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66 篇 期刊文献
  • 3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9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71 篇 医学
    • 76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70 篇 临床医学
    • 21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1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6 篇 中西医结合
    • 4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6 篇 理学
    • 6 篇 生物学
  • 4 篇 工学
    • 3 篇 生物工程
    • 1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4 篇 农学
    • 3 篇 作物学
    • 2 篇 兽医学
  • 4 篇 管理学
    • 4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主题

  • 21 篇 慢性乙型肝炎
  • 18 篇 肝硬化
  • 12 篇 乙型肝炎病毒
  • 11 篇 抗病毒治疗
  • 9 篇 乙型
  • 9 篇 治疗
  • 8 篇 肝炎病毒
  • 7 篇 教研室主任
  • 7 篇 副主任医师
  • 6 篇 读者
  • 6 篇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 6 篇 肝细胞癌
  • 5 篇 rna干扰
  • 5 篇 核苷类似物
  • 5 篇 耐药
  • 5 篇 恩替卡韦
  • 5 篇 肝炎病毒,乙型
  • 5 篇 病毒性肝炎
  • 5 篇 诊断
  • 5 篇 慢性

机构

  • 143 篇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
  • 91 篇 重庆医科大学
  • 16 篇 教育部感染性疾病...
  • 8 篇 重庆医科大学病毒...
  • 8 篇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
  • 6 篇 感染性疾病分子生...
  • 5 篇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
  • 4 篇 重庆医科大学第二...
  • 4 篇 教育部感染性疾病...
  • 4 篇 重庆市肝病治疗研...
  • 4 篇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
  • 3 篇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
  • 3 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3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3 篇 北京大学
  • 2 篇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
  • 2 篇 太原市第三人民医...
  • 2 篇 重庆医科大学病毒...
  • 2 篇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
  • 2 篇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作者

  • 63 篇 任红
  • 54 篇 胡鹏
  • 32 篇 张大志
  • 31 篇 ren hong
  • 29 篇 蔡大川
  • 28 篇 hu peng
  • 22 篇 彭明利
  • 19 篇 刘杞
  • 17 篇 石小枫
  • 16 篇 李虎
  • 15 篇 孙航
  • 12 篇 黄爱龙
  • 12 篇 陈敏
  • 12 篇 zhang dazhi
  • 11 篇 汤慧
  • 11 篇 liu qi
  • 11 篇 殷文伟
  • 10 篇 cai dachuan
  • 10 篇 张琼方
  • 10 篇 peng mingli

语言

  • 19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科、重庆医科大学病毒性肝炎研究所"
19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临床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 第2期48卷 144-150页
作者: 陈永清 张大志 蔡大川 詹柱 李虎 康娟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重庆400010 重庆医科大学病毒性肝炎研究所 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10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症的一种重要手段,已有近40年的临床应用历史,其在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顽固性腹水、门静脉血栓形成及肝肾综合征等的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2siRNA对肝星状细胞表达smad2/3/4蛋白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0年 第9期28卷 753-759页
作者: 程雪 张敏 薛莹 孙航 刘杞 石小枫 重庆医科大学病毒性肝炎研究所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科 400010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科 400010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 siRNA、TIMP-2 siRNA对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HSC)中smad 2/3/4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前期构建的TIMP-1 siRNA、TIMP-2 siRNA治疗后肝纤维化大鼠的肝脏组织作为研究对象,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盐饮食抑制小鼠NK细胞成熟和杀伤功能的研究
收藏 引用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2022年 第9期44卷 882-890页
作者: 陶洪云 童师雯 殷文伟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科 病毒性肝炎研究所重庆400010
目的探究高盐饮食对小鼠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成熟和功能的影响。方法3~4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体质量约9 g)分为正常盐饮食(normal-salt diet,NSD)组(给予普通饲料及高压灭菌水喂养)和高盐饮食(high-salt diet,HSD)组(给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血症的研究现状和挑战
收藏 引用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1年 第12期29卷 1137-1138页
作者: 胡鹏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科重庆医科大学病毒性肝炎研究所 401336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过程中持续存在的低病毒血症(LLV)会进一步促进耐药突变、肝纤维化进展甚至是肝细胞癌发生,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希望通过组织本期重点号,阐述LLV发生的可能机制、分析其临床结局,从而辅助调整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期为该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干扰素联合胸腺肽α1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荟萃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1年 第1期19卷 29-33页
作者: 毛海鹰 石统东 重庆医科大学病毒性肝炎研究所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科 400010
目的 评价干扰素联合胸腺肽α1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检索PubMed、EBSCO、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国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检索年限均从1990年1月-2010年5月,纳入干扰素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核苷类似物预防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临床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9年 第6期17卷 429-433页
作者: 范玲燕 周智 钟珊 凌宁 王志毅 石小枫 张大志 任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科、重庆医科大学病毒性肝炎研究所 400010
目的探讨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因肿瘤或其他疾病,在接受化学治疗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后,HBV再激活的发生情况和其临床特点以及用核苷类似物预防和治疗后疾病发生及发展的规律,为临床防治该类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患有肿瘤、自身免疫...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白细胞介素15促进Vδ2 γδT细胞杀伤人白血病K562细胞
收藏 引用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15年 第11期35卷 812-815页
作者: 殷文伟 张琼芳 邵建营 童师雯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科/重庆医科大学病毒性肝炎研究所 400010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科/重庆医科大学临床营养科 400010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5(IL-15)对 Vδ2γδ(Vδ2)T细胞杀伤人白血病K562细胞的影响。方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唑来膦酸联合IL-2扩增Vδ2T细胞;体外IL-15刺激,流式检测Vδ2T细胞活化和功能变化。结果唑来膦酸可以大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减少核苷(酸)类似物耐药性的策略和耐药出现后的处理
收藏 引用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7年 第1期15卷 57-58页
作者: 张大志 重庆医科大学病毒性肝炎研究所、重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病科 400010
由于逆转录缺乏校正功能,HBV复制过程中不断产生变异株,在内源性(机体免疫清除作用)和外源性(治疗药物)压力下将选择出能够继续复制的“逃逸”株,其中HBV耐药变异株的产生已成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难点之一。
来源: 评论
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中预处理方法和变异识别方法的比较
收藏 引用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 第12期38卷 1397-1404页
作者: 闫瑾 潘琦 任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科 重庆医科大学病毒性肝炎研究所 重庆400010
目的:比较全外显子组数据分析中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和变异过滤方法对变异识别的影响。方法:利用2例全外显子组测序数据,从使用不同的预处理方法(FASTX-Toolkit、Trimmomatic及未做预处理)、修饰后不成对读长(single-end reads,SE)取舍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姜黄素衍生物抗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
收藏 引用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2年 第5期28卷 358-360页
作者: 沈能 邓燕红 凌宁 胡鹏 任红 彭明利 重庆医科大学病毒性肝炎研究所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科
目的观察姜黄素衍生物(Curc-OEG)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共分成4组:正常组、模型组、姜黄素衍生物组和姜黄素组。用四氯化碳诱导大鼠形成肝纤维化模型,2个治疗组分别尾静脉注射100 mg·kg-1Curc-OEG和灌胃400 mg&...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