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王栋与刘宗周诚意思想比较研究 收藏
王栋与刘宗周诚意思想比较研究

王栋与刘宗周诚意思想比较研究

作     者:杨田雨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孙宝山

授予年度:2024年

学科分类:01[哲学] 0101[哲学-哲学] 010102[哲学-中国哲学] 

主      题:王栋 刘宗周 诚意 本体 工夫 

摘      要:“诚意思想源于《大学》、《中庸》,在儒学的发展史上,“诚意历来为学者所重视,但多被理解为“使意念真诚,王栋和刘宗周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认为“意并非指“意念,而是指“寂然不动、“未发之中,即将“意与道德本体相等同,创造性地提出了“意本体的思想,重新界定了“诚意的内涵。王栋和刘宗周的诚意思想非常相似,但是其意本体和诚意修养工夫的设定并不完全相同,因此,本文着力从本体和工夫这两方面入手,探讨两人诚意思想的内涵。 王栋和刘宗周都将“意设定为道德本体,赋予“意心之主宰的地位,希望借此主宰来匡扶人心,重新树立社会道德意识。而两人的不同点就在于刘宗周后来批评了阳明的良知说,并将良知的内容收纳于意体之内,将意体提升至良知之上,而王栋始终是认可阳明良知教的,只是将意体与良知相提并论。究其原因便在于刘宗周所处的社会环境比之王栋更为黑暗,明末面临的是亡国的危机,所以刘宗周迫切希望重新立定道德本体,以重振人心,扭转社会风气。就意体而言,两人都将之与“独体相通,即将《大学》与《中庸》合并为一,将“诚意等同于“慎独,刘宗周更是将意体等同于诚体,从而建立起新的道德本体。 王栋和刘宗周认为诚意的修养工夫便是“存养心体以“立定心之主宰。只是王栋遵从《大学》八条目之次序,认为诚意之先须有“格致之功,而刘宗周则以诚意统括《大学》八条目,认为《大学》之本在于意根。两人还将“诚意与“慎独相通,刘宗周将慎独理解为“主静工夫,认为“独是本体之“静,所以要对此本体进行“静存,此“静并不属于“动静之“静。此外,两人关于主敬的理解也有所不同,虽然两人的主敬思想合于程明道一路,但在具体概念上仍有所不同。王栋以“克己讲主敬,实属新颖,他认为“克己只是在讲“修己以敬,反对将其理解为“察私防欲,而刘宗周则将“克己理解为“去除私欲。 王栋与刘宗周都注重统合,他们将《大学》与《中庸》合一,将心性合一,将本体与工夫合一,且都非常重视日用工夫。只是王栋作为泰州学派的一员,其思想仍带有洒脱随性的一面,而刘宗周自始至终便重视实践工夫,整体思想则偏于严毅清苦。 虽然两人在思想体系方面有很大差别,但两人的思想指向是具体一致的。尽管王栋和刘宗周的诚意思想就总体而言并没有突破传统儒家的道德价值体系,但他们的诚意思想着力于补救王学末流之弊,客观上修正了阳明心学。两人所论之“意,和前人所谈之本心良知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其所强调的内心深处的道德主宰力,对于解决当今社会道德观念淡薄的问题具有深刻的启示。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