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常用邮箱:*
您的手机号码:*
问题描述:
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关于实施“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闻出版局,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新闻出版局,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新闻出版主管部门,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中央直属企业: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出版业由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编制是出版业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规划”编制工作从2009年10月开始,经历了前期调研、项目申报、专家论证、征求意见四个阶段,历时一年半,现已全部完成,正式颁布实施。
一、“规划”的框架结构和规模“规划”由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子规划三大部分组成。子规划包括:1.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研究出版规划;2.重大出版工程规划;3.少数民族出版规划;4.未成年人出版物出版规划;5.古籍整理出版规划;6.中国出版“走出去”出版规划。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项目按照骨干工程和社科、科技等类别进行分类。“规划”规模为2030种,其中图书1730种、音像制品200种、电子出版物100种。每年还将进行适度调整。
二、编制“规划”的目标和重点
(一)“规划”的目标编制“规划”的目标是通过国家重点项目规划的实施,推进国家重点项目的出版,发挥国家规划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国家重点出版工程出版机制,实施精品战略,以五年2000种左右的国家重点出版物的出版,发挥国家规划的导向与杠杆作用,带动高水平、高质量出版物的出版,为迈向世界出版强国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力量。
“规划”立足于未来五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为指导,与“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紧密衔接,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服务于出版业由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的宏伟目标。
(二)“规划”的重点
1.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研究成果;突出“十二五”时期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建军85周年等重大活动的主题出版。
2.坚持科学发展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关注民生,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唱响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旋律,体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历史文化发展的多样性。
3.适应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全面反映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研究的新成果。“规划”包含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和“973”计划、国家重大科技攻关,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等项目成果457种,占规划总数的28%。
4.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发挥精品力作的引导作用,自上而下规划了一批具有文化积累价值、弘扬时代精神、体现国家水准并能传之久远的骨干工程;把握社会文化发展的新特点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文学
温馨提示:
电话和邮箱必须正确填写,我们会与您联系确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