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963 篇 期刊文献
  • 20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98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964 篇 医学
    • 920 篇 临床医学
    • 86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13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1 篇 中西医结合
    • 10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7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4 篇 口腔医学
    • 2 篇 中医学
  • 87 篇 工学
    • 82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5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5 篇 生物工程
  • 5 篇 理学
    • 5 篇 生物学
  • 3 篇 农学
    • 2 篇 作物学
    • 1 篇 畜牧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文学
    • 2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2 篇 管理学
    • 2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62 篇 先天性心脏病
  • 38 篇 心脏外科手术
  • 35 篇 危险因素
  • 33 篇 肺动脉高压
  • 32 篇 高血压
  • 32 篇 磁共振成像
  • 29 篇 体外循环
  • 28 篇 超声心动图
  • 26 篇 冠心病
  • 24 篇 动脉粥样硬化
  • 23 篇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 23 篇 介入治疗
  • 23 篇 主动脉夹层
  • 17 篇 血流动力学
  • 17 篇 心房颤动
  • 16 篇 腔内修复术
  • 16 篇 冠状动脉疾病
  • 16 篇 妊娠
  • 16 篇 心血管疾病
  • 15 篇 麻醉

机构

  • 929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60 篇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
  • 24 篇 首都医科大学
  • 21 篇 解放军总医院
  • 18 篇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
  • 17 篇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
  • 14 篇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
  • 13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13 篇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
  • 11 篇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
  • 10 篇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
  • 10 篇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
  • 9 篇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
  • 9 篇 南华大学
  • 9 篇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
  • 9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8 篇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
  • 7 篇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
  • 6 篇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
  • 6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

作者

  • 67 篇 卢家凯
  • 64 篇 黄连军
  • 52 篇 卿恩明
  • 51 篇 勇强
  • 50 篇 何怡华
  • 49 篇 刘双
  • 46 篇 金梅
  • 43 篇 范占明
  • 40 篇 王绿娅
  • 40 篇 程卫平
  • 37 篇 黄小勇
  • 36 篇 张兆琪
  • 35 篇 朱光发
  • 34 篇 郭曦
  • 33 篇 徐磊
  • 31 篇 李治安
  • 31 篇 杨娅
  • 30 篇 刘光锐
  • 29 篇 王霄芳
  • 29 篇 侯晓彤

语言

  • 98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病案统计科"
983 条 记 录,以下是551-560 订阅
排序:
磁共振成像对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容积和功能的评估
收藏 引用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5年 第9期34卷 732-734页
作者: 李志伟 马晓海 范占明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影像科 100016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医学影像科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最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有着极高发病率和病死率[1]。AF的发生机制非常复杂,目前的研究表明,心房电重构和结构重构是AF发生和持续的核心环节,它们相互结合,共同构成了AF的电生理——解剖学基础[2]...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甲状腺激素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研究
收藏 引用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5年 第7期34卷 533-536页
作者: 薛增明 杨彦立 巨会 刘新民 张崟 聂绍平 马长生 河北省廊坊市人民医院心内一科 06500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心内科
目的:探讨低三碘甲腺原氨酸(T3)综合征,对合并心力衰竭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同时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246例,按照是否合并低T3综...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对体外膜式氧合患者不同区域微循环状态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5年 第12期34卷 904-907页
作者: 杜中涛 邢智辰 杨峰 江春景 徐博 李蛟 邢家林 侯晓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心脏外科危重症中心体外循环与机械辅助循环科 100029
目的:研究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在经股动静脉体外膜式氧合(ECMO)患者中对四肢不同区域微循环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选取因为心源性休克而使用经股动静脉ECMO辅助联合使用IABP患者14例,使用近红外光谱分析(NIRS)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体外膜肺氧合辅助院内难治性心脏骤停患者转归的预测指标
收藏 引用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5年 第12期34卷 899-903页
作者: 江春景 杨峰 郝星 邢智辰 徐博 杜中涛 邢家林 侯晓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心脏外科危重症中心体外循环及机械循环辅助科 100029
目的:总结体外支持心肺复苏(ECPR)治疗院内心脏骤停(IH-CA)效果及风险因素。方法:回顾2004年6月至2014年12月,本中心IH-CA的ECPR患者,按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结果分为出院存活组和死亡组,统计分析收集的基本临床资料,采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麻醉诱导方法对小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中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对比研究
收藏 引用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5年 第10期34卷 759-763页
作者: 裴馨 韩丁 刘亚光 贾清彦 李稼 欧阳川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麻醉科 100029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心脏外科 首都儿科研究所临床病理生理研究室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与七氟烷麻醉诱导,对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室间隔缺损矫治术的1~5岁患儿32例,体质量(12.1±3.1)kg,随机分为静脉组(SM组)和吸入组(S组)。肌注氯胺酮待患儿入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心脏外膜脂肪厚度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相关性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 第9期17卷 949-952页
作者: 彭红玉 吕志阳 柳景华 郑绪伟 章新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28病房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 100029 三峡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湖北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心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超声诊断科 100029
目的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测量心脏外膜脂肪(EAT)厚度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相关性和预测价值。方法将77例年龄≥60岁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分为冠心病组57例和非冠心病组20例。TTE测量EAT厚度,比较2组临床资料及EAT厚度的差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5年 第10期34卷 804-808页
作者: 郭佳妮 王月丽 广西省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 53002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超声心动图一部
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Stress echocardiography,SE)是指用不同的负荷方法,激发心血管系统的反应,观察受检人心脏室壁运动状况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从而评价心肌血流灌注及左心室的功能的一种技术[1-2]。它有广义和狭义的两层含义,狭义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可溶性ST2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及展望
收藏 引用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4年 第12期37卷 969-972页
作者: 袁慧 马旭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检验科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
可溶性ST2(sST2)是白细胞介素-33(IL-33)的可溶性受体。当心肌细胞受到生物机械性拉伸时sST2和跨膜型ST2(ST2L)表达明显增高,尤其是sST2表达更为明显。大量sST2与IL-33结合,从而阻断IL-33与ST2L结合,继而削弱IL-33/ST2L信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超声造影定量评价肾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前术后实质血流灌注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4年 第10期30卷 908-910页
作者: 刘海芳 冯一星 勇强 邢媛媛 张蕾 穆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综合超声科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定量评价肾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前后肾实质内血流灌注变化。方法对17例肾动脉明显狭窄患者共18条肾动脉,行经皮腔内肾动脉支架成形术(PTRAS)。术前与术后2d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结果支架置入术前后CEUS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56例大动脉调转术的冠状动脉解剖分型和早期手术效果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华胸心血管杂志 2014年 第5期30卷 266-268页
作者: 叶赞凯 刘迎龙 李志强 范祥明 杨学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小儿心脏科 北京100029
目的分析56例大动脉调转术的冠状动脉解剖分型和早期手术效果的关系。方法2010年5月至2013年9月,56例完全型大动脉转位合并其他畸形患儿接受手术治疗。男39例,女17例;出生后5天~126个月。其中室间隔完整型19例,伴室间隔缺损36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