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艾滋病暴露前预防用药(pre-exposure prophylaxis,PrEP)临床试验中队列的保持情况及其预测因子。方法采用非概率抽样的方法招募并筛选出167例受试对象,按1∶1比例随机分...
详细信息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艾滋病暴露前预防用药(pre-exposure prophylaxis,PrEP)临床试验中队列的保持情况及其预测因子。方法采用非概率抽样的方法招募并筛选出167例受试对象,按1∶1比例随机分配进入每日服药组或间歇服药组,在第0(基线)、4、8、12、16、20、24、28(±5 d内)周进行临床随访和问卷调查,采用基于Kaplan-Meier估计的生存曲线描述不同试验组队列保持概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队列保持的预测因子。结果80.2%的受试对象完成了至少1次服药后随访,59.9%完成了28周的队列随访。间歇用药组(ARR=0.60,95% CI:0.36~0.99)、年龄〉24岁(ARR=0.46,95% CI:0.25~0.83)、中等收入相对于高收入(ARR=0.45,95%CI:0.21~0.96)、因希望能够推广一种预防艾滋病的药物而参加试验(ARR=0.59,95% CI:0.36~0.99)的参与者有更低的脱失率,即更高的队列保持力,因为能获得免费的预防药物而参加试验(ARR=1.90,95% CI:1.13~3.21)的受试者有更高的脱失率,即更低的队列保持力。结论MSM人群PrEP临床试验队列保持力不高,间歇服药组的队列保持力高于每日服药组,在进一步的PrEP临床试验中需制定相应策略以提高试验队列保持力。
目的:评估托伐普坦治疗利尿剂抵抗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8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病房住院的21例利尿剂抵抗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接受大剂量袢利尿剂(呋塞米和/或托拉塞米)治疗后,心力衰竭改善不明显;后改为托伐普坦治疗,其中19例患者口服托伐普坦片7.5 mg,qd,2例患者口服托伐普坦片15 mg,qd,均连续治疗直至出院。比较21例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水肿程度、结局及体质量、血压、血钠、血肌酐、血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和单位时间尿量的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1例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水肿程度明显减轻、收缩压明显降低、血钠明显升高、单位时间尿量明显增多,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前后体质量、舒张压、血肌酐和血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1例患者中有1例出现口干,3例收缩压较基础值降低20 mm Hg及以上,4例舒张压较基础值降低10 mm Hg及以上。结论:对出现利尿剂抵抗的患者,托伐普坦能显著增加其尿量、改善心功能、纠正低钠血症,且对收缩压有降低作用。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