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合金高强度、高耐热的特性决定了其在航空航天、船舶制造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但由于钛合金的难加工性,使得传统锻造+机加的方式模具损耗严重、制造周期长。增材制造作为一种制造成本低、成形效率高的绿色化制造工艺,凭借其无需模具、直接成形的优势在钛合金制造领域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电弧增材制造技术相较于其他增材工艺(如激光增材制造、电子束增材制造等)沉积效率更高,不受零件尺寸的限制,在大型和超大型结构件的制造中具有突出优势,其中基于冷金属过渡(Cold metal transfer,CMT)的电弧增材制造技术由于沉积过程更稳定、热输入量更低,已逐渐成为钛合金增材制造领域的研究热点。文中对基于冷金属过渡的钛合金电弧增材制造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介绍钛合金打印件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特征,总结分析了成形参数对打印件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概述了形核条件调控、轧制和超声冲击等辅助技术对打印件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机制,最后展望了钛合金CMT电弧增材制造的未来发展趋势。
基于行星齿轮机构的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系统可利用双电机分別对发动机进行转速调节和转矩补偿,从而使得混合动力汽车(Hybrid electric vehide, HEV)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得到显著提升。然而,单行星排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系统在行驶过...
详细信息
基于行星齿轮机构的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系统可利用双电机分別对发动机进行转速调节和转矩补偿,从而使得混合动力汽车(Hybrid electric vehide, HEV)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得到显著提升。然而,单行星排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系统在行驶过程中会频繁产生功率循环现象,降低了系统整体工作效率。为了进一步提升燃油经济性,提出一种单行星排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系统构型优化设计方案。首先,对单行星排功率输出/输入式混合动力系统的运行特征以及拓扑结构进行分析,拆分并重组两种拓扑结构的连接关系,以生成基础拓扑结构方案。其次,基于基础拓扑结构方案探索全部的可行性拓扑结构,并对可行性拓扑结构进行组合以生成新的构型方案。最终采用基于动态规划(DP)算法的全局最优的控制策略对所生成的构型方案的最佳经济性和最佳动力性能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单行星排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系统构型优化方案能够有效提升整车综合行驶性能。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