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MRI特征联合临床指标[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绝经状态、年龄]对优化卵巢-附件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Ovarian-Adnexal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O-RADS)MRI评分4分肿块风险分层的价值,并评估能否提高O-R...
详细信息
目的探讨MRI特征联合临床指标[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绝经状态、年龄]对优化卵巢-附件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Ovarian-Adnexal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O-RADS)MRI评分4分肿块风险分层的价值,并评估能否提高O-RADS MRI评分系统诊断性能。材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57例进行术前盆腔MRI增强检查并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卵巢-附件肿块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所有肿块的O-RADS MRI评分均为4分,由两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评估得出,结果不一致时协商决定。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O-RADS MRI 4分肿块良、恶性组的MRI和临床指标进行差异性分析,将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利用分类与回归决策树(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CART)构建模型,用于进一步细分4分肿块。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决策树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分别评估优化4分肿块前后O-RADS MRI评分系统的诊断性能,并比较两者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计算不同经验水平阅片者之间优化后预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1)57例O-RADS MRI 4分肿块中,良性22例,恶性35例。实性组织T2WI低信号常见于良性肿块(P<0.001)。乳头状突起和不规则增厚的囊壁/分隔常见于恶性肿块(P<0.001,P=0.008)。CA125>35 U/mL多见于恶性肿块(P<0.05)。决策树模型预测4分肿块良恶性的AUC为0.984(95%CI:0.908~1.000),敏感度97.1%、特异度90.9%、准确度94.7%。(2)应用决策树模型对4分肿块优化后,在整个人群中,O-RADS MRI评分系统的AUC从0.838提升至0.945(P<0.001);在绝经前妇女中,AUC从0.818提升至0.934(P<0.001);在绝经后妇女中,AUC从0.871提升至0.962(P=0.008)。不同经验水平医师之间的优化后预测结果一致性极好(Kappa值分别为0.887、0.869)。结论在本研究中,基于实性组织MRI特征联合临床指标CA125开发的预测模型有助于优化O-RADS MRI 4分肿块风险分层,并显著提高了O-RADS MRI评分系统的诊断效能,尤其在绝经前女性中。
目的:分析生化阴性嗜铬细胞瘤及副神经节瘤(pheochromocytomas and paragangliomas,PPGLs)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征象是否有别于生化阳性PPGLs,同时了解生化阳性PPGLs不同表型的CT征象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回顾...
详细信息
目的:分析生化阴性嗜铬细胞瘤及副神经节瘤(pheochromocytomas and paragangliomas,PPGLs)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征象是否有别于生化阳性PPGLs,同时了解生化阳性PPGLs不同表型的CT征象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31例PPGLs患者的术前腹部增强CT图像,包括肿瘤位置、大小、形态、囊变坏死、液-液分层、钙化、向心结节状强化、肿瘤内粗大血管、强化包膜、绝对廓清率及相对廓清率。根据生化水平,将患者分为生化阳性组和阴性组,阳性组进一步分为去甲肾上腺素型、肾上腺素型及多巴胺型。比较各组及各表型间的CT征象差异。结果:相较于生化阴性组,阳性组PPGLs更大(Z=-2.064,P=0.039)、囊变坏死(χ2=6.610,P=0.010)及向心结节状强化(χ2=3.909,P=0.048)的比例更高;相较于去甲肾上腺素型,肾上腺素型PPGLs更大(Z=-2.036,P=0.042)、强化包膜比例更高(χ2=7.242,P=0.007)。结论:肿瘤大小、囊变坏死及向心结节状强化的CT征象有助于术前诊断生化阴性PPGLs,肿瘤大小及强化包膜有助于解释去甲肾上腺素型及肾上腺素型PPGLs不同临床表现产生的机制。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肌少症影响因素,构建适用于老年住院患者的肌少症风险预测模型,整合多维度指标为肌少症早期筛查与干预提供量化工具。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3月至2023年6月收集的2 105例老年住院患者数据,基于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筛选变量,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肌少症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进行内外部验证。运用沙普利加和解释(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SHAP)模型分析特征贡献,最终构建列线图模型对结果进行可视化解读。结果:2016年3月至2020年12月的1 259例患者以7∶3比例随机拆分为882例训练集和377例内部测试集,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的846例患者作为外部验证集。训练集共检出肌少症489例(55.44%)。基于训练集的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衰弱、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依赖、营养不良、年龄增加为肌少症危险因素(OR>1,P<0.05);男性、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正常或超重为肌少症保护因素(OR<1,P<0.05)。训练集、内部测试集和外部验证集AUC值及95%CI分别为0.876(0.854~0.899)、0.883(0.849~0.918)和0.750(0.717~0.783),模型性能良好。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临床价值。结论:肌少症预测模型效能良好,具有较好临床推广价值。
目的:探讨声音识别功能在痴呆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70例老年人,其中认知功能受损者55例(A组,n=55),认知功能正常者115例(B组,n=115)。通过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判断...
详细信息
目的:探讨声音识别功能在痴呆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70例老年人,其中认知功能受损者55例(A组,n=55),认知功能正常者115例(B组,n=115)。通过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判断受试者是否存在认知功能受损,再通过设计的声音基本辨别和名人声音辨认2种题目,判断受试者是否存在声音识别功能减退,来分析声音识别功能和认知功能间的关系。结果:声音基本辨别题目正确数: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名人声音辨认题目正确数: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UROC)分析,认知功能与声音基本辨别测试题的相关性为0.180(95%CI=0.108~0.253),认知功能与名人声音辨认测试题的相关性为AUROC=0.139(95%CI=0.079~0.1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声音识别功能测试用于初筛,在保障阴性预测值约90%的前提下,声音基本辨别测试题的分界值为10题(共12题),名人声音辨认测试题为7题(共12题)。结论:认知功能受损老年人和正常老年人,在声音基本辨别和名人声音辨认测试题的表现均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提示声音识别测试可用于早期痴呆患者的筛查,延缓病情进展和减轻医疗负担。
间变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是一种罕见的非特指型DLBCL,组织形态学常为窦性或者弥漫生长。该文报道1例,其左侧腋窝淋巴结具有大量多形性的中心母细胞样伴间变特征的细胞和HRS样细胞呈结节状或滤泡...
详细信息
间变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是一种罕见的非特指型DLBCL,组织形态学常为窦性或者弥漫生长。该文报道1例,其左侧腋窝淋巴结具有大量多形性的中心母细胞样伴间变特征的细胞和HRS样细胞呈结节状或滤泡生发中心样生长,符合DLBCL,非特殊类型,间变型。结合相关文献探讨其临床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以提高临床和病理医师对该肿瘤的认识。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