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87 篇 期刊文献
  • 45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3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24 篇 工学
    • 168 篇 核科学与技术
    • 24 篇 电气工程
    • 15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7 篇 机械工程
    • 6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5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5 篇 软件工程
    • 4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3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 篇 光学工程
    • 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土木工程
    • 1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9 篇 理学
    • 4 篇 物理学
    • 3 篇 化学
    • 2 篇 生态学
  • 4 篇 经济学
    • 4 篇 应用经济学
  • 4 篇 管理学
    • 4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农学
    • 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法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主题

  • 13 篇 流固耦合
  • 12 篇 自然循环
  • 12 篇 数值模拟
  • 10 篇 快堆
  • 10 篇 超临界水
  • 8 篇 乏燃料贮存格架
  • 7 篇 钠冷快堆
  • 6 篇 ap1000
  • 6 篇 附加质量
  • 5 篇 颗粒物
  • 5 篇 热分层
  • 5 篇 非能动余热排出热...
  • 5 篇 内置换料水箱
  • 5 篇 流致振动
  • 4 篇 燃料组件
  • 4 篇 非能动安全壳
  • 4 篇 第一性原理
  • 4 篇 安全壳
  • 4 篇 传热
  • 4 篇 概率模型检测器

机构

  • 218 篇 华北电力大学
  • 99 篇 非能动核能安全技...
  • 9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8 篇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 7 篇 东南大学
  • 7 篇 清华大学
  • 7 篇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
  • 7 篇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
  • 6 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5 篇 中国科学院核能安...
  • 5 篇 核反应堆系统设计...
  • 4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4 篇 北京市非能动技术...
  • 4 篇 环境保护部核与辐...
  • 4 篇 中国科学院核能安...
  • 4 篇 中核核反应堆热工...
  • 4 篇 国家核电软件技术...
  • 4 篇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
  • 4 篇 国家能源核电软件...
  • 3 篇 内蒙古华电蒙东能...

作者

  • 74 篇 陆道纲
  • 51 篇 周涛
  • 24 篇 牛风雷
  • 24 篇 张钰浩
  • 20 篇 隋丹婷
  • 18 篇 刘雨
  • 18 篇 玉宇
  • 16 篇 曹琼
  • 14 篇 王升飞
  • 13 篇 钟达文
  • 12 篇 周世梁
  • 11 篇 马栋梁
  • 10 篇 欧阳晓平
  • 10 篇 黄彦平
  • 10 篇 陈娟
  • 10 篇 郝祖龙
  • 9 篇 郭张鹏
  • 9 篇 朱亮宇
  • 9 篇 李子超
  • 9 篇 张家磊

