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8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3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9 篇 农学
    • 20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7 篇 林学
    • 1 篇 植物保护
  • 11 篇 工学
    • 5 篇 林业工程
    • 4 篇 农业工程
    • 2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4 篇 理学
    • 3 篇 生态学
    • 1 篇 生物学
  • 2 篇 医学
    • 2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 篇 管理学
    • 1 篇 工商管理
    • 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主题

  • 3 篇 林分密度
  • 3 篇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
  • 3 篇 东北红豆杉
  • 3 篇 枝丫材打捆机
  • 2 篇 土壤养分
  • 2 篇 次生杨桦林
  • 2 篇 大兴安岭
  • 2 篇 土壤碳储量
  • 2 篇 物种组成
  • 2 篇 愈伤组织诱导
  • 2 篇 盐渍土
  • 2 篇 根际土壤
  • 2 篇 椴树红松林
  • 2 篇 物种多样性
  • 2 篇 微生物群落
  • 2 篇 rf模型
  • 2 篇 膜组件
  • 2 篇 红松
  • 2 篇 黑果枸杞
  • 2 篇 冻土

机构

  • 15 篇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
  • 15 篇 黑龙江牡丹江森林...
  • 13 篇 黑龙江省森林工程...
  • 13 篇 黑龙江省生态研究...
  • 9 篇 黑龙江省生态研究...
  • 6 篇 东北林业大学
  • 3 篇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
  • 3 篇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
  • 2 篇 黑龙江省牡丹江森...
  • 1 篇 黑龙江省生态研究...
  • 1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 篇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
  • 1 篇 国家林业局调查规...
  • 1 篇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1 篇 聊城大学
  • 1 篇 黑龙江省森林保护...
  • 1 篇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
  • 1 篇 黑龙江省森林工程...
  • 1 篇 黑龙江省森林工程...
  • 1 篇 黑龙江省气象科学...

作者

  • 14 篇 刘延坤
  • 13 篇 田松岩
  • 12 篇 陈瑶
  • 12 篇 李云红
  • 12 篇 梁素钰
  • 10 篇 杜倩
  • 10 篇 chen yao
  • 10 篇 李琳
  • 10 篇 li yunhong
  • 10 篇 刘玉龙
  • 10 篇 liu yankun
  • 9 篇 tian songyan
  • 8 篇 liang suyu
  • 8 篇 liu yulong
  • 8 篇 li lin
  • 7 篇 du qian
  • 7 篇 刘学
  • 6 篇 wang qiyao
  • 6 篇 liu xue
  • 6 篇 王琪瑶

