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出 版 物:《江汉论坛》 (Jianghan Tribune)
年 卷 期:2020年第5期
页 面:28-3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1[哲学] 0101[哲学-哲学] 010105[哲学-伦理学]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冯契哲学文献整理与思想研究”(15ZDB012) 江苏省“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研究项目
摘 要:作为传统的人格形态,君子的具体规定,首先通过与小人的比较而得到展示,这种对比主要侧重于道德上的划界,突出君子这类人格所具有的道德内涵。具体而言,君子是在道德上应当加以肯定的、具有正面意义的人格形态,与之相对的小人则表现为在道德上应该加以否定的、带有消极意义的人格形态。从道德人格的角度看,君子与圣人都属道德人格,但具体内涵又有所不同。圣人主要表现为范导性的目标,君子则更多地肯定了人格的现实化品格。在圣人与君子的比较中,包含两个方面:其一,过程性与既成性。圣人的设定主要突出了人格的过程性这一面,君子则确认了人格的既成性;其二,理想性和现实性。以上两个方面的统一,使道德人格既不同于静态的人格模式,也有别于抽象的、思辨的构造。君子与小人、圣人之间的比较和区分,从不同方面突出了传统视野中君子人格的具体内涵及其特点。从现时代看,社会结构已不同于传统社会,其人格形态则常常涉及公民;考察君子这一传统人格在现代的意义,需要联系公民等现代社会的人格形态。现代社会的人格追求,应趋向于具有现代形态的君子与广义公民的统一,其具体的内涵则体现为合格的现代社会成员与理想的道德人格之间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