:抑制精子生成、阻碍精子成熟、干扰精子获能和受精、阻断精子运输等,方法上包括卵泡刺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9种罕见的人类染色体异常核型报告
收藏 引用
遗传 1996年 第3期18卷 1-2页
作者: 韩维田 曲鸥 于萍 姜淼 辽宁省计划生育科学研究院 沈阳110031
来源: 评论
药物流产与吸宫术流产的比较
收藏 引用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0年 第10期16卷 594-595页
作者: 刘福阳 刘文静 辽宁省计划生育科学研究院 沈阳110031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措施,它在人口计划及个人的家庭计划方面均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人工流产也给受术者带来某些创伤,如精神上、心理上的紧张或抑郁,机体的痛苦及器官的损伤等.所以,选择适合于个体的流产方式,加大安全措施是十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三亚甲基碳酸酯/己内酯可生物降解共聚物的热性能分析
收藏 引用
材料导报 2011年 第22期25卷 32-34页
作者: 杨立群 杨丹 关艳敏 李建新 李淼 辽宁省计划生育科学研究院 沈阳110031
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通过开环聚合制备了三亚甲基碳酸酯(TMC)与己内酯(CL)的共聚物P(TMC-co-CL),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重分析仪(TGA)研究了P(TMC-co-CL)的热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P(TMC-co-CL)为无规共聚物,其玻璃化温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