语言

  • 3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黑龙江省生态研究所森林生态与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38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排序:
穆棱东北红豆杉种群结构特征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20年 第4期50卷 391-397页
作者: 刁云飞 刘延坤 刘玉龙 田松岩 黑龙江省森林工程与环境研究所 哈尔滨150081 黑龙江省牡丹江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牡丹江157500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与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150081
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 *** Zucc)系红豆杉属的第三纪孑遗的珍贵乔木.为了探讨东北红豆杉自然演替的种群现状和发展动态,本研究在东北红豆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5 hm2固定监测样地内进行,对区域内东北红豆杉种群进行每木调查,运用&qu...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伴生东北红豆杉针阔混交林种子雨时空动态
收藏 引用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22年 第5期42卷 109-118页
作者: 李云红 田松岩 沃晓棠 邵英男 刘延坤 韩丽冬 陈瑶 刁云飞 刘玉龙 黑龙江省生态研究所森林生态与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哈尔滨150081 黑龙江牡丹江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黑龙江牡丹江157500
【目的】种子雨是种群生态学和恢复生态研究的热点问题,对森林更新有重要作用。分析穆棱伴生东北红豆杉的针阔混交林种子雨的组成及其时空动态,为温带针阔混交林种子生态学大尺度和长时序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2014年1月至2018...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黑龙江省东部森林NPP变化及未来演化模拟
收藏 引用
西部林业科学 2023年 第6期52卷 87-93页
作者: 丛喜东 李琳 梁素钰 刁云飞 刘丹 黑龙江省生态研究所 黑龙江哈尔滨150081 黑龙江省生态研究所森林生态与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哈尔滨150081 黑龙江牡丹江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黑龙江牡丹江157500 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黑龙江省东部森林是三江平原的重要生态屏障,为探明森林净初级生产力(NPP)变化及未来演化趋势,基于气象观测资料和气象模式模拟数据,在气象模式筛选、点数据栅格化的基础上,利用周广胜-张新时NPP模拟模型,分析2000—2030年黑龙江省东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林分密度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养分特征
收藏 引用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7年 第9期37卷 27-31页
作者: 邵英男 刘延坤 李云红 陈瑶 田松岩 黑龙江省森林工程与环境研究所 黑龙江哈尔滨150081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与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哈尔滨150081 黑龙江牡丹江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黑龙江牡丹江157500
以3种不同林分密度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林分密度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土壤养分特征,结果表明:同一林分密度条件下,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质、全氮、全磷、C/N)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降低的趋势,呈现明显的"表聚"现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落叶松枯梢病罹病叶及病梢真菌多样性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24年 第10期60卷 76-85页
作者: 谢宪 邓勋 宋丽文 梁军 聊城大学农学与农业工程学院 聊城25200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 哈尔滨150040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长春130033
【目的】探明落叶松针叶和梢的内生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差异与落叶松枯梢病发病的关系,为落叶松枯梢病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通过OTU数量、鉴定类群、多样性指数和FUNGuild营养型预测等方法,分析无病斑和染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山河屯林业局红松阔叶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特征
收藏 引用
森林工程 2019年 第6期35卷 1-5页
作者: 孙清芳 刘滨凡 马燕娥 黑龙江省森林工程与环境研究所 哈尔滨150081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与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150081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 哈尔滨150081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调查规划设计院 北京100714
林分结构是研究森林可持续经营与管理的理论依据,为获得红松阔叶混交林的林分结构特征,采用混交度、大小比、角尺度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和单木竞争指数等方法对山河屯林业局红松阔叶混交林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优势树种主要为色...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液压式枝丫材打捆机的设计与试验
收藏 引用
福建林业科技 2018年 第4期45卷 16-22页
作者: 王执煜 齐永峰 杨树平 刘铁男 黑龙江省森林工程与环境研究所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与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介绍了一种新型液压式枝丫材打捆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作业流程,分析计算枝丫捆的外形尺寸、压缩率、最大压缩力等主要力学参数,对样机的压缩系统、液压控制系统、打带系统、锯截系统、PLC自动控制系统等关键结构进行阐述。通过样机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空气负离子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现代化农业 2017年 第12期 30-31页
作者: 李琳 杜倩 刘铁男 梁素钰 黑龙江省森林工程与环境研究所 哈尔滨150081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与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空气负离子具有净化空气、增强人体免疫力等作用,有"空气维生素"、"生长素"等美誉。黑龙江森林资源丰富,而空气负离子资源开发相对落后。阐述了空气负离子的形成原理及影响负离子浓度的多种环境因素,对空气负离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黑果枸杞无菌苗愈伤组织诱导体系的建立
收藏 引用
林业科技 2018年 第6期43卷 1-3页
作者: 李琳 杜倩 梁素钰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与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森林工程与环境研究所 哈尔滨150081
以黑果枸杞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研究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激素对黑果枸杞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及不同外植体器官对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的影响,同时对其野生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技术支持。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演替阶段3种林型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影响因素
收藏 引用
农学学报 2024年 第6期14卷 18-23页
作者: 刘学 梁素钰 王琪瑶 李云红 杜倩 黑龙江省生态研究所/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与林业工程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150081
研究不同演替阶段3种林型土壤有机碳积累特征,为评估东北原始林区土壤有机碳储量及碳汇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以相同坡位、不同林龄的椴树红松林成熟林、中幼龄林及次生杨桦林为研究对象,探讨3种林型土壤有机碳密度及活性有机碳分布特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