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北京100875
出 版 物:《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Yanta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 卷 期:2010年第23卷第4期
页 面:9-15页
核心收录:
基 金:孙亮主持的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政治哲学视域中的后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研究"(2009AAP-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实践本体论命意之中的存在即是被实践与存在即是被认识具有高度相关性,它们实质在于指向了超越哲学基本问题。基于这一点,可以将实践本体论置放在目前哲学界主客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转型框架内加以审读。此种转型所呈现出的样态是,指责传统教科书哲学范式为实体本体论、转型的实质是试图悬置哲学基本问题展开各种言说、在拒斥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过程中,寻求内蕴主客统一的存在。显然,实践本体论与此种范式转型具有家族相似性。对此,深入到认识论循环中的本体论困境,在马克思哲学文本中确认存在论前提的优先性,确认任何试图超越哲学基本问题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偏离。这样一来,整个目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转型与实践本体论的倡导者不仅在本体论中寻求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意义的判断是有问题的,而且在哲学之内理解马克思哲学变革本身就是路径错误。应该在哲学之外透视马克思哲学革命问题,依此之故,面向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转型成为了必然的出场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