语言

  • 23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非能动核能安全技术北京重点实验室"
232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排序:
压水堆乏燃料单棒冷却液膜流动特性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22年 第10期56卷 2061-2068页
作者: 曹琼 蒋鹤元 丁笑 陆道纲 李臻 王孝天 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非能动核能安全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2206
为避免在极端事故工况下,乏燃料水池会长期失去补水和冷却,第3代核电站如AP1000和CAP1400,引入了喷淋冷却系统。在喷淋条件下,乏燃料棒上液膜流动特性是影响冷却效果的重要因素,国内外学者还未对其做过详细的研究。本文使用光学法研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系统分析软件的IRWST中PRHR HX建模方法研究
收藏 引用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22年 第8期56卷 1633-1643页
作者: 隋丹婷 张浩宇 樊芮伶 陆道纲 张钰浩 于倩 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102206 非能动核能安全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2206
本文针对AP1000内置换料水箱(IRWST)热工水力特性缩比实验4种典型的沸腾工况,应用两种不同的系统分析软件(RELAP5/SCDAPSIM mod3.4和COSINE),将三维模型简化为一维模型。基于单通道和多通道两种不同建模方法,研究不同的初始温度、加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粒子群优化BP神经网络的核事故源项反演
收藏 引用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2025年 第3期45卷 371-381页
作者: 游清悦 曹博 彭丁萍 李中昊 缪学伟 陈洲亮 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102206 非能动核能安全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2206
核事故发生后,快速准确地估算源物质的释放速率对于提升核应急响应速度及确保决策的可靠性至关重要。本文选择碘-131(~(131)I)核素的释放速率作为源项反演的目标值,利用课题组开发的放射性核素大气扩散模拟程序RADC生成神经网络训练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小型压水堆屏蔽泵的屏蔽套涡损计算方法及应用
收藏 引用
核科学与工程 2024年 第4期44卷 832-837页
作者: 王智超 陆道纲 李臻 曹琼 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102206 非能动核能安全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2206
屏蔽泵是小型压水堆一回路的核心设备,对整个反应堆的安全性与经济性有重要影响。屏蔽泵解决了轴封泵的泄漏问题,但屏蔽套使屏蔽泵的电涡流损耗更大,且热量难以带出,因此计算屏蔽套的电涡流损耗对屏蔽泵的设计和分析十分重要。常用屏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热辐射特征参数对快堆锥形顶盖空间换热特性影响的研究
收藏 引用
核科学与工程 2024年 第1期44卷 55-62页
作者: 冯佳琪 陆道纲 张钰浩 于宗玉 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102206 非能动核能安全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2206
池式钠冷快堆的钠池内充满高温液态钠,其上方覆盖有氩气,高温液态钠主要通过辐射换热及对流换热的方式向快堆主容器上部结构及氩气空间传递热量,其换热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十分复杂。辐射发射率及液态钠蒸发形成的气溶胶层对主容器上部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快堆堆芯三操作头模型出口冷却剂温度振荡流固传递特性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核科学与工程 2024年 第4期44卷 765-775页
作者: 李陈晨 陆道纲 曹琼 杜永琪 马本浩 非能动核能安全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2206 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102206
来自堆芯不同通道的冷却剂存在温度差异,当其在堆芯上腔混合后将产生流体温度振荡,从而会引发周围固体结构的温度振荡。长时间的温度振荡会导致结构的高周疲劳破坏,影响快堆安全运行。针对温度振荡的研究,多为流体的温度振荡,对于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时序深度学习模型的安全壳关键参数快速预测研究
收藏 引用
核动力工程 2022年 第6期43卷 79-84页
作者: 冯千懿 郭张鹏 李仲春 张家语 赵后剑 阮旸晖 玉宇 华北电力大学非能动核能安全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2206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213
主蒸汽管道断裂(MSLB)事故威胁核电厂安全运行。本文基于时序深度学习模型预测核电厂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PCCS)在MSLB事故下关键安全参数随时间变化的瞬态响应。以瞬态安全参数为研究对象,数据通过线性归一化、特征标签分割预处理,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竖直向下浸没式蒸汽直接接触冷凝流型研究
收藏 引用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22年 第8期56卷 1559-1565页
作者: 刘海强 郭张鹏 邱美铭 王升飞 牛风雷 黄彦平 华北电力大学非能动核能安全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2206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核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技术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610041
直接接触冷凝直接影响核反应堆安全壳抑压系统的性能。本文针对竖直向下浸没式直接接触冷凝流型开展实验研究,采用高速摄影仪记录不同湿阱过冷度条件下的蒸汽冷凝过程,依据流型特征划分了喘振、管外颈缩、向上球型脱落、向上T型脱落4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高通量堆设计研发及应用现状与展望
收藏 引用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
作者: 李健 徐伟 解衡 石磊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先进核能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先进反应堆工程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非能动核能安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高通量堆是核科技工业领域重要的辐照试验平台和基础研究设施,在工业、农业、医疗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高通量堆设计研发始于20世纪60年代,高通量工程试验堆(HFETR)、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中国绵阳研究堆(CMRR)等高通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缩比实验模型的快堆主容器内氩气空间传热特性数值研究
收藏 引用
核科学与工程 2023年 第5期43卷 961-970页
作者: 罗心越 陆道纲 冯佳琪 于宗玉 张钰浩 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102206 非能动核能安全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2206
池式钠冷快堆主容器内钠液面上方覆盖有氩气,钠液面通过多种传热方式相互耦合,不断向堆容器上部结构传递热量。为了对上部结构进行温度载荷下的强度分析,有必要开展氩气空间传热特性研究。一方面,国内外针对锥顶盖氩气空间传热特性开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