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31 篇 期刊文献
  • 86 篇 会议
  • 4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72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11 篇 医学
    • 251 篇 临床医学
    • 144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85 篇 中西医结合
    • 50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42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30 篇 中医学
    • 12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1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187 篇 理学
    • 185 篇 生物学
    • 1 篇 生态学
  • 38 篇 工学
    • 19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6 篇 生物工程
    • 5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软件工程
  • 24 篇 农学
    • 20 篇 作物学
    • 2 篇 畜牧学
    • 2 篇 水产
  • 9 篇 教育学
    • 9 篇 教育学
  • 3 篇 管理学
    • 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主题

  • 127 篇 大鼠
  • 57 篇 神经元
  • 36 篇 神经干细胞
  • 32 篇 帕金森病
  • 27 篇 脑出血
  • 27 篇 镇痛
  • 24 篇 海马
  • 23 篇 一氧化氮合酶
  • 22 篇 脑缺血
  • 20 篇 电针
  • 20 篇 小鼠
  • 18 篇 脊髓
  • 17 篇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15 篇 凋亡
  • 15 篇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
  • 15 篇 分化
  • 14 篇 神经组织
  • 14 篇 中缝背核
  • 14 篇 移植
  • 13 篇 脊髓损伤

机构

  • 98 篇 首都医学院
  • 91 篇 南通医学院
  • 85 篇 泸州医学院
  • 81 篇 苏州医学院
  • 48 篇 苏州大学
  • 44 篇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
  • 26 篇 首都医科大学
  • 24 篇 中南大学
  • 23 篇 浙江大学
  • 18 篇 皖南医学院
  • 17 篇 山西中医药大学
  • 16 篇 同济大学
  • 16 篇 山西大同大学
  • 14 篇 北华大学
  • 14 篇 南通大学
  • 14 篇 山西医科大学
  • 12 篇 福建医科大学
  • 11 篇 徐州医学院
  • 11 篇 泰山医学院
  • 11 篇 四川大学

作者

  • 86 篇 印其章
  • 80 篇 吕国蔚
  • 70 篇 徐慧君
  • 68 篇 杨朝鲜
  • 59 篇 高小青
  • 53 篇 田美玲
  • 52 篇 金国华
  • 47 篇 邓莉
  • 42 篇 袁琼兰
  • 41 篇 秦建兵
  • 36 篇 俞光第
  • 28 篇 龚珊
  • 26 篇 蒋星红
  • 25 篇 张惠琴
  • 25 篇 于顺
  • 23 篇 黄镇
  • 22 篇 凌树才
  • 21 篇 郭试瑜
  • 21 篇 武义鸣
  • 20 篇 张新化

