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90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9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97 篇 理学
    • 49 篇 生态学
    • 18 篇 地理学
    • 18 篇 大气科学
    • 12 篇 地质学
    • 6 篇 生物学
    • 1 篇 数学
  • 89 篇 工学
    • 30 篇 水利工程
    • 26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7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4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3 篇 农业工程
    • 10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8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8 篇 城乡规划学
    • 6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4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2 篇 建筑学
    • 2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2 篇 林业工程
  • 69 篇 农学
    • 57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3 篇 林学
    • 3 篇 畜牧学
    • 3 篇 草学
  • 11 篇 管理学
    • 8 篇 公共管理
    • 3 篇 工商管理
  • 5 篇 医学
    • 5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3 篇 经济学
    • 3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考古学

主题

  • 21 篇 祁连山南坡
  • 21 篇 青藏高原
  • 16 篇 青海湖流域
  • 15 篇 时空变化
  • 13 篇 气候变化
  • 12 篇 青海湖
  • 9 篇 湟水流域
  • 6 篇 高寒湿地
  • 6 篇 土地利用
  • 6 篇 影响因素
  • 5 篇 地理探测器
  • 5 篇 人类活动
  • 5 篇 土壤有机碳
  • 5 篇 温室气体
  • 5 篇 ndvi
  • 4 篇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4 篇 沙柳河流域
  • 4 篇 甲烷氧化菌
  • 4 篇 青海省
  • 4 篇 祁连山国家公园

机构

  • 184 篇 青海师范大学
  • 69 篇 青藏高原地表过程...
  • 49 篇 青海省自然地理与...
  • 38 篇 高原科学与可持续...
  • 33 篇 青海省人民政府-北...
  • 9 篇 青海省人民政府—北...
  • 8 篇 青海祁连山国家公...
  • 7 篇 陇东学院
  • 7 篇 陕西师范大学
  • 6 篇 青海省生态环境厅
  • 6 篇 青藏高原地表过程...
  • 5 篇 青海湟水国家湿地...
  • 5 篇 太原师范学院
  • 5 篇 青海青海湖湿地生...
  • 5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5 篇 青海湖国家级自然...
  • 5 篇 青海省人民政府北...
  • 5 篇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
  • 4 篇 青海省自然资源遥...
  • 3 篇 天水师范学院

作者

  • 60 篇 曹广超
  • 36 篇 陈克龙
  • 28 篇 曹生奎
  • 22 篇 毛旭锋
  • 20 篇 鄂崇毅
  • 17 篇 刁二龙
  • 16 篇 高小红
  • 16 篇 张卓
  • 12 篇 赵美亮
  • 12 篇 陈治荣
  • 11 篇 袁杰
  • 11 篇 章妮
  • 10 篇 吴艺
  • 10 篇 于红妍
  • 9 篇 童珊
  • 9 篇 唐文家
  • 9 篇 金鑫
  • 8 篇 张乐乐
  • 8 篇 邱巡巡
  • 8 篇 王欣烨

