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81 篇 期刊文献
  • 9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9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90 篇 工学
    • 43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35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32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7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6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5 篇 软件工程
    • 5 篇 网络空间安全
    • 3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2 篇 机械工程
    • 1 篇 光学工程
    • 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 篇 兵器科学与技术
  • 15 篇 理学
    • 10 篇 数学
    • 3 篇 系统科学
    • 1 篇 物理学
    • 1 篇 地理学
  • 13 篇 管理学
    • 13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6 篇 军事学
    • 6 篇 军队指挥学
    • 1 篇 战术学
  • 2 篇 艺术学
    • 2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主题

  • 5 篇 虚拟网络
  • 4 篇 软件定义网络
  • 3 篇 座席技能
  • 3 篇 波束成形
  • 3 篇 长期演进
  • 3 篇 映射算法
  • 3 篇 呼叫中心路由
  • 3 篇 译码器
  • 3 篇 ldpc码
  • 2 篇 超奈奎斯特传输
  • 2 篇 多输入多输出
  • 2 篇 编码器
  • 2 篇 互斥
  • 2 篇 连续相位调制
  • 2 篇 特征提取
  • 2 篇 卫星通信
  • 2 篇 限幅
  • 2 篇 载波同步
  • 2 篇 正交频分复用
  • 2 篇 压缩感知

机构

  • 35 篇 通信网信息传输与...
  • 29 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18 篇 通信网信息传输与...
  • 18 篇 电子科技大学
  • 10 篇 北京邮电大学
  • 10 篇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
  • 5 篇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5 篇 通信网信息传输与...
  • 4 篇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
  • 4 篇 通信网信息传输与...
  • 4 篇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
  • 3 篇 长安大学
  • 3 篇 中国电科网络通信...
  • 3 篇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
  • 3 篇 国家数字交换系统...
  • 2 篇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2 篇 河北省电力勘测设...
  • 2 篇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
  • 2 篇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
  • 2 篇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

作者

  • 10 篇 白宝明
  • 8 篇 bai bao-ming
  • 7 篇 徐展琦
  • 6 篇 郭彦涛
  • 5 篇 余晓杉
  • 5 篇 肖永伟
  • 5 篇 岳光荣
  • 5 篇 双锴
  • 5 篇 顾华玺
  • 4 篇 蔡进科
  • 4 篇 吴巍
  • 4 篇 曾媛
  • 4 篇 唐俊林
  • 4 篇 杨霖
  • 4 篇 马涛
  • 4 篇 guo yantao
  • 4 篇 李少谦
  • 3 篇 苏森
  • 3 篇 朱文娟
  • 3 篇 符杰林

