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在参加暴露前预防用药(pre-exposure prophylaxis,Pr EP)临床试验中是否存在性行为去抑制化现象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非概率抽样法招募并筛选出108名MSM,随机分为77名服用药物...
详细信息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在参加暴露前预防用药(pre-exposure prophylaxis,Pr EP)临床试验中是否存在性行为去抑制化现象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非概率抽样法招募并筛选出108名MSM,随机分为77名服用药物组和31名空白对照组,第12、24、36、48周进行临床随访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主要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等相关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的广义估计方程分析MSM在参与Pr EP中是否存在性行为去抑制化现象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药物服用组MSM在参与Pr EP的第12、24、36、48周的性伴个数中位数分别为1(0,6)、1(0,6)、1(0,10)、1(0,3)、1(0,3),高危性行为次数中位数分别为1(0,26)、1.5(0,8)、1(0,12)、1(0,9)、2(0,30);空白对照组性伴个数中位数分别为1(0,21)、1(0,2)、1(0,3)、1(0,3)、1(0,3),高危性行为次数中位数分别为1(0,9)、1(0,6)、0.5(0,15)、0(0,10)、1(0,10);多因素广义估计方程分析发现MSM在参与Pr EP过程中性伴个数及高危性行为次数均没有发生改变(Z=-0.24,P=0.811;Z=0.93,P=0.355),性行为方式为"1"和"0.5"的较性行为方式为"0"的拥有更多的性伴(Z=2.47,P=0.014;Z=2.24,P=0.025);发生过商业性行为的MSM较没有发生过的拥有较少的性伴和高危性行为(Z=-2.82,P=0.005;Z=-2.28,P=0.023);已婚较离异MSM发生较少的高危性行为次数(Z=-2.34,P=0.019)。结论:本研究中暂未发现Pr EP中存在性行为去抑制化现象,性行为方式为"1"和"0.5"的MSM拥有较多性伴,是后期随访中的重点管理人群。还需进一步加强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科普。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在艾滋病暴露前预防用药(pre-exposure prophylaxis,Pr EP)临床试验中的队列保持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非概率抽样法招募并筛选出297名MSM进入研究,随机分为每日用药组...
详细信息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在艾滋病暴露前预防用药(pre-exposure prophylaxis,Pr EP)临床试验中的队列保持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非概率抽样法招募并筛选出297名MSM进入研究,随机分为每日用药组、高危行为前后用药组和空白对照组,每3月进行临床随访和问卷调查。利用Kaplan-Meier估计的生存曲线描述不同试验组的累积队列保持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用于分析队列保持的影响因素。结果:43.1%(128/297)的MSM完成了本研究的随访,队列平均保持时间(5.85±3.99)月。高危行为前后用药组相对空白对照组(AHR=0.62,95%CI=0.42-0.91)、年龄30岁以上(AHR=0.65,95%CI=0.47-0.90)的MSM有更高的队列保持力。结论:本研究中MSM人群Pr EP临床试验队列保持力不高,在后期研究中需加强空白对照组和低年龄MSM的队列管理,以提高临床试验的队列保持力。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中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安全套使用情况,探索该人群使用安全套的影响因素并评价艾滋病干预服务对预防行为的效果。方法在中国西部三省市通过滚雪球抽样方式招募300名流动MSM,采用信息-行为-技...
详细信息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中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安全套使用情况,探索该人群使用安全套的影响因素并评价艾滋病干预服务对预防行为的效果。方法在中国西部三省市通过滚雪球抽样方式招募300名流动MSM,采用信息-行为-技巧模型(information motivation behavioral skillsmodel,IMB)改编的问卷对其进行调查,并构建调整的IMB模型。结果流动MSM安全套持续使用率为50.17%,性行为过程安全套持续使用率为50.51%。IMB模型中GFI=0.935、AGFI=0.910、CFI=0.980、NFI=0.903、X^2值与自由度比率=1.230、RMSEA=0.028,模型拟合程度好。行为技巧、预防信息、预防动机、接受艾滋病干预服务、文化程度、月可支配收入对使用安全套的总效应系数分别为0.691、0.249、0.207、0.346、0.137、0.056。结论艾滋病干预服务对预防行为有积极正向影响,今后干预工作应对流动MSM加强知识宣教和风险教育,注重行为技巧的培训,并增加服务力度和范围。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