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利用具有pH检测控制和补料功能的新型摇床研究利福霉素SV种子... 收藏

利用具有pH检测控制和补料功能的新型摇床研究利福霉素SV种子培养

Studies on rifamycin SV seed cultivation with pH-controlled fed-batch shaker

作     者:杜吉泉 王军峰 储炬 王永红 庄英萍 张嗣良 Du Ji-quan;Wang Jun-feng;Chu Ju;Wang Yong-hong;Zhuang Ying-ping;Zhang Si-liang

作者机构: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0237 

出 版 物:《中国抗生素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Antibiotics)

年 卷 期:2006年第31卷第8期

页      面:462-465,48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1703[工学-生物化工] 08[工学] 0817[工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0836[工学-生物工程] 082203[工学-发酵工程] 0822[工学-轻工技术与工程] 

基  金:上海市科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034319220) 

主  题:pH检测控制 利福霉素SV 培养过程优化 菌浓预测 数学模型 

摘      要:本文利用具有pH检测控制与补料功能的新型摇床,得到了利福霉素SV种子的最适接种量范围为6%~8%(V/V)及最适移种时间为对数生长期末期(判断标准为pH到达第二个低谷),并建立了预测菌体浓度的数学模型。检验证明此模型能够较准确地预测利福霉素SV产生菌在对数生长期及移种时(对数生长期末期)的菌浓,并可用于预测在一定接种量下达到预定菌浓所需的培养时间。本模型在适宜的接种量范围内准确度较高,但随接种量的偏离程度的增加准确度有所减小;另外本模型只在培养基成份、培养环境等条件不变时适用,否则模型参数需重新估计。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