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89 篇 期刊文献
  • 104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79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31 篇 医学
    • 326 篇 中西医结合
    • 321 篇 中医学
    • 160 篇 临床医学
    • 135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37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20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5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7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1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79 篇 教育学
    • 77 篇 教育学
    • 2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5 篇 工学
    • 7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4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生物工程
  • 13 篇 理学
    • 13 篇 生物学
  • 11 篇 管理学
    • 8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6 篇 法学
    • 4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 篇 社会学
  • 3 篇 文学
    • 3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2 篇 农学
    • 2 篇 作物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主题

  • 27 篇 大鼠
  • 23 篇 中医诊断学
  • 20 篇 中医基础理论
  • 16 篇 教学改革
  • 14 篇 证候
  • 14 篇 综述
  • 13 篇 细胞凋亡
  • 12 篇 辨证论治
  • 11 篇 中药学
  • 11 篇 动物模型
  • 11 篇 伤寒论
  • 11 篇 辨证
  • 11 篇 脊髓损伤
  • 10 篇 教学方法
  • 10 篇 中药
  • 9 篇 中医
  • 9 篇 中医学
  • 9 篇 电针
  • 9 篇 病机
  • 9 篇 帕金森病

机构

  • 142 篇 长春中医药大学
  • 102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
  • 100 篇 广州中医药大学
  • 85 篇 上海中医药大学
  • 55 篇 辽宁中医药大学
  • 54 篇 成都中医药大学
  • 45 篇 吉林大学
  • 40 篇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35 篇 浙江中医药大学
  • 34 篇 湖北中医药大学
  • 32 篇 南京中医药大学
  • 20 篇 广西中医药大学
  • 19 篇 山东中医药大学
  • 15 篇 云南中医学院
  • 15 篇 山西中医药大学
  • 13 篇 甘肃中医药大学
  • 13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
  • 11 篇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
  • 10 篇 陕西中医药大学
  • 10 篇 天津中医药大学

作者

  • 47 篇 严灿
  • 39 篇 李一帆
  • 36 篇 吴丽丽
  • 22 篇 潘毅
  • 21 篇 燕海霞
  • 21 篇 徐志伟
  • 16 篇 汪剑
  • 16 篇 秦旭华
  • 16 篇 金沈锐
  • 15 篇 何建成
  • 15 篇 邓中炎
  • 15 篇 戴红
  • 14 篇 王庆国
  • 13 篇 钟赣生
  • 13 篇 张大威
  • 12 篇 王雪茜
  • 12 篇 杜彩凤
  • 12 篇 邹小娟
  • 12 篇 李峰
  • 12 篇 yan can

语言

  • 792 篇 中文
  • 1 篇 日文
检索条件"机构=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教研室"
79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原花青素B2对H_(2)O_(2)诱导的HT22细胞铁死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收藏 引用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25年 第1期41卷 77-84页
作者: 苑舒文 司建超 陈雪 齐珂 杨胜昌 河北中医药大学生理学教研室 石家庄050091 河北省中医药结合氢医学技术创新中心 石家庄050091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中心 广州510000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B2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铁死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以HT22细胞为研究对象,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原花青素B2100μg/mL组、铁死亡诱导剂组和铁死亡诱导剂+原花青素B2100μg/mL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医对脾胃病中心身问题的认识与治疗浅析
收藏 引用
河北中医 2025年 第3期47卷 492-494,498页
作者: 夏梦幻 张天星 傅丹青 朱爱松 王庆其 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浙江杭州310053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内经教研室 上海201203
目前临床,脾胃病中的心身问题愈发突出,同时临床疗效欠佳、治疗成本较高、精神类药物的副作用等问题并见。中医学蕴含丰富的心身医学思想,强调形神一体,人与天地相参应。立足中医理论探讨脾胃病中心身问题的发生原因、病症规律及治疗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小儿疳证用药看《辅行诀》对《黄帝内经》脾病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收藏 引用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5年 第7期31卷 1062-1064页
作者: 黄鸿凯 朱凯欣 古继红 广州市越秀区儿童医院中医科 广州511011 广州市越秀区儿童医院 广州511011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内经教研室 广州510000
本文运用《辅行诀》中的“汤液经法图”理论,分析小儿疳证指南中的指导方药,发现其组方都遵循辛味泻脾、甘味补脾和苦味燥脾的药物定位原则,更好地传承及丰富了《黄帝内经》的苦欲补泻理论,提示疳证及其兼证可按照五味补泻理论精简用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六神丸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及作用机制
收藏 引用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 第4期37卷 767-769页
作者: 王迪 尚晓玲 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方剂教研室 吉林长春130117 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教研室 吉林长春130117
六神丸为著名的解毒抗炎传统中成药。然而其对心血管疾病还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本文作者综述其在心力衰竭、冠心病、心肌梗死和心律(率)失常等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及作用机制,为传统中药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来源: 评论
加味四逆散抗应激性抑郁效应及其海马NMDA受体通道机制的初步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7年 第11期23卷 1425-1431页
作者: 吴丽丽 严灿 丁胜元 徐志伟 曾纯 兰金鑫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广东广州510006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广东广州510006
目的研究加味四逆散(JWSNS)抗应激性抑郁效应及其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通道的机制。方法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计应激(chronicmild unpredictable stress,CMUS)制作大鼠抑郁症模型。在造模前后测量基础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复方地黄颗粒和毛蕊花糖苷治疗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作用靶标研究
收藏 引用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8年 第8期43卷 641-646页
作者: 梁建庆 何建成 甘肃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诊断教研室 兰州730000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上海201203
目的探讨复方地黄颗粒和毛蕊花糖苷治疗帕金森病(P D)的作用靶标。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胺(6-OHDA)偏侧损毁黑质制备PD大鼠模型,分层随机分为模型组、美多芭组、毛蕊花糖苷组、复方地黄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另设不作处理的正常对照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HPA轴编程及其有关表观遗传修饰机制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病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7年 第1期33卷 22-27页
作者: 王宣尹 吴丽丽 严灿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广东广州510060
全世界范围内灾难性事件的频发使得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作为一种与应激有关的精神性疾病,PTSD是基因和环境(尤其是早期负性经历)共同作用的结果,表观遗传修饰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湿温时疫治疗法》论疫特色及对现今疫病防治的启示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2年 第8期37卷 4836-4838页
作者: 崔迪 张林枝 岳冬辉 长春中医药大学 长春130117 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温病教研室 长春130117
《湿温时疫治疗法》对湿温时疫有深入研究和临证体会,为疫病防治提供了有效策略。文章从疫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及治疗等方面挖掘了其治疫学术思想,详细论述了湿温时疫辨治体系;并从疫病的传变规律、治法特点及用药特色等方面探讨其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历代医家论痰湿体质
收藏 引用
中医杂志 2013年 第3期54卷 263-265页
作者: 聂金娜 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内经教研室
痰湿体质理论源于《黄帝内经》,后世医家对痰湿体质的成因、发病趋势及调治等方面的认识亦有补充,从不同角度丰富和发展了痰湿体质理论。
来源: 评论
肝主疏泄调畅情志功能的中枢神经生物学机制探讨
收藏 引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年 第5期25卷 459-462页
作者: 严灿 徐志伟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广州510405
结合中医整体观和平衡观以及现代心理应激理论,以心理应激反应为切入点,提出研究假说:中医学肝主疏泄调畅情志的功能存在着一定的具体的中枢神经生物学机制;采用“方—证—效—脏腑功能本质”的研究思路,通过建立慢性心理应激反应模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