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3 篇 会议
  • 32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6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0 篇 工学
    • 3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5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机械工程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电气工程
    • 1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1 篇 农业工程
    • 1 篇 林业工程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4 篇 理学
    • 31 篇 化学
    • 2 篇 物理学
    • 1 篇 大气科学
    • 1 篇 生物学
  • 4 篇 农学
    • 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园艺学
    • 1 篇 兽医学
  • 2 篇 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中西医结合
    • 1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主题

  • 7 篇 毛细管电泳
  • 4 篇 电化学传感器
  • 3 篇 脂肪酸氯丙醇酯
  • 2 篇 气相色谱/质谱
  • 2 篇 甲胎蛋白
  • 2 篇 荷叶碱
  • 2 篇 植物油
  • 2 篇 氧化石墨烯
  • 2 篇 分子印迹
  • 2 篇 电化学检测
  • 2 篇 蛇葡萄素
  • 2 篇 胡芦巴碱
  • 2 篇 电致化学发光
  • 2 篇 气相色谱-质谱法
  • 2 篇 加压毛细管电色谱
  • 2 篇 研究进展
  • 2 篇 铅离子
  • 2 篇 安培检测
  • 2 篇 食用植物油
  • 2 篇 黄酮类化合物

机构

  • 40 篇 福州大学
  • 18 篇 食品安全分析与检...
  • 13 篇 食品安全分析与检...
  • 5 篇 福建医科大学
  • 5 篇 福建农林大学
  • 4 篇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
  • 4 篇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
  • 3 篇 食品安全分析与检...
  • 3 篇 厦门大学
  • 2 篇 福建中医药大学
  • 2 篇 福建省人兽共患病...
  • 2 篇 福建省体育局
  • 2 篇 食品安全分析与检...
  • 2 篇 福建省计量科学研...
  • 2 篇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
  • 1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1 篇 福建省农科院生物...
  • 1 篇 厦门斯坦道生物科...
  • 1 篇 食品安全分析与检...
  • 1 篇 福建省农科院生物...

作者

  • 20 篇 陈国南
  • 17 篇 张兰
  • 7 篇 chen guo-nan
  • 6 篇 童萍
  • 6 篇 傅武胜
  • 6 篇 许雪琴
  • 5 篇 魏巧华
  • 5 篇 孙建军
  • 5 篇 吴晓苹
  • 5 篇 吴少明
  • 4 篇 xu xue-qin
  • 4 篇 zhang lan
  • 4 篇 郑奎城
  • 4 篇 王伟
  • 4 篇 唐淑榕
  • 3 篇 杨黄浩
  • 3 篇 严小波
  • 3 篇 陈曦
  • 3 篇 李恒
  • 3 篇 里南

