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58 篇 期刊文献
  • 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6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79 篇 理学
    • 114 篇 海洋科学
    • 50 篇 大气科学
    • 5 篇 生物学
    • 3 篇 生态学
    • 2 篇 数学
    • 2 篇 物理学
    • 2 篇 地理学
    • 2 篇 地球物理学
    • 2 篇 地质学
    • 1 篇 天文学
    • 1 篇 系统科学
  • 104 篇 工学
    • 53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37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0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9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9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19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5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0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7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6 篇 机械工程
    • 6 篇 软件工程
    • 5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4 篇 兵器科学与技术
    • 3 篇 水利工程
    • 1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15 篇 农学
    • 15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4 篇 管理学
    • 4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哲学
    • 2 篇 哲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艺术学
  • 1 篇 医学

主题

  • 13 篇 南海
  • 11 篇 数值模拟
  • 9 篇 激光雷达
  • 9 篇 年际变化
  • 7 篇 台风
  • 7 篇 水下滑翔机
  • 7 篇 海表温度
  • 7 篇 遥感
  • 6 篇 中尺度涡
  • 6 篇 季节变化
  • 6 篇 南海北部
  • 5 篇 大气光学
  • 5 篇 合成孔径雷达
  • 5 篇 西北太平洋
  • 5 篇 多普勒激光雷达
  • 5 篇 印度洋
  • 4 篇 海洋激光雷达
  • 4 篇 modis
  • 4 篇 海冰密集度
  • 4 篇 印尼贯穿流

机构

  • 121 篇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
  • 105 篇 中国海洋大学
  • 86 篇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
  • 85 篇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
  • 52 篇 自然资源部海洋环...
  • 41 篇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
  • 31 篇 山东省海洋环境科...
  • 21 篇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
  • 16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14 篇 海洋环境科学和数...
  • 11 篇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
  • 10 篇 青岛大学
  • 8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8 篇 山东省工业控制技...
  • 8 篇 青岛镭测创芯科技...
  • 7 篇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
  • 6 篇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
  • 6 篇 齐鲁工业大学
  • 5 篇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
  • 5 篇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

作者

  • 21 篇 乔方利
  • 21 篇 陈戈
  • 20 篇 chen ge
  • 19 篇 熊学军
  • 18 篇 吴松华
  • 16 篇 官晟
  • 15 篇 魏泽勋
  • 15 篇 宋振亚
  • 14 篇 guan sheng
  • 13 篇 徐腾飞
  • 12 篇 谢涛
  • 12 篇 wu songhua
  • 12 篇 宋小全
  • 11 篇 郭延良
  • 11 篇 xie tao
  • 11 篇 孙宝楠
  • 11 篇 xiong xue-jun
  • 10 篇 song xiaoquan
  • 10 篇 丁军航
  • 10 篇 于龙

语言

  • 26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区域海洋动力学与数值模拟功能实验室"
261 条 记 录,以下是261-270 订阅
排序:
基于极端梯度提升算法的重庆市暴雨灾害风险评估
收藏 引用
气象科学 2024年 第6期44卷 1140-1153页
作者: 谢涛 余亮 周浩 秦文思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 南京210044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区域海洋动力学与数值模拟功能实验室 山东青岛266237 自然资源部遥感导航一体化应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江苏省协同精密导航定位与智能应用工程研究中心 南京210044 重庆舍特气象应用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401147
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气候,重庆市暴雨灾害频发,对其开展暴雨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十分必要。本文利用暴雨过程强度影响因素、孕灾环境影响因素与承灾体暴露度等数据,结合专家打分得到的指标权重获得致灾危险性与承灾体受灾风险性指数,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