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仪式传播与民族文化价值观的建构 ——以土家跳丧仪式为例 收藏
仪式传播与民族文化价值观的建构 ——以土家跳丧仪式为例

仪式传播与民族文化价值观的建构 ——以土家跳丧仪式为例

作     者:徐霏霏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张梅兰

授予年度:2020年

学科分类:050302[文学-传播学] 01[哲学] 0101[哲学-哲学] 05[文学] 06[历史学] 060207[历史学-专门史] 010107[哲学-宗教学] 0503[文学-新闻传播学] 0602[历史学-中国史] 

主      题:土家跳丧 仪式传播 民族文化价值观 建构 民族认同 

摘      要:在我国五千年的优秀历史沃土上,孕育出许多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而民族仪式是展现民族文化和民族特色的典型样本和重要载体,所以民族仪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民族仪式不仅有助于民众了解民族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还是对其民族独特文化价值观的反映。不仅如此,民族仪式在传播过程中通过召唤、聚集等功能,来形成民族文化价值意义的共享,从而起到维护民族社会这一“共同体的和谐、发展的作用。因此本文选取非常具有土家民族特色区别于其它哭丧的跳丧仪式“撒叶儿嗬为例,这一民族仪式从起源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土家民族较为重要和代表性的民族仪式之一,具有族群性、自发性、持续性的特点,在展示和传播土家民族文化上呈现出极大的发展潜力和平台优势。然后从仪式传播的视角出发,试图探析土家民族跳丧仪式是如何通过传播实现对族民的召唤、聚集等功能,进而形成对民族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并以此总结出土家民族跳丧仪式传播与其民族文化价值观的建构路径。本文共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本文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的阐述,并梳理了与选题相关的现有研究成果,为文章的展开提供了理论参照和支撑。第二部分是理论概述,对传播的仪式观、特纳的仪式观以及文化价值观的相关理论做简要概述、分析和引用,借助这些理论中的观点说明仪式及其传播具有实现信息文化在时间上对社会的维系和对公民文化价值观的建构的作用,为本文仪式传播与民族文化价值观的建构研究提供理论性和合理性。第三部分是对土家跳丧仪式全貌及其所蕴含的民族文化价值观进行呈现,除了对跳丧仪式活态表演、历史溯源、现存状态进行介绍之外,还分析了跳丧仪式的要素构成和仪式中呈现出的民族信仰与文化。第四部分是分析跳丧仪式及其蕴含文化价值观的传播模式,在理论资源的基础上结合观察、访谈等实地调研活动得出了相关路径,阐述了土家跳丧是通过仪式现场传播、社会空间传播和民族历史记忆传播实现了文化信息在空间上的传递和心理上的认同,进而提升了民族文化认同意识和凝聚民族文化价值共识。第五部分是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详细概述跳丧的仪式传播达到了传播仪式观的效果实现了以时间为范畴的、集体参与共享情感文化的作用,并总结了跳丧是通过以仪式展演构筑民族中心的神话、以仪式符号强化民族文化认同、以仪式叙事形成民族文化价值观的扩散与传承的路径促进了对民族文化价值观的建构。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