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9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4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3 篇 理学
    • 10 篇 生态学
    • 5 篇 地理学
    • 5 篇 大气科学
    • 4 篇 地质学
    • 1 篇 生物学
  • 19 篇 农学
    • 18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畜牧学
    • 1 篇 林学
    • 1 篇 草学
  • 17 篇 工学
    • 8 篇 水利工程
    • 3 篇 城乡规划学
    • 2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 篇 土木工程
    • 1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1 篇 农业工程
    • 1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3 篇 管理学
    • 3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考古学
  • 1 篇 医学
    • 1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主题

  • 10 篇 祁连山南坡
  • 6 篇 气候变化
  • 6 篇 时空变化
  • 5 篇 青海湖流域
  • 4 篇 青海湖
  • 3 篇 地理探测器
  • 3 篇 时空特征
  • 3 篇 沙柳河流域
  • 3 篇 相关性分析
  • 3 篇 香日德-柴达木河流...
  • 3 篇 分形维数
  • 2 篇 大通河
  • 2 篇 地表温度
  • 2 篇 生态修复
  • 2 篇 察尔汗盐湖
  • 2 篇 人类活动
  • 2 篇 土壤有机碳
  • 2 篇 invest模型
  • 2 篇 元素地球化学
  • 2 篇 青海省

机构

  • 46 篇 青海师范大学
  • 33 篇 青海省人民政府-北...
  • 14 篇 青藏高原地表过程...
  • 11 篇 青海省自然地理与...
  • 9 篇 青海省人民政府—北...
  • 3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2 篇 青海省自然资源遥...
  • 2 篇 青海省国土空间规...
  • 1 篇 青海师范大学青海...
  • 1 篇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
  • 1 篇 青海省地质环境调...
  • 1 篇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
  • 1 篇 西北师范大学
  • 1 篇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
  • 1 篇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
  • 1 篇 新疆克州生态环境...
  • 1 篇 青海师范大学地理...
  • 1 篇 青海师范大学地理...
  • 1 篇 青海省人民政府
  • 1 篇 陇东学院

作者

  • 29 篇 曹广超
  • 17 篇 曹生奎
  • 10 篇 赵美亮
  • 7 篇 程梦园
  • 7 篇 袁杰
  • 6 篇 高斯远
  • 6 篇 程国
  • 6 篇 何启欣
  • 6 篇 刁二龙
  • 5 篇 邱巡巡
  • 5 篇 汉光昭
  • 5 篇 康利刚
  • 4 篇 安福元
  • 4 篇 张卓
  • 4 篇 李文斌
  • 4 篇 赵浩然
  • 4 篇 陈链璇
  • 4 篇 鄂崇毅
  • 3 篇 谢丽倩
  • 3 篇 张倩

