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3 篇 期刊文献
  • 2 件 标准

馆藏范围

  • 7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2 篇 医学
    • 46 篇 中西医结合
    • 25 篇 中医学
    • 15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0 篇 临床医学
    • 6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5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4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2 篇 管理学
    • 2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法学

主题

  • 17 篇 中医药
  • 9 篇 meta分析
  • 8 篇 中医学
  • 8 篇 循证医学
  • 7 篇 安全性
  • 7 篇 系统评价
  • 6 篇 疗效评价
  • 6 篇 随机对照试验
  • 6 篇 有效性
  • 4 篇 中医
  • 4 篇 方法学
  • 4 篇 中成药
  • 4 篇 报告规范
  • 4 篇 临床实践指南
  • 3 篇 人工智能
  • 3 篇 动物实验
  • 3 篇 专家共识
  • 3 篇 混合方法研究
  • 3 篇 中医药标准化
  • 2 篇 研究型数据库

机构

  • 71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32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
  • 21 篇 北京中医药循证医...
  • 13 篇 兰州大学
  • 13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
  • 10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
  • 10 篇 北京市中医药研究...
  • 9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
  • 9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
  • 9 篇 北京市中医研究所
  • 8 篇 天津中医药大学
  • 7 篇 中日友好医院
  • 6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
  • 5 篇 中华中医药学会标...
  • 4 篇 上海中医药大学
  • 4 篇 成都中医药大学
  • 4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
  • 4 篇 甘肃省循证医学与...
  • 4 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4 篇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

作者

  • 55 篇 李博
  • 49 篇 li bo
  • 28 篇 胡晶
  • 27 篇 hu jing
  • 19 篇 赵国桢
  • 16 篇 廖星
  • 15 篇 liao xing
  • 12 篇 王天园
  • 12 篇 王宏
  • 12 篇 zhao guozhen
  • 11 篇 刘清泉
  • 10 篇 张会娜
  • 10 篇 闫雨蒙
  • 9 篇 wang hong
  • 8 篇 wang tianyuan
  • 7 篇 zhang huina
  • 7 篇 zhao guo-zhen
  • 7 篇 冯硕
  • 7 篇 liu qingquan
  • 7 篇 liu qian

