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45 篇 期刊文献
  • 4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4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6 篇 文学
    • 70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6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 50 篇 历史学
    • 39 篇 中国史
    • 16 篇 考古学
    • 2 篇 世界史
  • 16 篇 哲学
    • 16 篇 哲学
  • 12 篇 艺术学
    • 8 篇 美术学
    • 4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8 篇 法学
    • 6 篇 社会学
    • 2 篇 政治学
    • 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7 篇 工学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篇 建筑学
    • 2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水利工程
    • 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 篇 城乡规划学
    • 1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4 篇 教育学
    • 4 篇 教育学
  • 4 篇 理学
    • 3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1 篇 地理学
  • 4 篇 管理学
    • 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主题

  • 5 篇 中国
  • 4 篇 欧阳修
  • 4 篇 现代性
  • 3 篇 《圣经》翻译
  • 3 篇 哈佛大学
  • 3 篇 文化
  • 3 篇 历史
  • 3 篇 王韬
  • 3 篇 中国文学
  • 3 篇 麦都思
  • 2 篇 清代
  • 2 篇 别列列申
  • 2 篇 中国现代文学史
  • 2 篇 古典文献研究
  • 2 篇 文学
  • 2 篇 居士传
  • 2 篇 思想意识形态
  • 2 篇 古文
  • 2 篇 中国大陆
  • 2 篇 一侗

机构

  • 57 篇 哈佛大学
  • 29 篇 美国哈佛大学
  • 24 篇 芝加哥大学
  • 15 篇 美国芝加哥大学
  • 9 篇 南京大学
  • 5 篇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
  • 5 篇 北京大学
  • 4 篇 复旦大学
  • 4 篇 山东大学
  • 3 篇 西南民族大学
  • 3 篇 宾夕法尼亚大学
  • 3 篇 香港中文大学
  • 3 篇 NOT FOUND
  • 3 篇 浙江大学
  • 2 篇 加利福尼亚大学
  • 2 篇 清华大学
  • 2 篇 天津师范大学
  • 2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2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2 篇 首尔大学

作者

  • 23 篇 王德威
  • 11 篇 巫鸿
  • 11 篇 田晓菲
  • 8 篇 卞东波
  • 7 篇 宇文所安
  • 7 篇 包弼德
  • 5 篇 夏含夷
  • 4 篇 蔡九迪
  • 3 篇 韩南
  • 3 篇 李萌
  • 3 篇 段怀清
  • 3 篇 伊维德
  • 3 篇 苏源熙
  • 3 篇 陈济舟
  • 3 篇 张立东
  • 3 篇 雅各布.伊弗斯
  • 2 篇 涂航
  • 2 篇 欧立德
  • 2 篇 冯胜利
  • 2 篇 杜维明

语言

  • 14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首尔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
14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明代的军事动员:个人与国家的相处之道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 第4期61卷 72-81页
作者: 宋怡明 海鹏(译) 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 美国 不详
明朝士兵的政治行为是他们与明朝的军户制度互动的产物,这种互动同时又深刻影响了士兵的更广义的社会关。虽然军户制度的最初设计是让军户家庭下一代中的长男子承父业,达到为国家源源不断输送兵员的效果,但现实是各个家庭都有不尽相...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白门到紫陌:“地”在文化史中的隐显与浮沉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 第3期60卷 137-148页
作者: 田晓菲 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 美国
从南朝到唐代,建康/金陵和“江南”在话语层次上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建构过程。南朝诗歌通过对“金陵帝王州”的想象和对“江南佳丽地”的再现,逐渐把建康从偏安王朝的行政总部改变为帝国名都,经过唐代诗人的继承和发展,从而把建康写入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文学生态史”的开端——关于王尧《“新时期文学”口述史》
收藏 引用
扬子江文学评论 2024年 第6期 21-23页
作者: 王德威 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及文明系
王尧教授《“新时期文学”口述史》(下文简称《口述史》)的发想始于1990年代末,2002年展开访谈,历经二十年终于大功告成。这本口述史回溯1970年代末到1990年代中文学界的起承转合。从“伤痕文学”到“人文精神大辩论”,从“拨乱反正”...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华语边地文学:问题与方法
收藏 引用
中国比较文学 2025年 第1期 3-19页
作者: 王德威 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暨比较文学系
边地位于内与外、我者与他者的接壤或分野区域,是本土通向异邦的门户,也是防止外力渗透或入侵的要冲。但边地的含义并不止于政治地理的限定,更延伸为一种心理闳域,一种族群、文化、经贸的接触、交错或隔离的情境,甚至一种想像时空的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再思汉代艺术中的“浮雕”
收藏 引用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5年 第2期 80-105,161页
作者: [美]巫鸿 美国芝加哥大学美术史系暨东亚语言文明系
“浮雕”是视觉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类别。作者回顾了这个术语的来源及其在汉代美术研究中的应用,在以往的技术和风格分类基础上提出“雕刻原境”(sculptural context)的概念,以四川雅安地区的遗存为例证,讨论多种雕刻形式的共存和工匠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图像的生与死:明清文学中的鬼魂与女性肖像
收藏 引用
文学遗产 2025年 第1期 23-32页
作者: [美]蔡九迪 徐丹丹(译) 芝加哥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 布朗大学艺术与建筑史系
明清小说、戏曲中的“肖像”叙事展现了两种相互关联的文学主题:一方面美人图、影神图等女性肖像,预示并带来了像主的死亡;另一方面这种夺走女性生命的肖像又因为过于传神反而促使像主人还魂,以实现其生前被抑制的欲求。这两种文学主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述者与作者:论郑玄与三家对《诗经·大明》中天人关的解释纷争
收藏 引用
南方文物 2023年 第1期 95-103页
作者: 杨起予 芝加哥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
本文比对三家与郑玄对《诗经·大明》篇所载文王生平的不同书写,探讨汉代经师对圣人天性的不同理解,以考察郑玄在经学思想史中的位置。文章首先讨论了对比郑笺与三家诗说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对比了郑玄与三家对《大明》所述文王身...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帝国的“蓝色公路”:《水经注》的空间想象
收藏 引用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 第1期56卷 38-56,176页
作者: 田晓菲 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 美国波士顿02138
考察北魏郦道元(?—527)的《水经注》,可以从两个角度出发重构《水经注》的文本生态,以求阐明此巨著之意义与价值。其一将郦道元的作品置于经注传统的语境脉络中,一方面强调注经者所面临的局限,另一方面也指出注疏相对于原始文本的创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河三部曲”与巴蜀风土建筑的空间观念——兼论地方小说在风土建筑研究中的作用
收藏 引用
建筑学报 2024年 第4期 114-119页
作者: 江攀 杜宇潇 米兰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系 意大利 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 美国
聚焦李劼人于1930年代创作的以晚清时期的成都为时空背景的地方小说“大河三部曲”中郝姓士绅的宅院,结合小说文本,参考民居实例复原其平面布局;进而梳理郝家在宅院中日常生活、仪式和会客的场景;并通过分析不同关人物的活动与建筑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莫高窟第72窟中的凉州圣容像变
收藏 引用
敦煌研究 2024年 第4期 54-66页
作者: 巫鸿 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及东亚语言文明系 美国芝加哥IL69637
莫高窟第72窟南墙上的通壁壁画的题材和构图为莫高窟仅见,具有重要的美术史和宗教学意义。通过集中考察其主题、内容、空间结构、叙事线索以及宗教概念,并与莫高窟第61窟五台山图就构图和图像进行比较。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