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12 篇 期刊文献
  • 17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2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24 篇 工学
    • 61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39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16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14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9 篇 兵器科学与技术
    • 6 篇 机械工程
    • 6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6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5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5 篇 软件工程
    • 3 篇 光学工程
    • 3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3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1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 篇 生物工程
  • 6 篇 理学
    • 3 篇 系统科学
    • 2 篇 数学
    • 1 篇 化学
  • 3 篇 管理学
    • 3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主题

  • 8 篇 数值模拟
  • 5 篇 计算流体力学
  • 4 篇 高超声速
  • 3 篇 力学性能
  • 3 篇 风洞试验
  • 3 篇 无人机
  • 3 篇 高超声速飞行器
  • 3 篇 敏感性分析
  • 3 篇 kriging代理模型
  • 2 篇 气动设计
  • 2 篇 多体分离
  • 2 篇 热控设计
  • 2 篇 验证
  • 2 篇 粒子追踪测速
  • 2 篇 自适应起落架
  • 2 篇 多体动力学
  • 2 篇 气动热
  • 2 篇 制导律
  • 2 篇 涵道风扇
  • 2 篇 遗传算法

机构

  • 90 篇 西北工业大学
  • 75 篇 飞行器基础布局全...
  • 12 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8 篇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
  • 6 篇 无人飞行器技术全...
  • 6 篇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
  • 5 篇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
  • 5 篇 飞行器流体物理全...
  • 4 篇 航空工业第一飞机...
  • 4 篇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
  • 4 篇 西安交通大学
  • 4 篇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
  • 4 篇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
  • 3 篇 中国飞行试验研究...
  • 3 篇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
  • 3 篇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
  • 3 篇 无人机技术集成攻...
  • 3 篇 航天器热控全国重...
  • 3 篇 西安现代控制技术...
  • 3 篇 中国人民解放军77...

作者

  • 7 篇 韩忠华
  • 6 篇 尹乔之
  • 6 篇 宋文萍
  • 6 篇 魏小辉
  • 5 篇 赵轲
  • 5 篇 冯蕴雯
  • 5 篇 wei xiaohui
  • 5 篇 高正红
  • 5 篇 张超
  • 5 篇 yin qiaozhi
  • 5 篇 聂宏
  • 4 篇 张伟伟
  • 4 篇 许和勇
  • 4 篇 nie hong
  • 4 篇 潘书诚
  • 4 篇 白俊强
  • 4 篇 黄江涛
  • 3 篇 周洲
  • 3 篇 董志杰
  • 3 篇 孙浩

