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732 篇 期刊文献
  • 386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11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894 篇 工学
    • 1,342 篇 建筑学
    • 756 篇 城乡规划学
    • 258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214 篇 土木工程
    • 76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66 篇 农业工程
    • 54 篇 电气工程
    • 52 篇 光学工程
    • 43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26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4 篇 水利工程
    • 9 篇 公安技术
  • 771 篇 管理学
    • 746 篇 公共管理
    • 17 篇 工商管理
    • 9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17 篇 教育学
    • 113 篇 教育学
  • 100 篇 理学
    • 40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27 篇 生态学
    • 16 篇 大气科学
    • 12 篇 地理学
  • 62 篇 历史学
    • 51 篇 中国史
    • 48 篇 考古学
  • 58 篇 艺术学
    • 56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39 篇 美术学
  • 34 篇 农学
    • 26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5 篇 哲学
    • 25 篇 哲学
  • 25 篇 经济学
    • 24 篇 应用经济学
  • 18 篇 法学
    • 9 篇 公安学
  • 17 篇 医学
    • 11 篇 临床医学
  • 14 篇 文学
    • 11 篇 新闻传播学

主题

  • 146 篇 风景园林
  • 85 篇 山地城市
  • 49 篇 城市设计
  • 42 篇 重庆
  • 33 篇 城市更新
  • 30 篇 公共空间
  • 28 篇 光环境
  • 27 篇 建筑设计
  • 27 篇 城市规划
  • 26 篇 重庆市
  • 22 篇 历史街区
  • 21 篇 老年人
  • 20 篇 城市形态
  • 19 篇 高等院校
  • 18 篇 乡村振兴
  • 18 篇 空间形态
  • 18 篇 影响因素
  • 18 篇 山地
  • 17 篇 建筑师
  • 17 篇 城市公园

机构

  • 2,090 篇 重庆大学
  • 400 篇 山地城镇建设与新...
  • 49 篇 重庆工商大学
  • 28 篇 长安大学
  • 20 篇 重庆交通大学
  • 16 篇 同济大学
  • 16 篇 重庆市规划设计研...
  • 15 篇 嗯工作室
  • 14 篇 西南交通大学
  • 13 篇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
  • 13 篇 东南大学
  • 13 篇 清华大学
  • 13 篇 华南理工大学
  • 11 篇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 11 篇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
  • 10 篇 哈尔滨工业大学
  • 10 篇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
  • 9 篇 天津大学
  • 9 篇 四川美术学院
  • 9 篇 重庆师范大学

作者

  • 114 篇 杨春宇
  • 104 篇 李和平
  • 72 篇 li heping
  • 68 篇 黄海静
  • 64 篇 龙灏
  • 62 篇 肖竞
  • 58 篇 xiao jing
  • 57 篇 杜春兰
  • 57 篇 long hao
  • 56 篇 yang chunyu
  • 52 篇 褚冬竹
  • 52 篇 翁季
  • 50 篇 周铁军
  • 50 篇 梁树英
  • 49 篇 黄瓴
  • 48 篇 曹珂
  • 47 篇 毛华松
  • 46 篇 cao ke
  • 45 篇 黄勇
  • 44 篇 谢辉

