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实践论》对中国传统知行观的创造性转换 收藏

《实践论》对中国传统知行观的创造性转换

作     者:张琳 

作者机构: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北京100091 

出 版 物:《理论学刊》 (Theory Journal)

年 卷 期:2006年第2期

页      面:58-59页

学科分类:01[哲学] 0101[哲学-哲学] 010102[哲学-中国哲学] 

主  题:中国传统 知行观 创造性转换 《实践论》 道德形而上学 知先行后 知行关系 哲学认识论 哲学发展 关系问题 

摘      要:纵观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从孔夫子直到孙中山,知行关系问题的探讨始终是中国哲学认识论探讨的主题。从古代《尚书》“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的论说,到孟子的知先行后的知行分离说、苟子的行先知后说,经过程颐朱熹的知先行后、行重知轻和王守仁“销行以归之的知行合一等宋明理学道德形而上学的知行观,再到明末清初王夫之的行先知后、“行可兼知的知行统一观以及清代颜元重“习行轻知识的观点,而后至魏源、谭嗣同、孙中山等人近代意义上的知行学说,知行关系的讨论是长盛不衰。几乎所有的中国哲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的方式论说过知行关系的问题。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