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短蛸产蛋白酶菌的鉴定、发酵条件优化及酶学性质 收藏

短蛸产蛋白酶菌的鉴定、发酵条件优化及酶学性质

Identification of Protease-producing Strain from Octopus ocellatus Intestine, Optimization of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and Enzymatic Properties

作     者:金玉兰 王玉荣 杜英侠 Jin Yulan;Wang Yurong;Du Yingxia

作者机构:青岛农业大学化学与药学院山东青岛266109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研究院北京100081 

出 版 物:《中国食品学报》 (Journal of Chinese 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 卷 期:2015年第15卷第11期

页      面:71-7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1703[工学-生物化工] 08[工学] 0817[工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0836[工学-生物工程] 082203[工学-发酵工程] 0822[工学-轻工技术与工程] 

基  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ZR2011CM023) 

主  题:弧菌 蛋白酶 酶学性质 短蛸 

摘      要:采用生理生化特征、16S r DNA分析的方法对分离自短蛸胃肠道产蛋白酶菌株S-3进行鉴定。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设计优化发酵产生蛋白酶条件,对产蛋白酶的粗酶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株S-3与灿烂弧菌最相似,在以淀粉0.5%,蛋白胨0.5%,酵母膏0.1%,磷酸高铁0.1%为最佳培养基,初始p H 8.0,接种量7%,20℃发酵3.5 d时产蛋白酶活性最高,即121.1 U/m L。所产粗蛋白酶最适作用p H 9.0,最佳作用温度50℃,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及p H稳定性,这为蛋白酶的工业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