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767 篇 期刊文献
  • 61 篇 会议
  • 9 件 标准
  • 1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2,83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789 篇 工学
    • 1,604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278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181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55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44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29 篇 软件工程
    • 190 篇 光学工程
    • 96 篇 机械工程
    • 76 篇 网络空间安全
    • 50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28 篇 电气工程
    • 14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4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1 篇 公安技术
    • 10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9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6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5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3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3 篇 建筑学
  • 353 篇 管理学
    • 350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56 篇 理学
    • 133 篇 系统科学
    • 97 篇 数学
    • 20 篇 物理学
    • 2 篇 地质学
  • 114 篇 军事学
    • 114 篇 军队指挥学
  • 41 篇 艺术学
    • 41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8 篇 经济学
    • 8 篇 应用经济学
  • 3 篇 教育学
    • 3 篇 教育学
  • 3 篇 医学
    • 3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农学

主题

  • 77 篇 资源分配
  • 69 篇 认知无线电
  • 51 篇 正交频分复用
  • 49 篇 信道估计
  • 43 篇 深度学习
  • 41 篇 td-scdma
  • 36 篇 功率控制
  • 35 篇 功率分配
  • 35 篇 压缩感知
  • 34 篇 负载均衡
  • 34 篇 长期演进
  • 33 篇 多输入多输出
  • 33 篇 无线传感器网络
  • 33 篇 fpga
  • 33 篇 lte
  • 30 篇 信号检测
  • 29 篇 网络编码
  • 26 篇 吞吐量
  • 26 篇 非正交多址接入
  • 26 篇 切换

机构

  • 2,798 篇 重庆邮电大学
  • 128 篇 移动通信技术重庆...
  • 83 篇 重庆大学
  • 56 篇 重庆高校市级光通...
  • 55 篇 泛在感知与互联重...
  • 40 篇 信号与信息处理重...
  • 32 篇 电子科技大学
  • 28 篇 北京邮电大学
  • 28 篇 移动通信教育部工...
  • 27 篇 重庆通信学院
  • 23 篇 先进网络与智能互...
  • 18 篇 重庆金瓯科技发展...
  • 17 篇 移动计算与新型终...
  • 16 篇 东南大学
  • 13 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13 篇 光电信息感测与传...
  • 12 篇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
  • 12 篇 厦门大学
  • 11 篇 西安邮电大学
  • 11 篇 重庆三峡学院

作者

  • 210 篇 陈前斌
  • 143 篇 唐伦
  • 123 篇 李方伟
  • 115 篇 张治中
  • 112 篇 谢显中
  • 90 篇 周围
  • 89 篇 刘焕淋
  • 88 篇 袁建国
  • 88 篇 唐宏
  • 85 篇 朱江
  • 84 篇 王汝言
  • 83 篇 黄胜
  • 73 篇 任智
  • 67 篇 李小文
  • 65 篇 田增山
  • 61 篇 陈勇
  • 58 篇 吴大鹏
  • 58 篇 陈发堂
  • 55 篇 景小荣
  • 51 篇 邵凯