语言

  • 6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6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点击化学最新进展
收藏 引用
化学进展 2011年 第4期23卷 637-648页
作者: 邱素艳 高森 林振宇 陈国南 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福州350002
点击化学(click chemistry)是由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化学家Sharpless首次提出。最主要的一类点击化学反应是Cu(Ⅰ)化合物催化叠氮化合物与炔基化合物反应生成1,2,3-三唑五元环化合物,它能够将两种不同物质通过五元环共价结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加压毛细管电色谱-紫外检测分析糖皮质激素及其在头发检测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色谱 2011年 第8期29卷 798-804页
作者: 李博祥 郑敏敏 卢兰香 吴晓苹 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采用反相加压毛细管电色谱与紫外检测联用技术,建立了一种高效、简便的糖皮质激素分析方法,适用于头发中糖皮质激素的检测。使用C18反相色谱柱,流动相为pH8.0,1.5mmol/L的Tris-乙腈(65∶35,v/v),检测波长为245nm、分离电压为-10kV、反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整体柱用于糖蛋白质分离富集研究新进展
收藏 引用
分析测试学报 2011年 第5期30卷 582-587页
作者: 庞纪磊 林子俺 林瑶 黄慧 张兰 陈国南 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 福建福州350002
蛋白质糖基化是最常见、最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之一,由糖链和多肽链以多种形式共价修饰而成。糖蛋白在生物体内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复杂生物体系中糖蛋白的绝对丰度低,高丰度非糖蛋白质的存在对低丰度糖蛋白质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毛细管电色谱联用技术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色谱 2010年 第3期28卷 273-283页
作者: 林子俺 庞纪磊 黄慧 张兰 陈国南 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毛细管电色谱(CEC)作为一种新型微柱分离技术,具有高效、高选择性、高分辨率和快速分离等特点。由于CEC进样体积通常为纳升级,所以对检测系统的高灵敏检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当前,发展CEC与各种高灵敏检测器的联用已成为CEC研究中最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食品中合成色素快速检测仪器的研制
收藏 引用
分析化学 2011年 第2期39卷 283-287页
作者: 卓婧 王静 陈小霞 汤新华 邱彬 朱尔一 陈曦 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福州大学 厦门斯坦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
基于人工合成色素在可见光区的光吸收及偏最小二乘变量筛选法,研制出合成色素速测仪器,并应用于饮料、糖果、果冻、调色酒等食品中合成色素的快速检测。速测仪具有便携、功耗低、操作简便、检测时间短并可同时对多种人工合成色素进行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ITO基底上ZnO薄膜的制备以及刻蚀图形的扫描电化学显微镜表征
收藏 引用
物理化学学报 2011年 第11期27卷 2613-2617页
作者: 汤儆 郑晶晶 徐炜 田晓春 林建航 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教育部暨福建省重点实验室福州350108 福州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福州350002
在氧化铟锡(ITO)导电玻璃的衬底上,利用直接电沉积方法制备了ZnO纳米线或ZnO薄膜.然后利用存储有HCI刻蚀剂的琼脂糖微图案印章对其进行了化学刻蚀以形成不同的图形.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气溶胶研究中大流量和小流量安德森采样器间的结果差异
收藏 引用
过程工程学报 2006年 第z2期6卷 110-113页
作者: 付凤富 徐两军 K.Watanabe 吴燕芳 肖林霞 许雪琴 N.Shinohara 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建福州350002 Division of Environment and Radiation Sciences Japan Atomic Energy Agency
大流量和小流量安德森分级采样器是气溶胶研究中比较经常使用的两种采样器,它们的基本原理虽然相同,但是由于采样量的不同也使得使用这两种采样器所得到的结果不尽相同.为了详细了解在气溶胶研究中这两种采样器的各自优缺点,详细比较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效毛细管电泳同时分离6种酪啡肽
收藏 引用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 第4期39卷 599-602,607页
作者: 王伟 陈苹苹 福州大学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002 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福建福州350108
采用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法分离检测6种酪啡肽,详细考察样品的最大吸收波长,缓冲液的类型、pH值、浓度,分离电压,进样时间等对样品分离和检测的影响.在最优化条件下,以pH=11.0,30 mmol.L-1的磷酸盐缓冲液,成功地分离并测定6种酪啡肽.6个...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镀膜玻璃微流控芯片制作工艺的研究
收藏 引用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 第1期39卷 143-147页
作者: 王伟 王宗文 蔡建南 福州大学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002 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福建福州350108
开发了一种采用金属膜绿基玻璃作为芯片制作材料,在玻璃上旋涂光刻胶层,制作微流控芯片的工艺.针对光刻胶层不耐刻蚀液腐蚀的特点,优化了涂胶、匀胶、预烘、曝光、显影、坚膜等制作工艺步骤,使得制作工艺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自制玻璃微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DNA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 第5期40卷 670-683页
作者: 陈宪 林亚惠 洪诚毅 刘婷 许小平 杨黄浩 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建福州350108
概述DNA生物传感器的构建方法,主要包括光学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和信号放大型DNA传感器,以及近年来DNA生物传感器技术的研究进展.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