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浅议宗教工作与反宗教渗透 收藏

浅议宗教工作与反宗教渗透

作     者:张桥贵 

出 版 物:《世界宗教文化》 (The World Religious Cultures)

年 卷 期:2007年第4期

页      面:16-1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1[哲学] 0101[哲学-哲学] 010107[哲学-宗教学] 

主  题:宗教渗透 宗教工作 传统文化模式 社会意识形态 政治势力 文化价值理念 宗教传播 宗教组织 

摘      要:宗教是一种具有历史延续性的传统文化模式和具有现实渗透力的社会意识形态。因此,各种政治势力都可以借助宗教把自己的思想意识和文化价值理念传播出去,在更大范围内发生影响。宗教渗透与宗教传播、宗教交流有着本质的区别。宗教传播是以宗教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手段,跨越特定的空间和时间界限争取信徒、扩大宗教影响的一系列宗教性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宗教主要是作为一种信仰资源而被宗教组织或传教者个人所使用的。宗教交流是以宗教自身作为媒介开展的一系列旨在促进交往双方的友谊、加深相互理解的宗教间双方面的文化友好性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宗教是一种良性的文化资源。宗教渗透是在宗教名义下进行的政治破坏的活动,其目的不在于争取更多的个体信仰者,而是消融异质社会的信仰基础,是针对异民族的社会整体进行的一种单方面的政治霸权行为,能够给目的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宗教渗透的主要特征是:政治恶意性、文化侵略性、活动国际性、手段多样性、组织秘密性、破坏严重性。其中最核心的特征是政治恶意性与文化侵略性。任何一种良性的宗教活动,只要加入了恶意的政治目的和文化目的就可能演化成宗教渗透。“从宗教信仰到政治行动只有一小步距离。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