语言

  • 9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通信网信息传输与分发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9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基于LDPC码的安全可靠通信方法研究
收藏 引用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7年 第5期46卷 641-647页
作者: 史治平 任亚军 吕凤橙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成都611731 通信网信息传输与分发技术重点实验室 石家庄050081
LDPC码是一类由校验矩阵确定的线性分组码,具有逼近香农限的纠错能力。该文基于纠错码的对称密码体制以及性能等价编码矩阵提出了一类基于LDPC码的安全通信方法,该方法在几乎不改变通信可靠性的情况下,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抗截获能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滑窗BATS码的低时延图像渐进传输方案设计
收藏 引用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1年 第4期50卷 496-501页
作者: 史治平 黄文才 王臣玺 罗萱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成都611731 通信网信息传输与分发技术重点实验室 石家庄050081
在图像通信中,为了节约络资源同时保证在多跳络中的可靠传输,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编码统计的滑窗BATS码和小波SPIHT编码的图像传输方案。该方案同基于传统BATS码和SPIHT编码的图像传输方案、基于普通滑窗BATS码和SPIHT编码的图像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采用张量方法的盲干扰抑制及信源恢复技术
收藏 引用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2019年 第3期41卷 31-35,186页
作者: 陈智 卢尧 方俊 郭彦涛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611731 通信网信息传输与分发技术重点实验室 河北石家庄050081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受到有意干扰情况下的盲干扰抑制和信源恢复问题,提出一种双阵列天线接收机结构,通过差分处理,在不考虑独立性的条件下实现盲干扰抑制。消除干扰后的数据有明显的张量切片特征,将其堆积成三阶张量,并通过基于张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Openflow络的高可靠性虚拟络映射算法
收藏 引用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4年 第2期36卷 396-402页
作者: 蔡进科 顾华玺 卢冀 余晓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ISN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710071 通信网信息传输与分发技术重点实验室 石家庄050081
该文基于Openflow络提出了具有容错能力的虚拟络映射模型,并且采用蚁群算法对其进行求解。针对虚拟络的故障恢复机制,提出了区分用户优先的故障恢复算法(Priority_Diff),该算法为用户提供不同的络可靠性别,对高用户采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FPGA的LDPC码编译码器联合设计
收藏 引用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2年 第1期34卷 38-44页
作者: 袁瑞佳 白宝明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综合业务网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710071 通信网信息传输与分发技术重点实验室 石家庄050002
该文通过对低密度校验(LDPC)码的编译码过程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LDPC码编译码器联合设计方法,该方法使编码器和译码器共用同一校验计算电路和复用相同的RAM存储块,有效减少了硬件资源的消耗量。该方法适合于采用校验矩阵进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效的SIP服务器模糊测试方法
收藏 引用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5年 第4期38卷 10-14页
作者: 王玉龙 靳国栋 王雨骄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6 通信网信息传输与分发技术重点实验室 石家庄050081
提出了一种高效的会话发起协议(SIP)服务器畸形消息测试方法.通过SIP栈源代码静态分析,建立危险库函数与SIP服务器接口的映射关系;通过SIP消息模板和畸形库,生成针对危险库函数的畸形消息集;通过攻击效果分析和变异、继承操作逐代优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10Gbps LDPC编码器的FPGA设计
收藏 引用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1年 第12期33卷 2942-2947页
作者: 袁瑞佳 白宝明 童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综合业务网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710071 通信网信息传输与分发技术重点实验室 石家庄050002
该文针对准循环双对角结构的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高吞吐量编码器实现方法。提出了一种快速流水线双向递归编码算法,能显著提高编码速度;同时设计了一种行间串行列间并行的处理结构计算中间变量,在提高编码并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高超声速平台前斜视多通道SAR-GMTI杂波抑制方法
收藏 引用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20年 第2期42卷 458-464页
作者: 王宇 曹运合 齐晨 韩玖胜 刘玉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710071 通信网信息传输与分发技术重点实验室 石家庄050081
针对高超声速(HSV)平台雷达系统,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高超声速平台前斜视多通道合成孔径雷达地面动目标检测(SAR-GMTI)杂波抑制方法。该方法先进行时域距离走动校正和距离压缩,并补偿距离向通道相位误差实现距离向包络对齐;然后再对方位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蜂群无人机系统的络鲁棒性设计
收藏 引用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9年 第11期41卷 2633-2640页
作者: 陈旿 范铭楷 李泽宏 金鑫 洪亮 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 陕西西安710129 通信网信息传输与分发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河北石家庄050081
针对蜂群无人机系统作战周期短、链路质量快速变化的特点,引入灰预测方法,提出了一种小样本条件下的链路快速评估算法。在此基础上,实现对节点的度分布进行快速估算,为蜂群无人机系统络鲁棒性控制提供数据基础。然后将平均一致性方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旁瓣对消器的自适应零陷优化设计
收藏 引用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20年 第3期42卷 597-602页
作者: 曹运合 郭勇强 刘帅 刘玉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710071 通信网信息传输与分发技术重点实验室 石家庄050081
现有的零陷展宽算法忽略了锥化矩阵的相位信息,在对抗强方向性、大偏差角干扰时,零陷深度变浅,干扰抑制性能严重下降。该文以虚拟空域密集干扰为切入点,推导并提出一种可用于旁瓣对消器的自适应零陷优化设计算法。该算法通过对辅助阵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