语言

  • 4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49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排序:
西宁市主要湿地挺水植物光合与蒸腾作用的时空变化和影响因素研究
收藏 引用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 第2期61卷 207-216页
作者: 张春娜 刘志锋 左晔 张凤娇 毛旭锋 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青海西宁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自然资源学院土地资源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 地表过程与水土风沙灾害风险防控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 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青海西宁
挺水植物作为城市湿地植被的重要组成分,其光合作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同时通过蒸腾作用调节湿度,对于提升高原旱区城市居民福祉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聚焦西宁市城市湿地中的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香蒲(Typha orientali...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祁连山南坡典型区域不同粒径土壤颗粒有机碳δ^(13)C特征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杂志 2022年 第10期41卷 1948-1954页
作者: 汉光昭 曹广超 曹生奎 冶文倩 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宁810008 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 西宁810008 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西宁810008 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西宁810008
为探讨高寒地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颗粒有机碳分解特征,本研究以祁连山南坡典型区域的高寒草甸、灌丛、林地和耕地4种植被类型为对象,对其土壤颗粒组成、土壤颗粒有机碳含量以及颗粒有机碳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青藏高原东北残积母质土壤发育过程研究——以青海湖北宁夏剖面为例
收藏 引用
干旱区地理 2022年 第4期45卷 1146-1154页
作者: 谢丽倩 鄂崇毅 赵霞 李萍 张晶 孙满平 先巴吉 青海师范大学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青海西宁810001 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 青海西宁810008 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青海西宁810008
残积母质是青海湖地区重要的成土母质之一,目前对高原残积母质土壤的研究相对匮乏,特别是其形成发育的年代尚不明晰,限制了对高原残积母质土壤演变过程的认识及对区域气候环境演变的理解。为探究青藏高原东北残积母质土壤的发育过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共和盆地生态环境遥感评价及驱动力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沙漠 2023年 第5期43卷 74-84页
作者: 苏万峰 汉光昭 叶得力 曹广超 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 青海西宁810008 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青海西宁810008 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青海西宁810008
科学评估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基于2000—2020年Landsat遥感影像,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分析青藏高原典型高寒沙区共和盆地近20年的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并使用地理探测器量化该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驱动因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香日德-柴达木河流域水体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收藏 引用
干旱区研究 2022年 第3期39卷 820-828页
作者: 何启欣 曹广超 曹生奎 程梦园 刁二龙 高斯远 邱巡巡 赵美亮 程国 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青海西宁810008 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 青海西宁810008 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青海西宁810008 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青海西宁810008
利用香日德-柴达木河流域的湖水、河水、地下水、井水、雪等不同水体59组样品,内测试样品δ^(2)H和δ^(18)O值并对其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氘盈余值(d-excess)及河水沿程变化等。结果表明:(1)香日德-柴达木河流域各水体氢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青藏高原末次冰消期以来人类活动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原因探讨
收藏 引用
第四纪研究 2022年 第1期42卷 223-235页
作者: 金孙梅 侯光良 陈晓良 文德卓玛 高靖易 青海师范大学 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海西宁810008 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青海西宁810008 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青海西宁810008
青藏高原处于欧亚文明交汇区,拥有古丝绸之路的高原支线,其严酷的极端环境对人类生存形成巨大挑战,研究高原自然环境与过去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对认识和理解人类应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模式与机制具有重要价值。文章选用了海拔、地形起伏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香日德-柴达木河流域土壤湿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收藏 引用
干旱区研究 2022年 第2期39卷 615-624页
作者: 程梦园 曹广超 赵美亮 刁二龙 何启欣 高斯远 邱巡巡 程国 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青海西宁810008 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 青海西宁810008 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青海西宁810008 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青海西宁810008
土壤湿度作为生态环境的关键因子,是土壤监测和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基于MOD11A2LST和MOD13A2 NDVI数据,通过温度干旱植被指数TVDI(Temperature Vegetation Dryness Index)、相关性分析和区域统计分析等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香...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青海湖沙柳河流域土壤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与土壤贮水量关系
收藏 引用
中国沙漠 2022年 第6期42卷 153-164页
作者: 侯瑶芳 曹生奎 曹广超 王志刚 王有财 康利刚 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青海西宁810008
氢氧稳定同位素技术和土壤贮水量是探究区域土壤水分特征的有效手段。基于青海湖沙柳河流域土壤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δ2H和δ^(18)O)和土壤贮水量数据,分析其在流域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土壤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和土壤贮水量之间的相...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寒农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密度垂直分布特征及其与海拔的关系
收藏 引用
土壤通报 2022年 第3期53卷 623-630页
作者: 邱巡巡 曹广超 张卓 赵美亮 何启欣 程梦园 高斯远 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青海西宁810008 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 青海西宁810008 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青海西宁810008 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青海西宁810008
【目的】为探讨高寒地区农田生态系统有机碳和全氮积累状况及差异特征。【方法】在祁连山中段南坡选取样点分层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内测定其有机碳、全氮含量及其密度垂直分布特征沿海拔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研究区0~50 cm土层土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寒地区生态修复草地和林地土壤颗粒有机碳分解特征
收藏 引用
中国沙漠 2022年 第5期42卷 36-43页
作者: 汉光昭 曹广超 曹生奎 冶文倩 青海师范大学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青海西宁810008 青海师范大学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 青海西宁810008 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青海西宁810008 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青海西宁810008
为探讨高寒地区生态修复用地土壤颗粒有机碳(POC)分解特征,以祁连山南坡的修复草地和修复林地为研究对象,使用离心法将土壤分为砂粒(2000-50μm)、粉粒(2-50μm)和黏粒(<2μm),对土壤颗粒有机碳含量、土壤颗粒有机碳分配及颗粒有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