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杨梅
土壤
土壤有机碳
土壤全氮
变异分解
摘要:
土壤有机碳(SOC)和全氮(STN)是反映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对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全氮和碳氮质量分数比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有利于了解人工林土壤碳氮循环,精准把控区域性施肥和土壤质量的动态变化规律。以浙江省特色杨梅(Myrica rubr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根据1 km×1 km网格布点,在杨梅林地内设置100个样地,样地面积10 m×10 m,对样地土壤状况进行调查,运用多种空间分析方法(地统计学和莫兰指数(Moran’s I)等)分析杨梅主产区土壤有机碳、全氮和碳氮质量分数比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应用多元统计方法(相关性分析、冗余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和变异分解)分析土壤有机碳、全氮和碳氮质量分数比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土壤有机碳、全氮质量分数和碳氮质量分数比的平均值分别为18.21、1.25 g/kg和15.36,土壤质量水平较高;土壤有机碳、全氮质量分数和碳氮质量分数比的块基比值分别为9.06%、5.21%和15.00%,存在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2)土壤有机碳、全氮质量分数和碳氮质量分数比整体呈现高低错落分布,由西南向东北逐渐过渡降低,但土壤碳氮质量分数比整体空间分布更均匀,且研究区域土壤有机碳的肥力水平均处于中等水平以上。(3)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碱解氮(AN)、速效磷(AP)质量分数以及杨梅地径(GD)、年降水量(MAP)和杨梅林龄(FA)呈显著正相关(P<0.05);土壤全氮质量分数与碱解氮(AN)、速效磷(AP)和速效钾(AK)质量分数以及年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4)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主要受土壤因子、气候和植被因子的影响,土壤全氮质量分数主要受土壤因子和植被因子的影响,其中碱解氮对两者的贡献度均最高。因此,通过合理施肥和优化植被林龄结构等措施,增加土壤碳氮储量,减少土壤肥力流失,维持生态系统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