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堂吉诃德现象”与接受美学理论 收藏

“堂吉诃德现象”与接受美学理论

作     者:刘武和 

作者机构: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 版 物:《红河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onghe University)

年 卷 期:1995年第1期

页      面:23-29页

学科分类:01[哲学] 0101[哲学-哲学] 010106[哲学-美学] 

主  题:接受美学 堂吉诃德 骑士小说 塞万提斯 滑稽可笑 屠格涅夫 浪漫主义 形象意义 陀思妥耶夫斯基 期待视野 

摘      要:当七十年代在西方掀起的接受美学浪潮于八十年代波及我国的时候,的确给人一种耳目一新之感。一反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批评观念,接受美学把文学研究的重点放在读者方面,认为读者的阅读阐释才是作品的意义价值得以实现的关键。这种新颖的、反传统的批评理论无疑将拓宽文学研究的范围,辟出一条批评研究的新路。可是,当我们用这种理论方法分析具体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时,碰到了一些障碍,出现一些无法圆说的问题。这里,我们无意对接受美学理论作全面分析评价,只是想通过对一种接受现象——“堂吉诃德现象的研究,议议这一理论的短长。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