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厦门大学中文系
出 版 物:《中国文艺评论》 (China 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年 卷 期:2025年第1期
页 面:90-104,I000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1[哲学] 0101[哲学-哲学] 010106[哲学-美学]
基 金: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现象学美学与中国当代美学的理论体系建构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22&ZD048)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格诺特·波默的气氛美学是当今最值得重视的美学之一。它有鲜明的美学观点和扎实的哲学基础;它通过现象学改造面相学,为自然审美提供了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模式,区别于此前的艺术模式和科学模式,可称之为“第三条道路或“第三种模式;气氛概念对其他审美现象包括艺术也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作为一种新现象学美学,气氛美学对传统美学有所突破,对经典现象学美学也有所拓展。其主要贡献是力图通过“气氛概念恢复鲍姆加通的感性学,重建“作为感知学的美学,试图超越作为艺术哲学的美学。此外,气氛美学对中国审美文化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但是,气氛美学也暴露了一些缺陷,表明了其美学拓展的限度。气氛美学主要存在着四大问题:1.感知学是否就等同于美学?2.对气氛的感知都是审美吗?3.艺术的目的只是制造气氛吗?4.气氛概念是否具有涵盖全部审美现象的普遍性?如果这四个问题能够成立,那就说明气氛美学还有需要完善之处,而对气氛美学的完善或扩建可以有概念和文化两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