语言

  • 12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飞行器基础布局全国重点实验室"
129 条 记 录,以下是81-90 订阅
排序:
考虑减缓交通振荡的混合队列控制方法
收藏 引用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24年 第6期24卷 212-229页
作者: 董长印 熊卓智 李霓 王丰 张家瑞 王昊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 陕西西安710072 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基础布局全国重点实验室 陕西西安710072 东南大学现代城市交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1189 东南大学江苏省城市智能交通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1189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江苏南京211189
构建了一种混合队列中人工驾驶汽车(HDV)和智能网联汽车(CAV)的信息交互形式,基于此为CAV设计了反馈前馈控制,并针对其中的控制参数提出了以减缓交通振荡为目标的优化方法;创建了由混合队列构成的环形封闭系统,其中CAV可间隔HDV进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面向运载火箭栅格舵的最优操纵效率特征与宽速域气动优化设计方法
收藏 引用
航空学报 2024年 第20期45卷 258-277页
作者: 刘明奇 韩忠华 杜涛 许晨舟 曾涵 张科施 宋文萍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飞行器基础布局全国重点实验室 西安710072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北京100076
宽速域栅格舵设计是目前运载火箭子级重复使用的关键技术之一。栅格舵在火箭一子级返回飞行过程中经历亚、跨、超声速等多个速域,在不同速域下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操纵效率和气动特性,甚至相互矛盾,使得高效率的栅格舵气动设计面临极大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型自适应起落架的单支腿落震性能研究
收藏 引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23年 第4期49卷 990-998页
作者: 孙浩 尹乔之 魏小辉 陈帅 聂宏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 南京21001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航天结构力学及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1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先进设计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南京210016
针对传统直升机起落架结构相对固定导致的地形适应能力不足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两级缓冲系统的新型缓冲作动行走一体化自适应起落架,实现了多工况下的着陆缓冲功能,常规着陆时磁流变缓冲单独工作实现着陆缓冲功能,危险工况下磁流变缓冲...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固体火箭发动机内部燃烧产物辐射特性预示方法及分布规律
收藏 引用
固体火箭技术 2024年 第1期47卷 60-69页
作者: 郝雪帆 李伟 曹涛锋 张虎 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 陕西省先进飞行器服役环境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复杂服役环境重大装备结构强度与寿命全国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49 西安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 西安710025
介质辐射传热对含金属推进剂固体火箭发动机内部热环境影响显著。建立精确、高效的参与介质辐射特性预示方法是对发动机内部热环境进行精细数值预示的重要前提。针对发动机内的熔融氧化铝颗粒和多组分燃气,分别基于Mie理论和逐线计算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DoDAF的协同空战系统体系架构设计
基于DoDAF的协同空战系统体系架构设计
收藏 引用
第六届体系工程学术会议—体系工程与高质量发展
作者: 段晓波 王炤晰 沈钧溢 毕文豪 张安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 飞行器基础布局全国重点实验室
有人/无人协同作战作为一种全新的空战样式,对各国的军事装备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更好地开展作战概念体系架构设计,以美国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DoDAF2.02)为基础,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对协同作战体系进行顶层设计,采用全景视图、作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气层外运载火箭上升段轨迹规划的保辛伪谱序列凸优化方法
收藏 引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24年
作者: 陈虹坤 谭述君 崔梦真 刘玉玺 工业装备结构分析优化与CAE软件全国重点实验室 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空天飞行器前沿技术重点实验室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针对运载火箭入轨飞行段轨迹优化问题,为了提高算法的计算效率以及收敛性,本文从拉格朗日力学出发,在离散力学与最优控制计算方法基础上结合伪谱法高精度的优点,推导出伪谱离散拉格朗日方程,并结合序列凸优化方法提出了基于保辛伪...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空间站舱外电子设备维修性设计及验证
收藏 引用
载人航天 2024年 第3期30卷 377-385页
作者: 金宇 黄磊 吴显林 张强 陈灵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北京100094 航天器热控全国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6 山东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 烟台264670
天宫空间站舱外布置了大量电子设备用来实现通信、控制、供配电、热控等功能,这些舱外电子设备的维修性设计成为保障空间站长期在轨运营的必要手段。为解决空间站舱外电子设备在轨维修难度大的问题,通过对出舱维修难点进行分析,提出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航空气动噪声机学习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空气动力学学报 2024年 第11期42卷 1-17,I0001页
作者: 张巧 杨党国 吴德松 张伟伟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 西安710072 西北工业大学流体力学智能化国际联合研究所 西安710072 飞行器基础布局全国重点实验室 西安710072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绵阳621000
气动噪声源自气体流动过程中的压力脉动,可能引发声疲劳和声振耦合,是航空安全性和舒适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其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理论方法、风洞试验测量和数值模拟。然而,这些方法存在测量结果单一、难以与流动结构建立有效关联、高精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引力波探测卫星热设计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航天工程 2023年 第6期32卷 53-59页
作者: 张嘉麟 李运泽 赵欣 周宇鹏 魏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100191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航天器热控全国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4
介绍了各国引力波卫星热控问题的研究现状,分别分析了美国激光干涉空间天线(LISA)计划的引力波探测卫星、我国的“天琴”系列与“太极”系列引力波探测卫星的热控方式,详细阐述了引力波探测卫星在整星级热设计上存在的挑战,点明了目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机载激光武体系作战研究综述
收藏 引用
航空工程进展 2024年
作者: 李晓晨 葛玉雪 裴扬 史爱明 顾筠琛 曹鲁光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 飞行器基础布局全国重点实验室 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
飞机机载激光武是以飞机为平台的激光武系统,在军事领域展现出重要的应用前景。在信息化战争的背景下,机载激光武加入复杂体系作战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武装备的不足,显著提升装备体系的作战能力和生存能力。本文回顾了机载激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