语言

  • 716 篇 中文
  • 5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首都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研究室"
721 条 记 录,以下是711-720 订阅
排序:
背索突触后神经元突触前与突触后纤维的关系
收藏 引用
首都医学院 1987年 第1期 11-16页
作者: 吕国蔚 首都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研究室
在单位记录基础上,测定猫背索突触后神经元顺向与逆向反立的阈值和传导速度。除短潜伏期短串放电外,部分顺向反应还出现长潜伏期的长串后放电;顺、逆向反应的阈值或传导速度之间无何相关关系;逆向反应的阈值显著高于顺向反应阈值,但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有关Dale原理的论争
收藏 引用
生理科进展 1987年 第2期 187-188页
作者: 吕国蔚 首都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研究室
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其效应细胞之间的通讯方式一直吸引着人们的兴趣。20世纪30、40年代,以Dale为首的“汤派”(soup school)和以“Eccles”为首的“电花派”(spark school)曾进行过长期的论战。Eccles 于1954年亲自肯定 Dale 的论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电针对伤害性刺激引起的脑脊液化成份的影响
电针对伤害性刺激引起的脑脊液化学成份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世界针灸会联合会成立暨第一届世界针灸术大会
作者: 史美棠 吕国蔚 首都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研究室 首都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研究室
以家兔为对象,观察了不同程度电刺激“环跳”穴对脑脊液中Ca++、Mg++、5-羟色胺 (5-HT)、5-羟哚吲醋酸(5HIAA)、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谷氨酸、氨基丁酸等30种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实验共分四组:A组为空白对照,B组进行弱刺激,C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猫脊髓投射神经元的机能与形态
收藏 引用
通报 1987年 第12期32卷 943-945页
作者: 吕国蔚 杨存田 何国瑞 首都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研究室 首都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经脊髓同侧上行的脊髓投射神经元主要包括脊颈束(SCT)、背索突触后(DCPS)和脊颈束-背索突触后(SCT-DCPS)神经元。对这三种神经元的起止和机能,已经做过很多的研究,但关于它们的形态细节尚少报道。单个SCT和DCPS神经元的形态虽有报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电刺激下丘脑弓状核能改变中缝背核和蓝斑神经元对电针的反应
电刺激下丘脑弓状核能改变中缝背核和蓝斑神经元对电针的反应
收藏 引用
世界针灸会联合会成立暨第一届世界针灸术大会
作者: 茅建人 殷伟平 印其章 苏州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研究室 苏州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研究室 苏州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研究室
本实验用电生理方法观察了刺激下丘脑弓状核(ARC)对中缝背核(DR)和蓝斑(LC)神经元电针反应的影响,同时观察了纳洛酮对刺激ARC效应的影响,以求进一步探讨ARC、 DR和LC三者之间在针刺镇痛中的相互关系。实验用Wistar种大鼠111只。用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缝背核在刺激弓状核和电针影响蓝斑神经元伤害性反应中的作用
中缝背核在刺激弓状核和电针影响蓝斑神经元伤害性反应中的作用
收藏 引用
世界针灸会联合会成立暨第一届世界针灸术大会
作者: 沈伟星 殷伟平 印其章 苏州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研究室 苏州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研究室 苏州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研究室
<正>本实验以记录蓝斑(LC)神经元伤害性反应为指标,着重研究中缝背核(DR)在刺激弓状核(ARC)和电针(EA)影响LC神经元伤害性反应中的作用。以探讨ARC、DR、LC之间在痛觉调制中的功能联系。 1.刺激DR可使大多数LC神经元(6/10...
来源: 评论
猫背索突触后神经元的脊髓内联系——生理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化 1985年 第1期 52-56页
作者: 吕国蔚,G.J.Bennett,N.Nishikawa,M.J.Hoffert,R.Dubner 北京第二医学院针麻脑学研究室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生物学和麻醉学研究室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生物学和麻醉学研究室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生物学和麻醉学研究室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生物学和麻醉学研究室 日本滋贺大学医学院麻醉学教研室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医学院神经病学系
在麻醉猫上用逆向刺激和细胞内记录鉴定和记录了背索突触后(DCPS)神经元。约半数细胞,逆向刺激只引起一个逆向电位。由于微电极穿刺引起的去极化,逆向电位有时呈不典型形状,但在细胞内注射超极化电流后转变成典型的逆向锋电位。其余...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下丘脑弓状核在痛觉调制中的传出通路
下丘脑弓状核在痛觉调制中的传出通路
收藏 引用
β-内啡肽是脑内具有较强镇痛作用的一种阿片肽,其神经元胞体主要集中于下丘脑弓状核。该成果凸动物实验,反复证实了刺激弓状核有镇痛作用。它是由于激活了其中的β-内啡肽能神经原而产生的。刺激弓状核镇痛有三条传出通路:一是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三七皂甙及单位R<,B1>,R<,G1>抗动脉硬化作用及机理分析
三七皂甙及单位R<,B1>,R<,G1>抗动脉硬化作用及机理分析
收藏 引用
三七皂甙(PNG)是中药三七的活性成份。人参与三七同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两者所含皂甙单位部份相同,如R<,b1>,R<,g1>。近年研究表明,血小板活化与动脉粥样硬化(AS)病灶形成有关。PNG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已见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自动数字式压痛测量仪
自动数字式压痛测量仪
收藏 引用
痛阈的测定,是研究疼痛生理和比较镇痛效果的客观有效方法之一,对临床研究镇痛药物的疗效具有实用价值。其方法是:根据压脚痛阈测定的原理,改进了以往所用的仪器利用机动升压推进压力器,通过传感器及各种自动电路电路,于反应终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