语言

  • 2,11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11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安全疏散导向的深地空间水平通道宽度优化
收藏 引用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 第3期65卷 509-520页
作者: 彭榆棋 李超 杨瑞航 王大川 周铁军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重庆400045 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绵阳621000 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400045
深层地下空间具有封闭性强、疏散距离长和疏散难度高等特点,发生灾害时空间内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该文针对大模人群在深层地下空间水平通道疏散时易出现的拥堵问题,优化了水平通道的宽度设计。首先,将深层地下空间模型抽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节点重要度的深层地下空间亚安全区选址研究
收藏 引用
灾害学 2025年 第1期40卷 174-179页
作者: 蒋辰瑜 李超 杨瑞航 周铁军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重庆400045 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400045
为防范化解深层地下疏散面临的安全风险,引入亚安全区的概念,在深地设置具有安全保障和疏散缓冲功能的临时避难场所。将深层地下空间模型抽象为拓扑网络,对各网络节点的节点重要度进行计算,进而基于深地疏散特征和节点重要度排序结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多重证据的风景遗产时空演进及价值特征研究——以重庆涪陵北岩为例
收藏 引用
风景园林 2025年 第3期32卷 127-133页
作者: 刘琮杨 毛华松 程语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目的】在空间“局”与周边环境“整体”关联的宏大尺度、长期层积的背景下,风景遗产具有空间要素与价值内涵持续转变的巨时空特征。针对风景遗产的巨时空特征及空间环境与历史信息双重破碎化的紧迫性问题,构建认知风景遗产时空演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动态完善的地域性乡村营建策略与实践研究——以重庆市三河村为例
收藏 引用
西人居环境学刊 2025年 第1期40卷 27-34页
作者: 田琦 李文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乡村营建活动蓬勃发展,为衰弱凋敝的乡村提供了可行的振兴路径。文章思考了当下乡村建设的现状,对以项目设计、施工完成、验收并交付使用为目标的传统静态式乡村营建进行反思,提出营建的动态完善不仅是解决目前乡建成果良莠不齐现状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武汉城市圈“生物迁移-区域降温”复合功能生态网络构建
收藏 引用
风景园林 2025年 第1期32卷 96-104页
作者: 李佳杰 顾媛媛 邢忠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重庆大学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目的]生态网络是大尺度景观保护的有效空间途径,既有研究所构建的生态网络多侧重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对更多潜在的效益考虑不足,因此亟须拓展生态网络的更多功能。[方法]以武汉城市圈为例,综合地表温度反演、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景观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山地城市老龄居民出行可达性分析——从居住区到公共空间
收藏 引用
中国园林 2025年 第1期41卷 63-69页
作者: 杜春兰 李阳 李波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重庆400044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400044
中国,尤其是重庆市老龄化严重,为了提升公共空间公平性并缓解供需矛盾,需要为老年人提升公共空间可达性。然而,已有研究忽略了公共空间吸引力、山地城市交通状况,以及劣势居住区中潜在可开发的公共空间对出行可达性的影响。为了分析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公平视角下养老机构空间可达性对区域入住率的影响研究——以重庆市中心城区为例
收藏 引用
现代城市研究 2025年 第2期40卷 66-73,115页
作者: 马金辉 黄海静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重庆大学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区域入住率反映了老年人对养老机构的需求与使用情况,从空间视角探究区域入住率特征及可达性影响机理是实现健康普及的重要途径。文章以重庆中心城区为例,基于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评估不同出行方式下养老机构的空间可达性,利用Dagum基尼...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山地城市社区绿色空间可用性评估研究——以重庆市渝中区为例
收藏 引用
城市 2025年 第4期49卷 95-104+114页
作者: 朱维娜 巫昊燕 韩贵锋 叶林 蒋文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省自然资源勘测规划研究院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重点实验室
社区绿色空间对促进居民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是良好人居环境质量的主要表征。从主观意识—客观物象交互视角切入,基于交通可达性、视觉可见性和服务吸引力3个维度,构建社区绿色空间可用性评估模型,可视化其空间分布,识别影响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我国城市深地下空间开发挑战与发展战略
收藏 引用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25年 第1期21卷 1-15,69页
作者: 李云燕 蔡欣珂 王艳红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重庆400045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重点实验室 重庆400045 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400045
随着我国城市快速发展,城市人口日益增多,土地资源日趋紧张,为了响应国家安全战略发展需求,利用深地下空间寻求发展和安全已成为许多城市发展的共识。深地下空间不同于地表和浅地下空间,其地下特征属性更为明显和复杂。通过对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整体性视角下历史街区与邻近地区共生模式判别及其协同更新路径研究
收藏 引用
城市 2025年 第4期49卷 46-55页
作者: 肖竞 张芮珠 刘环宁 刘鹏 曹珂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重点实验室 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重点实验室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历史街区与其邻近地区具有密切的空间、功能关联。既有历史街区保护更新方法多以应对快速城市化建设冲击和缓解街区传统功能衰退为导向,聚焦历史街区本体层面的空间保护与功能发展,轻忽街区与邻近地区的共生联系,易造成历史街区空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