语言

  • 19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90 条 记 录,以下是161-170 订阅
排序:
近二十年来青海湖流域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科技信息 2022年 第5期 84-88+90页
作者: 陈海莹 郑全顺 李先玥 马国强 薛长凯 蒋峰 青海师范大学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西宁市总寨逸夫小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测学院
青海湖流域是两大高原、三大地理区的过渡带,其生态定位日益重要。文章主要采用ENVI和Arc GIS进行地学空间分析并结合Fragstats4.2对青海湖流域的湿地进行景观格局分析。结果显示:2000年到2005年青海湖流域湿地面积有所减小,2005年...
来源: 评论
祁连山南坡水体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研究
收藏 引用
干旱区研究 2020年 第5期37卷 1116-1123页
作者: 刘芳 曹广超 曹生奎 张卓 杨羽帆 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 青海西宁810008 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青海西宁810008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陕西西安710119
水体氢氧稳定同位素是表征水体运移和水分转化的重要指示剂,可为地区水文循环过程的研究提供判断依据。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祁连山南坡不同水体的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祁连山南坡不同水体的氢氧稳定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西宁市行道树夏季正午遮荫效果多尺度评估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25年 第10期45卷 4728-4742页
作者: 左晔 张春娜 林子斌 毛旭锋 刘淑慧 刘志锋 青海师范大学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西宁810008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自然资源学院土地资源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 地表过程与水土风沙灾害风险防控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西宁810008 青海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 西宁810008
西宁市作为青藏高原最大的城市,面临着强烈紫外线辐射的影响。评估其行道树的遮荫效果对于完善行道树空间布局和降低紫外线辐射对行人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无人机遥感和实地测量,定量评估了西宁市7条主路、21条支路和47个样方的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青藏高原泥炭地温气体通量与海拔关系初探
收藏 引用
青海科技 2021年 第3期28卷 51-55页
作者: 崔航 青海师范大学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宁810008 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 西宁810008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由于其较高的海拔导致其气候变化更为剧烈,海拔高度的不同必然导致温气体通量发生变化。通过对位于青藏高原不同海拔高度处的泥炭地青海湖流域小泊湖湿地、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拉萨河谷、隆宝滩湿地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气候变化下的青海湖沙柳河流域径流变化研究
收藏 引用
青海国土经略 2022年 第4期 57-66页
作者: 马元希 陈治荣 王欣烨 陈克龙 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青海西宁810008 青海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 青海西宁810008 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 青海西宁810008
全球气候变化中气温升高和降水变化是影响地球系统变化的主要因素,其中水文过程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直接和最重要的领域之一。本文以青藏高原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之一的青海湖沙柳河流域为例,采用线性趋势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滑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祁连山南坡主要流域河水稳定同位素特征及补给关系
收藏 引用
中国沙漠 2020年 第6期40卷 151-161页
作者: 刘芳 曹广超 曹生奎 杨羽帆 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青海西宁810008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陕西西安710119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高寒山区的径流过程发生了明显变化,其复杂的水文过程影响着整个西北内陆地区水资源分配格局。本文选取中国内陆地区具有典型代表和重要生态价值的祁连山南坡为研究区,基于稳定同位素原理和空间分析技术,研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天然沙冬青种群土壤水分时空动态特征
收藏 引用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 第2期38卷 14-20页
作者: 张进虎 丁峰 张慧雯 何坤德 马曙光 青海师范大学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青海西宁810016 青海师范大学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 青海西宁810016 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青海西宁810016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甘肃省荒漠化与风沙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甘肃兰州730070
沙冬青是我国重点保护的珍惜濒危植物,天然分布于流动沙地、石质山坡、洪冲积扇等干旱生境中.土壤水分是影响其发育的关键限制性因子.以石质山坡、固定沙地及半固定沙地天然种群为研究对象,基于烘干法,探讨天然沙冬青种群土壤水分时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000-2020年祁连山南坡植被覆盖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收藏 引用
青海科技 2021年 第3期28卷 56-64页
作者: 马福元 曹广超 蒋刚 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 西宁810008 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宁810008 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西宁810008
以祁连山南坡为研究区,基于2000~2020年250m分辨率的MODIS NDVI数据,采用最大合成法分别获取6、7、8月NDVI值,然后对6、7、8月NDVI值采用均值法获得年平均NDVI值,利用像元二分法获得植被覆盖度,用退化率做出植被覆盖的变化,再结合DEM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生物-环境-服务功能模型的三江源高寒草甸湿地不同恢复措施效果评价
收藏 引用
地理科学 2020年 第8期40卷 1377-1384页
作者: 苏晓虾 毛旭锋 魏晓燕 令建康 张艳春 包先霞 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青海西宁810000 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青海西宁810000 青海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青海西宁810000
研究以青海省三江源区退化草甸湿地为研究区,对湿地环境和功能进行评估,构建了基于生物(Biology)-环境(Environment)-服务功能(Service)的BES模型(涉及3个生物指标,4个环境指标,8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指标)评估3种湿地恢复技术(Ⅰ-补播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不同前处理方法的土壤粒度测试及其环境指示意义分析--以共和盆地草甸土与荒漠土为例
收藏 引用
青海环境 2021年 第2期31卷 82-87页
作者: 先巴吉 鄂崇毅 许乃军 青海师范大学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 青海西宁810008 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青海西宁810001 青海可鲁克湖托素湖省级自然保护区服务中心 青海德令哈817000
粒度、有机质、碳酸盐等物质是构成土壤的骨架。土壤粒度的前处理过程影响着粒度测量的结果,由此造成的环境指示意义可能存在偏差。本文采用四种前处理方法,即(1)原样、(2)去除有机质、(3)去除碳酸盐、(4)去除碳酸盐与有机质,对共和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