语言

  • 2,83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重庆邮电大学移动通信重点实验室  重庆"
2838 条 记 录,以下是2401-2410 订阅
排序:
EPON中LLID配置方式
收藏 引用
通信技术 2009年 第5期33卷 8-10页
作者: 李霞 黄俊 朱雁程 重庆邮电大学光纤通信重点实验室 重庆400065
在介绍以太网无源光网络的基础上,阐述了系统中LLID的两种分配方式,LLID/ONU和LLID/Queue。分析了两种配置方式的工作原理,比较了两者的优缺点。LLID/Queue的配置方案在实现和应用上优于LLID/ONU。
来源: 评论
基于EPON+MoCA的CATV高速接入网方案设计
收藏 引用
通信技术 2009年 第6期33卷 18-20页
作者: 姚玉坤 陈培培 重庆邮电大学光纤通信重点实验室 重庆400065
阐述了MoCA技术标准***的技术特点与优势。针对传统广电双向改造方案所提供的10带宽难以满足用户高清电视、高速下载需求问题,以MoCA技术多频道高速带宽优势为基点设计了基于E-PON+MoCA技术的有线电视高速宽带接入网方案。
来源: 评论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系统中组播的设计
收藏 引用
通信技术 2009年 第6期33卷 15-17页
作者: 谭锋 谭钦红 黄俊 重庆邮电大学光通信重点实验室 重庆400065
设计了EPON系统中基于VLAN的组播实现方案。该方案在OLT和ONU上使它们同时具有监听和代理的功能,减少了组播控制报文的带宽开销;并且改进了ONU设备的功能与结构,通过逻辑链路标识承载着与IP组播地址相对应的组播VLANID,使系统传输过程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千兆以太网端口自协商分析
收藏 引用
通信技术 2009年 第5期33卷 18-20页
作者: 王建勇 谭钦红 黄俊 重庆邮电大学光纤通信重点实验室 重庆400065
在以太网发展到快速以太网时,为了实现不同速率的以太网设备混合通信,在介绍以太网自协商的概念以及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较详细地说明了千兆以太网自协商的三种page帧结构。重点阐述了千兆以太网端口的自协商基本过程,并以1000BASE-T为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同态加密机制的无线群组密钥分配协议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工程 2009年 第7期35卷 158-160页
作者: 胡焰智 马大玮 田增山 田田 重庆邮电大学移动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 重庆400065 解放军重庆通信学院 重庆400035
根据无线群组通信的特点,基于同态加密机制采用集中式与分布式管理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一种新的安全无线群组密钥分配协议。该协议提供群组成员的认证和匿名性,具有前向保密性和后向保密性。协议初始化阶段完成了大部分计算,减少用户终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空间相干光通信外差效率及天线像差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光电工程 2009年 第11期36卷 53-57页
作者: 向劲松 潘乐春 重庆邮电大学光纤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 重庆400065
空间相干光通信中接收天线像差会使光外差效率下降。对本振光为高斯分布,信号光为爱里斑分布的光外差效率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无像差时外差效率的解析表达式。当焦平面上爱里斑半径与本振高斯光束光腰半径之比为1.71时,有最大外差效率81....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ARM的EPON体系中ONU硬件设计
收藏 引用
通信技术 2009年 第4期33卷 9-11页
作者: 朱雁程 黄俊 王建勇 重庆邮电大学通信网与测试技术重点实验室 重庆400065
提出了基于ARM9处理器和千兆以太网交换芯片的ONU设计,分析了两大硬件模块的构成与主要线路连接,整个设计采用嵌入式设计方法。经过验证,该设计的ONU满足中国电信提出的EPON设备技术的相关要求,非常符合目前"光纤到楼"工程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通信系统中基于LDPC码的SFEC码型研究
收藏 引用
光电子.激光 2009年 第11期20卷 1450-1453页
作者: 袁建国 叶文伟 毛幼菊 重庆邮电大学光纤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 重庆400065
基于光通信系统中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型的构造原则和构造方法,构造了适用于光通信系统中冗余度为6.69%的新颖LDPC(3969,3720)和冗余度为4.56%的新颖LDPC(8281,7920)码。仿真分析表明:在10-12的误码率(BER)时,这两种新颖码型在迭代1...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CMMB中LDPC码的编译码研究及仿真性能分析
收藏 引用
电子技术应用 2009年 第9期35卷 112-115,118页
作者: 张敏 黄俊伟 孟杰 重庆邮电大学移动通信信息产业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400065
CMMB中采用了先进的信道纠错码LDPC码和OFDM调制技术,在移动多媒体电视标准中具有领先地位。通过分析LDPC码的校验矩阵规律,采用适合CMMB标准的改进LU分解编码算法,大大减少了存储资源的使用,并在MATLAB平台的仿真测试环境下,通过最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IEEE 802.16e的跨层上行调度架构设计
收藏 引用
电视技术 2009年 第S1期33卷 106-108,115页
作者: 甘伟 鲜继清 冉娟 重庆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重庆400065 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 重庆400065 重庆邮电大学信息产业部移动通信重点实验室 重庆400065
对IEEE 802.16标准的上行链路调度架构进行了研究,并联合MAC层和物理层,设计了一种跨层的上行调度结构,在满足移动性要求的同时增强了系统的QoS保障能力,使频谱利用率和吞吐量得到提高。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