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南京审计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出 版 物:《哲学动态》 (Philosophical Trends)
年 卷 期:2014年第8期
页 面:77-82页
核心收录:
基 金: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认同培育研究"(13AZX021)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路径研究"(13ETB015)的阶段性成果
主 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路向 物质利益激励 价值认同 价值理念 公民德性 现实性 主客体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得到公众的认同,必须在理论上进行科学的建构和阐释,在现实性上说服公众,在实践中印证价值理念,在价值认同中实现“物质利益激励、优越制度推进、官员示范引领三大机制齐头共进的作用。同时,在价值认同主客体互动的过程中,尤其要紧紧抓住“人的因素,加强主体自身的美德培育,以公民德性内化和守望获得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