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86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8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95 篇 理学
    • 47 篇 生态学
    • 18 篇 地理学
    • 18 篇 大气科学
    • 12 篇 地质学
    • 6 篇 生物学
    • 1 篇 数学
  • 86 篇 工学
    • 30 篇 水利工程
    • 24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6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3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3 篇 农业工程
    • 10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8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7 篇 城乡规划学
    • 6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4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2 篇 建筑学
    • 2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2 篇 林业工程
  • 67 篇 农学
    • 55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3 篇 林学
    • 3 篇 畜牧学
    • 3 篇 草学
  • 10 篇 管理学
    • 7 篇 公共管理
    • 3 篇 工商管理
  • 5 篇 医学
    • 5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3 篇 经济学
    • 3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考古学

主题

  • 21 篇 祁连山南坡
  • 20 篇 青藏高原
  • 16 篇 青海湖流域
  • 15 篇 时空变化
  • 13 篇 气候变化
  • 12 篇 青海湖
  • 8 篇 湟水流域
  • 6 篇 高寒湿地
  • 6 篇 土地利用
  • 6 篇 影响因素
  • 5 篇 地理探测器
  • 5 篇 人类活动
  • 5 篇 温室气体
  • 5 篇 ndvi
  • 4 篇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4 篇 沙柳河流域
  • 4 篇 土壤有机碳
  • 4 篇 甲烷氧化菌
  • 4 篇 青海省
  • 4 篇 祁连山国家公园

机构

  • 180 篇 青海师范大学
  • 69 篇 青藏高原地表过程...
  • 49 篇 青海省自然地理与...
  • 38 篇 高原科学与可持续...
  • 33 篇 青海省人民政府-北...
  • 9 篇 青海省人民政府—北...
  • 8 篇 青海祁连山国家公...
  • 7 篇 陇东学院
  • 7 篇 陕西师范大学
  • 6 篇 青海省生态环境厅
  • 6 篇 青藏高原地表过程...
  • 5 篇 青海湟水国家湿地...
  • 5 篇 太原师范学院
  • 5 篇 青海青海湖湿地生...
  • 5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5 篇 青海省人民政府北...
  • 5 篇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
  • 4 篇 青海湖国家级自然...
  • 3 篇 青海省自然资源遥...
  • 3 篇 天水师范学院

作者

  • 60 篇 曹广超
  • 35 篇 陈克龙
  • 28 篇 曹生奎
  • 21 篇 毛旭锋
  • 20 篇 鄂崇毅
  • 17 篇 刁二龙
  • 16 篇 张卓
  • 15 篇 高小红
  • 12 篇 赵美亮
  • 12 篇 陈治荣
  • 11 篇 袁杰
  • 10 篇 吴艺
  • 10 篇 章妮
  • 10 篇 于红妍
  • 9 篇 童珊
  • 9 篇 唐文家
  • 8 篇 邱巡巡
  • 8 篇 王欣烨
  • 8 篇 金鑫
  • 7 篇 张乐乐

