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与农学院贵州都匀558000 湖北文理学院湖北省食品配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襄阳441053 湖北文理学院乳酸菌生物技术与工程襄阳市重点实验室湖北襄阳441053
出 版 物:《中国酿造》 (China Brewing)
年 卷 期:2025年第44卷第1期
页 面:119-123页
学科分类:0832[工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农学学位)] 08[工学] 0836[工学-生物工程] 082203[工学-发酵工程] 0822[工学-轻工技术与工程] 083203[工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基 金: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支持引进高层次人才研究专项(qnsyrc2022011)
主 题:盐酸菜 细菌菌群多样性 电子鼻 电子舌 风味品质 相关性
摘 要:该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电子鼻及电子舌分别对盐酸菜细菌菌群多样性及风味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皮尔森相关系数对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盐酸菜中共注释到10个细菌门和335个细菌属,优势细菌门(平均相对丰度≥1%)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70.05%)、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25.16%)和放线菌门(Actinoacteria)(3.22%),优势细菌属为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15.72%)、促生乳杆菌属(Levilactobacillus)(12.70%)、泛菌属(Pantoea)(7.36%)等21个菌属。在气味指标上,不同来源盐酸菜的氮氧化合物、有机硫化物和萜类化合物、烷类和醇类化合物的差异较大;在滋味品质上,酸味和咸味的差异较大。相关性分析发现,促生乳杆菌属可能对盐酸菜的气味品质影响较大,而沙雷氏菌属(Serratia)可能起到增加盐酸菜鲜味的回味的作用。该研究为盐酸菜的发酵工艺改进以及品质控制提供了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