语言

  • 7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市中医药研究所/北京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
75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排序:
基于中医临床诊疗数据的真实世界及人工智能研究思路与挑战
收藏 引用
中医杂志 2023年 第21期64卷 2170-2175页
作者: 赵国桢 郭诗琪 庞华鑫 高子恒 李博 蔡兆伦 闫世艳 韩东燃 刘一星 胡晶 刘清泉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北京市100700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市中医药研究所北京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随着真实世界研究方法学的进步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以中医诊疗数据为基础,开展“定量”研究指导临床实践的方法正在逐步形成,但在研究总体设计、临床转化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提出基于中医临床诊疗数据的真实世界及人工智能研究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混合方法研究评价工具的介绍--MMAT
收藏 引用
中国全科医学 2021年 第31期24卷 4015-4020页
作者: 廖星 胡瑞学 李博 胡晶 褚红玲 尹学珺 陈薇 章轶立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循证医学基础研究室 北京市10070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市中医研究所 北京市100010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心 北京市100191 The George Institute for Global Health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Sydney 2042 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 北京市100029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市100029
混合方法研究(MMR)作为第三种研究范式,是指将定量和定性研究混合或结合到一个单一的研究中。近年来,MMR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已成为一种趋势。与单独使用定性或定量研究相比,MMR可以用来说明某一特定现象的不同方面或从不同的角度阐明问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药人用经验研究专家共识
收藏 引用
中国中药杂志 2022年 第18期47卷 4829-4834页
作者: 杨忠奇 高蕊 胡思源 元唯安 张磊 唐健元 邹冲 李博 李晓晖 唐雅琴 鲁路 倪世豪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东广州510405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北京100091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天津300193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上海200021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201203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四川成都610032 江苏省中医院 江苏南京21002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市中医研究所/北京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 北京100010 厦门市中医院 福建厦门361001
人用经验对于中药新药研发具有重要意义,为获得可靠的人用经验数据,中国药学会中药临床评价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起草《中药人用经验研究专家共识》。强调人用经验研究目的要明确,围绕临床适应症和处方阐述中医药理论依据;通过处方临床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工智能技术在辅助中医诊疗及诊疗标准化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医杂志 2022年 第24期63卷 2306-2310页
作者: 赵国桢 郭诗琪 庞华鑫 徐霄龙 苏祥飞 蔡兆伦 冯雪 段笑娇 苏芮 李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北京市100010 北京市中医药研究所 北京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中华中医药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中医诊疗标准化是中医药发展的重要保障,但以临床实践指南为核心的中医药标准化成果在临床应用时常面临困难,原因包括中医辨证论治主观性强、患者信息采集时缺少客观测量方法及客观指标、中医诊疗过程存在大量隐性知识等。基于人工智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2种复杂网络分析方法探索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收藏 引用
中国中药杂志 2021年 第14期46卷 3722-3731页
作者: 胡瑞学 于丹丹 李慧敏 顾浩 赵晖 许海玉 李兵 胡晶 廖星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循证医学基础研究室 北京100700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北京100700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 北京100700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北京100700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北京10070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北京市中医研究所北京100010
研究基于2种复杂网络分析方法,从临床用药和作用机制2个角度探索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首先,运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获得2019年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中13种中药注射液治疗急性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层版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制定的思考
收藏 引用
中医杂志 2019年 第7期60卷 568-571页
作者: 赵国桢 李袁 李彦楠 瞿沉尘 冯雪 黄坡 李洪峥 苏祥飞 李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市中医研究所循证医学中心 北京市东城区100010 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办公室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随着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势在必行。当前基层医生对中医药了解较少,对中医药诊疗方法使用不规范,而相关指南对基层医生指导效果欠佳,成为阻碍中医药服务基层的障碍,因此,有必要根据基层医疗的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复方杜仲健骨颗粒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Meta分析
收藏 引用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 第8期53卷 85-91页
作者: 陈奕杉 王天园 胡晶 张会娜 王宏 李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市中医药研究所、北京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 100010
目的系统评价复方杜仲健骨颗粒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按照PICOS原则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SinoMed、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检索时间自建库至2023年10月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医医案临床证据应用与疗效评价体系探索
收藏 引用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2年 第12期29卷 9-15页
作者: 施逸凡 范志朔 陈腾飞 闫雨蒙 赵国桢 李博 刘清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北京市中医药研究所北京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北京100010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100029
个案研究中医临床实践的常见研究形式,中医医案更是中医著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医案蕴含的丰富思想对指导中医临床及科研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医医案临床证据应用与疗效评价缺乏成体系的研究路径和方法学指导,导致大量中医医案中的宝贵...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中医诊疗特点对现代中医药诊疗模式的思考及探讨
收藏 引用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3年 第6期30卷 8-13页
作者: 施逸凡 赵国桢 范志朔 李博 刘清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北京市中医药研究所北京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北京100010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100029
我国现行公共卫生条件下,人民对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的需求日渐增长,就中医综合医疗服务水平而言,仍存在中医疗法在综合医院体系中处于次要治疗手段、高质量中医药人才不足、基层中医药诊疗占比不足、优质中医药服务可及性较低、下沉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治未病”理论阐述中医“通”的思想
收藏 引用
世界中医药 2024年 第4期19卷 524-528页
作者: 杨小静 闫雨蒙 李博 王义忠 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 北京10009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北京市中医药研究所北京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北京100010 中药制药共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临沂276000
中医“治未病”思想源远流长。在“治未病”理论指导下,阐述中医理论体系中“通”的概念和原理具有积极意义。人体窍道保持通畅状态非常重要,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百病皆从不“通”起,肠腑不通则容易便秘,脉络不通则皮肤不仁,腠理不通则...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