语言

  • 18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86 条 记 录,以下是151-160 订阅
排序:
青海湖流域30个样点水鸟监测数据集(2018)研发
收藏 引用
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 2022年 第2期6卷 209-216,381-388页
作者: 马元希 孙建青 侯元生 陈克龙 陈治荣 王欣烨 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西宁810008 青海师范大学 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西宁810008 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宁810008 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西宁810008
青海湖流域(97°50′E-101°20′E,36°15′N-38°20′N)是青藏高原东北重要的自然地理区域,也是青海省“两屏三区”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分。流域生物多样性丰富,是青藏高原物种基因库,也是高原生态系统的典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青海湖流域31样地植被监测数据集(2018)的组成
收藏 引用
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 2022年 第1期6卷 73-77,I0075-I0079页
作者: 陈治荣 侯元生 陈克龙 马元希 王欣烨 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西宁810008 青海师范大学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 西宁810008 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宁810008 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西宁810008
青海湖流域(97°50′E-101°20′E,36°15′N-38°20′N)是青藏高原东北重要的自然地理区域,也是青海省“两屏三区”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分。流域生物多样性丰富,是青藏高原物种基因库,也是高原生态系统的典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青海湖地区不同海拔黄土磁化率环境指示意义
收藏 引用
地球环境学报 2021年 第3期12卷 256-268页
作者: 史运坤 鄂崇毅 张晶 孙满平 李萍 彭强 徐春霞 谢丽倩 张兆康 青海师范大学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宁810008 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 西宁810008 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西宁810008
青藏高原黄土蕴含丰富的古气候信息,但青海湖地区黄土中磁化率指示意义尚不明确,鉴于粒度指标意义明晰,对青海湖地区多个黄土剖面进行磁化率—粒度相关性研究,探究磁化率的指示意义,结果表明不同海拔磁化率存在差异:(1)低于3300 m时,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分辨率遥感降水资料在青海湖流域及周边区域的适用性评价
收藏 引用
水文 2020年 第5期40卷 15-21页
作者: 张乐乐 高黎明 陈克龙 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青海西宁810008 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青海西宁810008 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 青海西宁810008
基于气象站观测数据,利用探测率(POD)、报错率(FAR)、临界成功系数(CSI)和相关系数(R)、平均绝对误差(MAE)对TRMM 3B42V7、CMORPH、PERSIANN、PERSIANN-CDR遥感降水资料在青海湖流域及周边区域探测降水事件的准确度和记录降水量的精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短穗柽柳分布区水分特征及其水文指示意义
收藏 引用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 第2期44卷 53-59页
作者: 张进虎 牛震敏 马曙光 孙杰 王乃昂 青海师范大学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青海西宁810008 青海师范大学地理学科学院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 青海西宁810008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兰州大学冰川与沙漠研究中心 甘肃兰州730000 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青海西宁810008
巴丹吉林沙漠湖泊群及其补给来源是热点研究问题。沙山是联系大气降水和湖泊水的纽带,研究其水文特征可加深认识区域湖泊水循环,而植物分布对沙山水文特征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本文以短穗柽柳(Tamarix laxa)所在的高大沙山背风坡土壤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青海湖流域泥炭湿地地气系统不同时间尺度上CO_(2)交换特征
收藏 引用
生态科学 2022年 第2期41卷 174-183页
作者: 左弟召 陈克龙 李英年 张法伟 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青海西宁810008 青海师范大学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青海西宁810008 青海师范大学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 青海西宁810008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青海西宁810008
为了定量分析2017年青海湖流域泥炭湿地地气系统不同时间尺度上的碳交换的变化特征及影响机制,利用涡动相关技术对其不同时间尺度上的碳通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青海湖流域泥炭湿地地气系统在2017年表现为“碳源”,全年合计排放209....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CNN的不同空间分辨率影像土地覆被分类研究
收藏 引用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20年 第4期35卷 749-758页
作者: 李宏达 高小红 汤敏 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海西宁810008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和5种不同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对西宁市东一区域开展土地覆被分类研究,旨在探索CNN在不同空间分辨率下进行影像分类的差异性和对不同地物的提取能力。为提高样本的选择效率,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近二十年来青海湖流域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科技信息 2022年 第5期 84-88+90页
作者: 陈海莹 郑全顺 李先玥 马国强 薛长凯 蒋峰 青海师范大学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西宁市总寨逸夫小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测学院
青海湖流域是两大高原、三大地理区的过渡带,其生态定位日益重要。文章主要采用ENVI和Arc GIS进行地学空间分析并结合Fragstats4.2对青海湖流域的湿地进行景观格局分析。结果显示:2000年到2005年青海湖流域湿地面积有所减小,2005年...
来源: 评论
祁连山南坡水体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研究
收藏 引用
干旱区研究 2020年 第5期37卷 1116-1123页
作者: 刘芳 曹广超 曹生奎 张卓 杨羽帆 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 青海西宁810008 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青海西宁810008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陕西西安710119
水体氢氧稳定同位素是表征水体运移和水分转化的重要指示剂,可为地区水文循环过程的研究提供判断依据。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祁连山南坡不同水体的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祁连山南坡不同水体的氢氧稳定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青藏高原泥炭地温气体通量与海拔关系初探
收藏 引用
青海科技 2021年 第3期28卷 51-55页
作者: 崔航 青海师范大学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宁810008 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 西宁810008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由于其较高的海拔导致其气候变化更为剧烈,海拔高度的不同必然导致温气体通量发生变化。通过对位于青藏高原不同海拔高度处的泥炭地青海湖流域小泊湖湿地、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拉萨河谷、隆宝滩湿地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